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期论证阶段,三峡工程创下了当时水利工程多项之最,比如专家人数、勘测范围、论证工具等。在审议方面,三峡工程亦是第一个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批准的工程,其讨论范围之广亦前所未有。
而电力设备领域,三峡工程帮助中国实现最大水力发电机组,由300MW向700MW的跨越,三峡工程中还安装了8台国内 70MW 机组,从此国内水电设备产业跻身世界顶级俱乐部。
在三峡工程之后,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等也即将开始建设,一个近千亿的700MW水电机组市场已然形成。
在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江截流、坝体建设等都是前所未有,这也为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了珍贵的经验,比如为大江截流,我国创立了国内最大的截流模型,在工程模拟领域取得重大的突破。
三峡工程也在金融领域有所创新,比如三峡债券,无论是发行规模,还是在付息方式、利率和期限设计方面,几乎每一期债券都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并成为其他企业设计债券品种时参照的基准和楷模。
并且国家首次建立设立建设基金为重大工程筹资,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又设立南水北调基金、可再生能源基金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三峡账单
2015-2017年收回成本
工期长达17年、移民上百万,三峡工程的巨额资金用到哪里去?
在三峡建成之前世界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就曾因过度负债陷入经营困境,耗资巨大的三峡工程又如何走入资金的良性循环?
在当初制定三峡工程预算时,考虑到跨越多个宏观经济周期,预测动态工程投资为2039亿元。2009年,历时17年的三峡工程终于按时竣工。
“三峡工程酝酿多年,除去技术原因之外,巨大的资金供应如何保证,未来又如何运营及收回成本,也是中央反复考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当时有一种说法是,三峡工程可能成为资金‘无底洞。”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杨亚回忆说。
截至2009年6月底,三峡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49亿元,其中枢纽工程798亿元,输变电工程358亿元,库区移民工程693亿元。这一金额比原估算的动态总投资节省200多亿元。
其实,三峡集团在筹资上几乎采用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所有手段,包括建立专项基金、发行企业债券、政策银行贷款、商业贷款、出口信贷乃至上市融资,最后实现整体上市,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峡工程的建设史又是我国重大工程与资本市场共舞的一个缩影。“以目前电价计算,当累计发电量达到10000亿度时,三峡工程的巨额投资就可以收回。”杨亚说,根据推测,收回成本应该在2015年到2017年之间。
三峡问答
何谓万年一遇
12年前那个夏天,是长江流域许多人永生难忘的悲惨回忆,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万多公顷良田顷刻变为汪洋,经济损失超过1600亿。
在岳阳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的张卯对1998年那场大洪水记忆犹新, “那年整个夏天都在抢救伤病员的忙乱之中,一切正常生活都被洪水打乱了。”今年,同样是大水之年,但情况已经好得多。
“虽然也有洪水险情,但大家的工作生活都还是按照正常在进行,没有受到太多惊扰,从我们普通人的感受看,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还是有效果的。”张卯说。7月20日8时,峰值为7万立方米/秒的洪水抵达三峡大坝。为迎接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首次大规模洪峰,大坝开启9个泄洪深孔,将洪水下泄流量控制在4万立方米/秒左右,削减了40%多的洪峰下泄流量。
三峡这个世纪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终于得到一次验证。
三峡枢纽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说,过去长江最险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是“十年一遇”,三峡工程建成后提高到“百年一遇”。当洪水流量峰值达83700立方米/秒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可保证下游的安全。
“千年一遇”是指当峰值为98800立方米/秒的千年一遇洪水来临时,大坝本身仍能正常运行。倘若有超过百年一遇至千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可配合分蓄洪工程,保荆江河段安全。
“万年一遇”是指当峰值流量为110000立方米/秒的万年一遇洪水时,大坝主体建筑物不会遭到破坏。
此外,三峡还可以通过优化调度放大防洪库容。
7月15日,长江防总就已经向三峡集团下发调度令,要求从当日起,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由2.5万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至3.2万立方米每秒,为迎接7月20日的大洪水腾库。
在大洪峰过后,从7月22日晚8时起,三峡水库又开始按长江防总的指示,以34000立方米/秒流量下泄,为下一次蓄洪作准备。
对于三峡在此次洪水中所起作用,长江水利委主任蔡其华描述说, “如果没有三峡工程及时拦蓄,70多亿立方米的洪水冲向下游,将极大地增加下游的防洪压力,荆江河道水位将超过保证水位。如果那样,每日需动用10万至16万人上堤防汛,所花费用需以亿计。”
长江防总办公室主任吴道喜表示,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量是221.5亿立方米,但是宜昌通过的年水量就有4500多亿立方米,汛期还要多一些,因此三峡的蓄洪总库容量也只有洪水量的1/10。
“所以客观地说,三峡水库对防洪可以起很大的作用,但总归还是能力有限的,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吴道喜说。
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