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7 09:0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资料片
中国已故作家路遥在20多年前写过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主人公之一的农民工孙少平为了取得城市户口,最终通过“托关系”成为煤炭工人的途径,实现了这个愿望。
时过境迁,20多年后,农民工想要变为城里人,仍然存在多种障碍,除了上大学这个固有的途径外,似乎还没有更多公平的途径。从2009年12月开始,广东省中山市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探索,选出了第一批“积分入户”的农民工。谢红芬幸运地成为中山市“积分入户第一人”,同时也是全国“积分入户第一人”。
2010年8月30日,对于来自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农村、36岁的谢红芬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她告别了农村户口,正式落户广东省中山市,由一名农民工变为城里人。
3个多月过去了,这位广东省中山市“新市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新身份。
“孩子读书是我积极入户的最大原因”
1997年,谢红芬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后回到老家工作。2000年,她辞掉原来的工作,怀揣着梦想,来到广东省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一名农民工。
一开始,谢红芬在东莞一家五金厂“跟单”。同年,因看望出嫁到中山市的姐姐,谢红芬与中山市开始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在中山市找到了一份工作。
2002年,谢红芬与大学同学唐钊华结婚。唐钊华辞掉了在南宁稳定的工作,来到中山市石岐区,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工作;谢红芬也辞掉原来的工作,进入石岐区一家建筑公司,担任一名文员。
2004年,谢红芬的儿子出生,一家三口在中山市定居下来,但由于受到户籍政策限制,谢红芬的户口一直在老家的村委会挂着。而成为城市人的愿望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尤其是儿子出生之后,这个问题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谢红芬告诉记者,2004年有一段时间,在中山通过买房可以入户,但当时的谢红芬夫妇由于刚毕业不久,积蓄不多,两人又均出身农家,父母兄妹都需要接济,根本没有足够的钱买房子,户口的事情就此搁置。
一直到2007年,谢红芬夫妇二人终于在中山市石岐区买了一套二手房,但中山市买房入户的政策早已在2004年取消了。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落户这件事情显得越来越重要。
没有当地户口,让谢红芬吃了不少苦头。首先,孩子不能上公办学校,为此,她将儿子送到了离家不远的民办学校。在这里,每个月要缴纳1000多块钱的学费,价格昂贵不说,更重要的是,孩子不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公办学校的教育。
“孩子读书确实是我积极入户的最大原因。”谢红芬说。当然,城市户口能够带来的好处不止这么多,附着在户口上的医疗保险、养老福利等能够彻底解决一名外来工的后顾之忧。
此时,整个中山市流动人员约12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5.7%。面临越来越多流动人员的入户渴求,中山市必须想出解决办法。
“像中了六合彩一样高兴”
2009年,中山市政府部门在12月底对外公布了一项外来人口积分入户政策,这项政策明确规定,凡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经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和鉴定之后,通过计算积分方式,均有资格获得中山市户口。
谢红芬喜出望外,她决定试一试。
“我是从2009年底着手准备的,首先是拿学历证去相关部门认证,大概一个月才拿到证明。”这几乎是她办理手续过程中最麻烦的一件事。根据当时的规定,学历越高,积分便越高,像谢红芬这样的大专毕业生能够得到55分积分,而高中学历仅能得到15分,研究生及以上甚至可以得到100分。后来,广东全省推广积分入户政策后,中山市的积分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开社保证明、信用证明、职称证明等等。“其中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按照要求一项一项去准备就行了。”
2010年5月底,中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就在网上公布了所有申请者的积分排名,谢红芬所在的石岐区共有98个名额,谢红芬虽然排名靠后,但依然位列其中。
7月初,积分排名最终结果公布,谢红芬以122分超过了中山市石岐区117分的入户底线。这意味着她已经取得了入户中山的资格。
“当看到结果时,知道自己在入户名额之内,确实特别高兴,就好像中了六合彩一样。”
7月5日,谢红芬迫不及待地向中山市公安局提出了户口迁移申请,“早一天办理,就能早一天把我儿子的户口转到中山,让他明年有机会转到公办学校读书。”
8月30日,谢红芬终于从中山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户口簿,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积分制将户口成功转入中山市的农民工。拿到户口簿以后,她马上拨通丈夫唐钊华的电话报告了这个喜讯,然后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很高兴”。
据《工人日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