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深读

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类比

  生活没有规律,“三高” 生焉;教育没有规律,“应试”狂焉。

    金新

    许多学校的高中生在高考之后举行了“撕书”活动,网络浏览堪称“壮观”的画面,进一步想象那漫天飞舞的碎片恍如飘零的雪花之际,见《中学语文报》执行总编涂国文先生“中国教育的葬礼”之形象理喻,又想象起那冬至鬼节因祭奠而飘飞的纸钱,禁不住毛骨悚然“六月寒”。

    又有传闻某省今年数学、理综难度超常,高考结束后跳楼悲剧频频。

    未经证实,不敢妄言。

    祈祷高考的大气候会在这撕书的一代掌握社会话语权后彻底改变。

    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问题是,现在怎么办?

    等候的损失实在太大,无异于以教育杀人!

    “你有好办法吗?”经常被教育利益集团一句话封喉缄口。

    确实,笔者一时没有适合本泱泱教育大国国情之教育改革之好办法!

    说是“适合”,意味着虽然有,由于缺乏制约教育“生杀予夺”者之权利与权力,等于没有,说了白说。

    据说类比是这样的一种推理:“把仿佛‘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根据两个(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属性的结论。”

    突然想到,时下的教育之所以走到今天这般绝境且改革阻力重重,盖因大多没有教师潜质的人成了教师,大多没有骨干素养的人成了骨干,大多没有特级水平的人成了特级……

    拿了不该拿的,或曰得了不该得的,从法理上讲,是否具有受贿之嫌?

    倘若类此“受贿”成立,客观地说,目下这种中国教育特色的“受贿”现象在教育界比比皆是。

    日前网览《广州日报》,看到一篇《国企前副总坐牢期间生活有规律治好“三高”》的新闻——白某曾是广州一家工业发展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此前因受贿被广州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到惠州监狱服刑。62岁的他原以为监狱生活不堪想象,来到这里后发现比想象中好多了。他“在位”时经常应酬,吃得身体发福,出现了“三高”。由于,监狱里生活有规律,加上地方偏僻,空气较好,到监狱后,一切都消失。现在他手上脸上没有了老年斑,体重从140斤减到了126斤,体能也比以前好了,连上几层楼都不会喘粗气。

    这对于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积重难返状况有着相当的“榜样”意义。

    谓予不信,请看此“三高”之“不治而愈”之关键与彼“应试”之“积重难返”得以改变之条件之相似点——

    1.“此”:主食要定量,不可多吃也不可少吃;“彼”:课程要定量,主科不可多上副科也不可少上。

    2.“此”:蛋白质要充足,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彼”:素质性知识要充足,同时保证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汲取。

    3.“此”: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彼”:少做A、B、C、D类客观选择题。

    4.“此”:保证蔬菜充足新鲜,减少加工时营养素的破坏;“彼”:保证知识的原汁原味,避免答题时一维性之标准答案的强奸人意。

    5.“此”:水果要适量,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水果;“彼”:各学科要均衡,最好将不同知识作交叉学习以利记忆消化。

    6.“此”:要限制酒水饮料的摄入,不可超过50克;“彼”:要限制考试的次数,取消单元甚至期中测试,只保留期末考试。

    7.“此”:节假日期间不要“忘我”地抱着零食吃,以免前功尽弃;“彼”:考试前不要临时抱佛脚“打题海”,以免应试旧病复发。

    ……

    生活没有规律,“三高”生焉;教育没有规律,“应试”狂焉。

    然而,“规律”是一种“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的“规矩”抑或框框,具备让心猿意马者不爽又无可奈何的强制性。

    于是乎,“三高”人群生活规律必须要强制,应试人群教育规律也必须要强制。

    呜呼噫嘻,这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类比”!

王云峰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