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济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室里收看《开学第一课》。本报记者周青先 实习生赵梓霏摄
本报记者龚海
“现在流行拜金主义、‘三俗’,价值观很多元,而《开学第一课》所要做的就是抵制它们,树立主流价值观。”
《开学第一课》的总导演卢晓波说:“央视的责任就是要传播主流价值观,这个节目的主题是通过反复打磨和讨论确定下来的。”
讲主流价值观,相应的就有多元价值观。南方都市报记者2009年9月曾采访一位6岁女童:“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想做官。”
“做什么样的官呢?”
“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随后的网络调查中,有55%的网友认为这个想法“折射了社会现实”。
卢晓波特别提到“现在流行拜金主义、‘三俗’,价值观很多元”,而《开学第一课》所要做的就是抵制它们,树立主流价值观,只要这个节目还做,每一年都要这样坚持。
从一开始,主创人员就想把价值观的传递依附于每一年所发生的国家大事。
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准备做一档公益节目,当时全国的爱心都汇集起来了,出现了很多慈善捐款类的节目,总导演卢晓波就琢磨着另辟途径,做一档无形的节目。
许文广发现地震中活下来的人大部分靠的是自救,于是,他就赶在中小学生开学时向他们宣传安全自救的理念和方法,第一期《开学第一课》应运而生。卢晓波认为它将“奥运精神和抗震精神结合了起来,而奥运和地震是2008年中国发生的两件大事。”
这个节目得到了教育部的积极回应,其后每期主题的确定也是在教育部参与下双方共同讨论的结果。
之后,许文广就固定了《开学第一课》的样式,要把它打造成为“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教育形式”。
“连续三年了。”制片人骆幼伟说,“国家有那么多孩子,开学、毕业又是人生重要的日子,需要这种励志的晚会。”她觉得,作为一家电视台,就必须要奉上好看的节目,而这个开学第一天里的节目,既好看,还有教育意义,同时联合了部委的力量,扩大了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今年,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开学第一课》节目制片人骆幼伟的语气略显轻松,第一期反响不错,第二年赶上新中国成立60年,节目以祖国为主题,“收视率也挺好”,今年她早早地就和教育部商讨新的主题。
绿色环保、低碳环保,这都是时下流行的价值观念,但骆幼伟把它们一一否定了,因为太国际化,她定下了一个基调:“今年是一个中国年,比如世博会。”她说,“有那么大的投入,为的就是打造出一个中国形象。”
主创成员在接受采访时无一例外提到了100年前预言上海世博会的陆士谔,他的梦想在一个世纪里延续并得以实现。他们还会沿用温家宝总理的话,一个民族,有了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他们将仰望星空理解为要有梦想。
于是,也就有了“我的梦,中国梦”的主题。
相对于前两期,王定华说这个主题较弱,与事件结合并不紧密。
但卢晓波不这么看,他觉得世博会恰好是梦想实现的例子,而每个人梦想的实现就是中国梦的实现。他甚至以“十一五”规划为例,说央视在“十一五”规划制定前采访了很多老百姓,最后发现“十一五”规划要完成的其实就是老百姓一直梦想得到的,他认为这就说明了个人和国家的梦想一致性。
这个主题到底在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王定华解释:“现在学生都比较务实,想象的东西少,学生需要把自己的学习动机端正,把个人奋斗、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发奋读书。”他甚至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揭示这个主题也隐含有对独立思考精神的追求。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这个宏大的主题,节目在播出时不停地打出长串的字幕来做解释。
不过,骆幼伟也承认孩子们的梦想其实更自我,比如想变成小鸟,想唱歌,想让家门前的马路早点儿修好……都是些丰富多彩的细微梦想。但她始终坚持一点,这些梦想汇聚起来就是一个宏大的中国梦。
这终究不是一台普通的文艺晚会,所有的形式最后都是为了要“告诉孩子们,我们要坚守的价值”。
教育的方式
“德育的形式多种多样,靠《开学第一课》不能解决所有的诉求。”
这是一堂被认为有影响力的价值教学课。它要让学生去接受自己宣传的理念,而不是排斥。
24岁的冯晓阳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的开学仪式,升完国旗,校长在国旗下训话,规劝学生要收心,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要报效祖国,而学习的榜样早就挂在了教室的四壁上,他们是雷锋、赖宁、祖冲之或者张衡等人,这些杰出人物的头像下还会列一句精挑细选的励志语录。
现在,李连杰站在长城脚下动情地讲述自己的功夫梦、电影梦、公益梦以及推广太极梦,80岁的袁隆平精神矍铄,继续编织着自己的“超级水稻梦”。这些杰出人物再加上不平凡的经历,出现在电视画面上,让他们更加鲜活生动。
济南市一些中小学在9月1日上午没有组织学生观看,他们错过了这场“晚会”,或者因为没人通知,或者因为学校没有条件,而山师附小的学生是在当天下午才统一组织看了录播。
骆幼伟相信这档节目对学生们是有非凡号召力的,因为“它基于儿童接受的心理美学,看着不会枯燥。”
来自文化科技界的大师谈论对梦想的看法时,骆幼伟觉得学生能在对他们的敬仰中接受其关于梦想的建议。此外,流行偶像是孩子们所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无臂少年、试飞英雄这样的榜样力量也会瞬间激励学生,而别出心裁的游戏让他们更能在嬉戏中领悟出道理,寓教于乐。
“孩子的心理就是崇尚新奇,”骆幼伟深谙这一点,在视频制作上,加大了对刚刚流行于上海世博会展馆内的“AR视频增强技术”的广泛应用,让画面更新颖,也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
抛开这些技术手段,节目要输送给学生的是那个宏大的价值观:中国梦。但在记者采访中问起时,有些学生只是记住了几个感人的人物故事。
有人开始质疑节目中的明星嘉宾给学生“讲课”的合法性,因为他们前不久还负面新闻缠身,但许文广回应说,他们身上有珍贵的品质,能够获得孩子们的共鸣和认可,比如章子怡参与公益的热情。
许文广还认为,节目中选取的公众人物的比例并不高,只是关注度高而已,其实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物已经走进了《开学第一课》,他们甚至比公众人物的反响更大,其事迹让人更加感动,这让他考虑如果下一期再做,会从更多的普通人身上挖掘其过人的品质。
但骆幼伟认为,即便是台上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话里也无时不在表达着“我们和你们一样普通”。
“德育的形式多种多样,靠《开学第一课》不能解决所有的诉求。”王定华笑着说,“对这个节目评价要高,但不宜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