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州汽摩学院操场的草坪上立着长颈鹿等动物雕像。
|
▲夏利新在4S店里向记者展示他的修车技艺。
|
文/本报记者 廖雯颖 徐洁 片/本报记者 王金强
7月18日,20岁的夏利新穿着洁白的衬衫和笔挺的西装裤,挺直了腰杆站在德州丰田4S店的大厅里,脸上的笑容还透着几分腼腆。
这一天,是他进入这家德州地区最好的汽车4S店工作的第十天。这个今年夏天刚从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毕业的“90后”男孩对自己前台接待的新工作明显还有些不适应。
实习期的工资很低,但这丝毫没有打击夏利新工作的积极性。带他的师父工作才一年多,每月工资已经超过两千元,这在平均月工资只有一千出头的德州算是不错的收入。夏利新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干,一定能顺利转正,收入也不需要担心。何况他更看重的是能在这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他的理想是,“先在工作中实践两年,然后回母校当一名专业技师,培养更多汽修人才”。
从学校到就业,夏利新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折。中专毕业的他文凭并不高,能顺利PK掉其他人选进入这家丰田4S店,他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学校的推荐。能被这所以汽修为王牌专业的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每年不过两三个,企业自然很重视。
这个刚毕业的男孩在母校人气极高,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一个月前,夏利新在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技压全国37支代表队、353名选手,斩获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冠军,为母校赢得一辆价值14万元的丰田卡罗拉轿车,他自己也获得学校奖励的28000元奖金。 为此他有了一个外号,“两万八”。
夏利新连同学校其他获奖者的照片、奖状和金灿灿的奖杯被摆放在学校教学楼大厅一进门最醒目的位置,照片上的胜利者们对着招生季来来往往的新老学生和家长们露出富有吸引力的灿烂笑容,簇新的白色卡罗拉轿车也被安置在正对学校大门的操场上,聚集着各色目光。
不过夏利新似乎并不打算把这一辉煌战绩的宣传延续到工作岗位,而更愿意用平稳的进步向公司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周围亲戚朋友投来的羡慕眼光里,他暗暗地铆足了劲想证明,当年没有上高中的决定并非错误,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能力比文凭重要”。
“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养家糊口,饿不死”
时光倒退到三年前,夏利新在师生眼里不过是一个不爱学习的顽皮孩子,叛逆懒散,小学和初中各留了一次级,最后还没有考上高中。即使花钱上了高中,很可能也是被高考的细筛子筛出大学的那一批。
夏利新的父母对于这个没考上高中的儿子有些伤心失望。大女儿只有初中文凭,他们原本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希望儿子能通过高中升大学的途径博得更光明而广阔的未来,在城市里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虽然家里未必有足够的钱供孩子继续7年的学业。
“我不喜欢读书,也没有读书的天赋,根本就对考高中不抱希望。就算上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学,那上高中还有什么意义?”夏利新主动跟父母提出要上中专,“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养家糊口,饿不死。”父母同意了。
父亲是大货司机,从小跟在父亲身后修农机的夏利新还没上小学就帮着父亲递扳手、找工具。耳濡目染的“家教”使他对汽车修理有天生的浓厚兴趣。17岁的他决定学汽车修理专业。
因为儿子年纪还小,父母希望夏利新就近读一所本地中专。跟一些对于学校和专业选择茫然无感的同龄人不一样,夏利新“考察”了五所中专后才选定了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前四所学校并不能使他满意,“觉得管理比较松散,实习的设备也不入流,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他进入了汽车学院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一年整个专业有近2000名学生,20多个班级。第二年下学期,夏利新通过了理论、实践和面试三重选拔,从普通班进入学院的丰田特色班。该特色班引进丰田企业的培养管理模式,对这些更为优秀的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培养。
7月18日,20岁的夏利新穿着洁白的衬衫和笔挺的西装裤,挺直了腰杆站在德州丰田4S店的大厅里,脸上的笑容还透着几分腼腆。
这一天,是他进入这家德州地区最好的汽车4S店工作的第十天。这个今年夏天刚从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毕业的“90后”男孩对自己前台接待的新工作明显还有些不适应。
实习期的工资很低,但这丝毫没有打击夏利新工作的积极性。带他的师父工作才一年多,每月工资已经超过两千元,这在平均月工资只有一千出头的德州算是不错的收入。夏利新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干,一定能顺利转正,收入也不需要担心。何况他更看重的是能在这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他的理想是,“先在工作中实践两年,然后回母校当一名专业技师,培养更多汽修人才”。
从学校到就业,夏利新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折。中专毕业的他文凭并不高,能顺利PK掉其他人选进入这家丰田4S店,他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学校的推荐。能被这所以汽修为王牌专业的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每年不过两三个,企业自然很重视。
这个刚毕业的男孩在母校人气极高,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一个月前,夏利新在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技压全国37支代表队、353名选手,斩获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冠军,为母校赢得一辆价值14万元的丰田卡罗拉轿车,他自己也获得学校奖励的28000元奖金。 为此他有了一个外号,“两万八”。
夏利新连同学校其他获奖者的照片、奖状和金灿灿的奖杯被摆放在学校教学楼大厅一进门最醒目的位置,照片上的胜利者们对着招生季来来往往的新老学生和家长们露出富有吸引力的灿烂笑容,簇新的白色卡罗拉轿车也被安置在正对学校大门的操场上,聚集着各色目光。
不过夏利新似乎并不打算把这一辉煌战绩的宣传延续到工作岗位,而更愿意用平稳的进步向公司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周围亲戚朋友投来的羡慕眼光里,他暗暗地铆足了劲想证明,当年没有上高中的决定并非错误,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上了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能力比文凭重要”。
“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养家糊口,饿不死”
时光倒退到三年前,夏利新在师生眼里不过是一个不爱学习的顽皮孩子,叛逆懒散,小学和初中各留了一次级,最后还没有考上高中。即使花钱上了高中,很可能也是被高考的细筛子筛出大学的那一批。
夏利新的父母对于这个没考上高中的儿子有些伤心失望。大女儿只有初中文凭,他们原本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希望儿子能通过高中升大学的途径博得更光明而广阔的未来,在城市里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虽然家里未必有足够的钱供孩子继续7年的学业。
“我不喜欢读书,也没有读书的天赋,根本就对考高中不抱希望。就算上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学,那上高中还有什么意义?”夏利新主动跟父母提出要上中专,“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养家糊口,饿不死。”父母同意了。
父亲是大货司机,从小跟在父亲身后修农机的夏利新还没上小学就帮着父亲递扳手、找工具。耳濡目染的“家教”使他对汽车修理有天生的浓厚兴趣。17岁的他决定学汽车修理专业。
因为儿子年纪还小,父母希望夏利新就近读一所本地中专。跟一些对于学校和专业选择茫然无感的同龄人不一样,夏利新“考察”了五所中专后才选定了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前四所学校并不能使他满意,“觉得管理比较松散,实习的设备也不入流,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他进入了汽车学院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一年整个专业有近2000名学生,20多个班级。第二年下学期,夏利新通过了理论、实践和面试三重选拔,从普通班进入学院的丰田特色班。该特色班引进丰田企业的培养管理模式,对这些更为优秀的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培养。
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