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何时才能告别负面新闻
7月21日 中国青年报
7月16日18时10分,大连新港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和分析后认为,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级为严重,发生爆炸火灾的危险性很大。很显然,是工作没有到位,问题在于中石油从上到下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在安全事故面前麻木不仁。是时候让中石油对负面新闻不断、事故频发作一个交代了。
评:输油管道爆炸造成原油泄漏,无疑会造成污染,极可能危害人的健康。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国内,中石油作为超大型国企,更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相反,既然已经知道爆炸发生率很高,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做好预防工作,否则怎么会发生漏油事故。国企与民企相比,公共性更强,社会责任心也应该更强。
大陆旅客“境外受辱”根源何在
7月21日 人民日报
最近,香港导游辱骂大陆游客事件,引来各界关注。网络流传的辱骂视频,再次以让人震惊的方式促人思考:游客境外受辱的场景,为何会频频上演?无论是“辱骂视频”还是“购物气死”,受辱的原因,大多在于“消费”。作为旅游业界“潜规则”,购物提成是导游乃至旅行社很大一块利润所在。利之所至,也是症结之所在。
评: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成为唯一的追求,可能生意也会做得不长久。曾几何时,大陆客在港台地区是老土、没文化的代名词,而今,大陆客好像有钱了,有钱了,腰板也硬了,自然就不能随便骂来骂去。这个事件最能照见人心,人人之间的人格本来就是平等的,怎么因有没有钱而定呢?
新闻媒体能否介入学术打假活动
7月21日 上海商报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大众媒体公开揭露学术界造假现象——个别学者早期撰写的学术著作被发现涉嫌仿冒抄袭他人作品。有些学者认为,大众新闻媒体不应该充当审判官,不应当对专业学术问题发表意见;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尽快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是非曲直应当尽快作出了断。某些学者在分析大众媒体披露出来的案件时,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问题的本身,转而讨论所谓学术流派争论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新闻媒体不了解事实真相,最好不要频繁曝光。
评:新闻媒体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放大能力,而学术领域则更崇尚长久思考的理性判断。二者明显有不少分歧,当媒体介入到学术领域,冷静中立的报道很难,而公众在受到媒体影响后,想要作出公正客观的判断也很难,因为学术界对大多数人来是陌生的,那太专业了。公众能够理解的仅仅是简单的结论,“涉嫌抄袭”这种判断往往是靠不住的。所以,媒体对学术打假行为应慎重为好。 执笔:高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