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江西黎川“广场公示”新官财产

当地市民观看官员财产公示表
    5月12日,虽然“新任科级干部财产公示”已有半月,江西黎川县行政中心旁的公告栏前仍有不少人驻足。从4月27日起,当地19名新任科级干部的家产被放到这里公之于众,每名官员的住房、私车,及因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各种名义收受的礼金,都在一张一米多长的红色申报公示表上分类列出。

    由于公告栏位于新城区的政务广场,这一举措被当地官员称为“广场公示”。

    从去年1月开始的地方官员财产公示试验,如今已一年有余。 黎川官员认为,他们虽是全国第八个进行公示的地方,但仍属“吃螃蟹”之举。

    1.工资;

    2.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及福利费;

    3.从事劳务所得;

    4.申报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接受与申报人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现金(礼金)、有价证券、各类支付凭证、贵重礼品情况(含以婚丧嫁娶、各类节假日、子女升学、乔迁、工作变动等各种名义收受的);

    5.申报人配偶及共同生活父母、子女收入情况;

    6.个人及家庭财产情况(含配偶、未成年及共同生活父母、子女名下),包括:住房情况(商品房、集资房、自建房),私车情况,商铺、写字楼、门面等;

    7.单笔额度在1万元以上的财产购置、交易、租赁收入情况(包括购置时间、价值、所在低点)及资金来源;

    8.股票、证券、期货等交易收入及资金来源;

    9.存款和贷款情况、其他与本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单笔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债权和债务及原因;

    10.本人或配偶、共同生活子女和父母名下投资入股,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企业收入情况(包括企业基本情况);

    11.贵重物品如名人字画、文物等和由继承、赠予、偶然所得等形式获得财产;

    12.无法拒收礼品礼金等以及本人认为需要申报的其他收入和财产。

    ■新官的广场公示

    黎川政务广场上的公告栏中,打印成海报状的19张官员财产申报表一字排开,另一张则单独印有县纪委廉政室的举报电话。

    “本来只打算公示7天,但考虑到市民的关注度和热情都很高,我们就决定将公示期限延长至1个月。”黎川县纪委副主任、监察局局长杨应庚对记者说。

    每张申报表的申报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新任官员要分别填写个人及家庭(包括子女和配偶)的收入情况、财产情况,以及其他财产收入情况。

    在个人及家庭财产情况的部分,新任县纪委副书记胡骁公布了自己的3.6万存款及一套父母赠予的179平方米的房产,而以他家人名义购买的一辆私车亦在榜上。在申报表的“私车情况”一栏上,这辆购于 2007年 11月的东风本田时价13.3万元。

    经记者统计,在新任19名干部中,12人家里有2套房产,2人购买了私车,1人拥有1间商铺。

    在黎川,这19名干部的平均年工资加奖金约为2万元。

    “大部分拥有两套房的干部,有一套往往是其父母原先购买并转给的。”在县委任职的崔卫霖对记者说,这里和沿海地区不一样,房价两年前还不到1000元。

    杨应庚表示,进行广场公示的目的,是将监督范围从体制内扩大到体制外,让新任干部的廉情置于全县民众视线之下。

    根据县纪委、监察局于4月16日发布的《黎川县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办法(试行)》,整个申报工作流程分为申报、审查、公示三个环节。《办法》规定,凡是县里新任命的科级领导干部,必须在任职后一个月内向县纪委廉政室进行财产申报,廉政室将申报材料整理汇总后交由监察局干部室进行全面审查。在审查之前,制度对干部开了一条“后路”:在首次申报时如有违法违纪所得,均可以署实名上交至县纪委、县监察局廉政账户,县纪委则为其保密,不予追责并免除纪律处分。

    经审查后的申报材料,再置于广场公告栏予以公示。

    ■“为什么是我们?”

    去年年底,黎川县纪委在部署下一年工作时,县纪委书记姚英华同监察局局长杨应庚商量,看可否在官员财产公示方面做一些探索。

    彼时,自新疆阿勒泰始,全国各地官员财产公示的基层试验已走过风雨一年,不少吃螃蟹的先行者陷入彷徨,更多未动的地方则选择观望。姚英华表示,官员财产申报符合中央纪检工作精神,还是可以做,而且“要搞就搞真的,不要让外界认为我们纪检部门打着创新的旗号搞作秀”。

    但在操作性上,即申报范围有多广和要不要公示的问题,令方案设计者颇为顾虑。“如果一开始就把场面弄得太大,从县领导到基层官员全部进行公示,这种本就敏感的试验很可能不仅搞不下去,到时候还不好收场。”杨应庚说。

    在这样的指导思路下,县纪委经过反复斟酌,决定将开刀处选在县里4月上旬刚刚提拔的19位科级干部身上。

    “为什么是我们?”新任黎川县园林局局长胡高斌对记者说,一开始部分干部都有类似疑惑。在座谈会现场,县纪委领导告诉他们:“将监督的关口前移,是保护你们。”

    记者从黎川县廉政室了解到,自申报至今,尚无新任干部往县纪委、县监察局的廉政账户交纳违纪所得。

    “干部都会被提拔轮换,只要我们不停地做下去,若干年后就相当于全部覆盖到了。”杨应庚说,这种既能把握分寸,又能开一条口子的改革,具有可持续性。

    黎川公示的设计者们还是决定将这件事形成制度后长期坚持下去。下一步,他们酝酿将《办法》的适用级别提高到县委县政府,并“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将公示范围扩大到全县的在任科级干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王琳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