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朋
6月7日至9日的高考,青岛二中学生孙丕玉没有复习,也没有准备,他考得很轻松。
他其实没必要再参加高考。早在两个月前,他就已经手握4所美国高校的入学通知书,最终他选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读。
一年前,当孙丕玉决定参加美国ACT考试,就已经预示着,高考对他,已经不是一个令人煎熬的十字路口。之所以仍然参加,按他的话讲,这只是一次体验、一种经历, “毕竟上了11年学,原本就指望着这一考定终身。”
而济南双胞胎姊妹刘月皓、刘月皎分别被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录取后,直接放弃了国内高考。
像孙丕玉这样,高中一毕业就出国留学的学生,今年在青岛二中有将近100名。而在青大GAC-ACT中心(ACT俗称美国高考)和青大A-LEVEL中心(A-LEVEL俗称英国高考)两个出国留学服务机构的培训班里,等待通过“洋高考”出国留学的山东籍学生多达四五百人。
在山东省,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61.2万人,高考人数继2009年后出现再次下降。而根据专家预测,今年山东省高考录取率有望突破80%。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有957万名考生参加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比上年减少65万人,而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仅比去年减少31万人。这就意味着,还有34万人放弃了高考,而高考录取率则比去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
这些放弃了高考的人中,有直接就业的学生,也有像刘月皓姐妹等放弃国内高考、参加“洋高考”的人。
对于这一群体的家庭来讲,当他们终于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实力时,高考,就不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独木桥。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热切的目光投向“洋高考”、投向英美名校。在他们心目中,还能有什么比孩子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就业更重要的呢?还有什么能比教育更能改变命运?
这种选择,让中国高考和大学教育市场越来越有股“狼来了”的紧迫感。
在这场对“洋高考”价值不菲的追逐中,以及高考人数减少、录取率提高的尴尬现实中,我们试着做一探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倒逼中国高等教育和高考改革?
6月7日至9日的高考,青岛二中学生孙丕玉没有复习,也没有准备,他考得很轻松。
他其实没必要再参加高考。早在两个月前,他就已经手握4所美国高校的入学通知书,最终他选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读。
一年前,当孙丕玉决定参加美国ACT考试,就已经预示着,高考对他,已经不是一个令人煎熬的十字路口。之所以仍然参加,按他的话讲,这只是一次体验、一种经历, “毕竟上了11年学,原本就指望着这一考定终身。”
而济南双胞胎姊妹刘月皓、刘月皎分别被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录取后,直接放弃了国内高考。
像孙丕玉这样,高中一毕业就出国留学的学生,今年在青岛二中有将近100名。而在青大GAC-ACT中心(ACT俗称美国高考)和青大A-LEVEL中心(A-LEVEL俗称英国高考)两个出国留学服务机构的培训班里,等待通过“洋高考”出国留学的山东籍学生多达四五百人。
在山东省,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61.2万人,高考人数继2009年后出现再次下降。而根据专家预测,今年山东省高考录取率有望突破80%。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有957万名考生参加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比上年减少65万人,而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仅比去年减少31万人。这就意味着,还有34万人放弃了高考,而高考录取率则比去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
这些放弃了高考的人中,有直接就业的学生,也有像刘月皓姐妹等放弃国内高考、参加“洋高考”的人。
对于这一群体的家庭来讲,当他们终于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实力时,高考,就不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独木桥。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热切的目光投向“洋高考”、投向英美名校。在他们心目中,还能有什么比孩子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就业更重要的呢?还有什么能比教育更能改变命运?
这种选择,让中国高考和大学教育市场越来越有股“狼来了”的紧迫感。
在这场对“洋高考”价值不菲的追逐中,以及高考人数减少、录取率提高的尴尬现实中,我们试着做一探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倒逼中国高等教育和高考改革?
一个周末做48张卷子
烟台中考一周后,记者在青岛大学A-LEVEL中心见到了烟台学生小李和他的妈妈。小李是来这儿报名参加A-LEVEL暑期集中班的。接下来的高中阶段,他打算接受A-LEVEL中心的远程教育授课。他的志愿是去英国学医学,如果顺利的话,高二时他就能申请英国相关大学了。
眼下,他刚参加完烟台地区的中考。他的成绩在班里仅仅中上游。按今年烟台地区重点高中17%的中考录取率,这个成绩有点勉强。
但显然,一年的备考已令这个16岁的小伙子疲惫不堪。小李个头将近一米八,清瘦,稚气未脱,坐在母亲身边不爱言语。
为什么要报班备考A-LEVEL?“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太大。要不是现在这种形势,我们也不会考虑英国高考的,毕竟出国留学花钱不是个小数目。”小李的母亲王女士说。
初四一年,小李几乎没有闲下来一天。每天早8点上课,下午5点下课,放学还要往家里带一沓复习题,每天做题就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家人陪着。 “有时候做到晚上十二点也做不完,我只能不让他再做,第二天还要上课,休息时间总得保证啊。”王女士说,为了维护儿子的“休息权”,她还专门为儿子向学校老师请过假。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每周六下午和周日一整天共一天半的时间学生不用到校上课,但老师们并不甘心让学生闲着。“每逢周末,每门课都要发8张卷子,六科就是48张,一个周末都得写完。”除此以外,王女士还给小李报了两门科目的校外培训班,“天天喊减负,但高考指标在那摆着,别人都加课你不加,到最后落后的还是你自己。”
今年4月,王女士朋友的孩子在广州参加了英国高考,这让王女士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她开始接触青大A-LEVEL中心,儿子中考后立马就赶来青岛报名。
入门考试给小李留下了好印象: “参加这里的考试,直接就把词典、公式表发给考生。平时参加学校考试,这些东西都得死记硬背。”
小李报的是业余远程教育班,而非全日制辅导班。全日制一学年费用41000元,业余班周六、周日上两天,费用32800元。加上最终的申请费、签证费,总共需要5万多元。
而青大GAC-ACT中心的费用更高一点,一学年学费5万多元,加上申请费和签证费,一年多一点时间,花费将近10万元。
但即便这样,王女士也觉得这笔高昂的教育投资值得付出。凭着儿子目前的成绩,即便是将来勉强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将来就业还成问题呢。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