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奥需要一个人生读本的话,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诠释这个书名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在土伦燃烧在南非冷却的国奥小伙子们,该认真想想“坚硬”和“坚固”的区别了。
三连败没关系,丢几个球也无所谓。我一直认为,中国足球怕的不是输球,而是不敢输。那种一遇强敌就先想着将自己装进“乌龟壳”里,凭着“肉包子”偷袭对手的作战方式,事实证明是锻炼不了球队的。杜伊成名于加纳,他绝对清楚非洲球员在个人能力上的压倒性优势,但这丝毫无碍他以攻势足球武装国奥的既定思路。三连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这位塞族老头性格上的自我和足球理念的强悍。
可以说,国奥正在一点一滴地打上杜氏性格的烙印。只是,20岁的心脏很难一步契合60岁的头脑,所以“自我”被化成轻狂,“强悍”不幸沦为了粗暴。从英国拉练时的“群殴事件”,到南非八国赛的四张红牌,国奥小伙子们就像一块尚待高温萃炼的生铁,硬是硬了,但缺乏韧性。它初步具备了击打对手的能力,可一旦遭遇强大的反弹就很容易折断甚至粉碎。
让所谓的“黄金一代”、“白金一代”见鬼去吧,即便是这样的“生铁一代”,也足够让我们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我不知道上一届南非八国赛的那个冠军是如何得来的,但我仍清楚地记得,这支国奥队在杜伊接手前的最后一场比赛,0比2输给日本,是如何接近于一摊烂泥的。三连败让人真实地看到了中国球员能力上的差距,但至少我也看到了,这是一支正在以自我的坚持,努力缩短这种差距的球队。清楚地说出我对这个三连败的感受:失望,但不绝望。
也让“杜伊是人不是神”这句话同样见鬼去吧。请问还有多少人会动辄把一个同样长着鼻子眼睛的人当神一样来膜拜?太小看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民的认知水平了吧!我相信,绝大多数球迷对杜伊青睐有加并不是因为国奥赢了几场球———阿里·汉夺得亚洲杯亚军时也并未获得如此一边倒的支持。而是因为,国奥队在杜伊的带领下,表现出了中国足球多年来难得一见、非常明确的战术风格和作战思路。一个人不怕活得穷困潦倒,但怕活得不明不白。比那支死活让人看不出模样的朱家军,国奥赢起来痛痛快快,输也TMD明明白白。二战时期,德国装甲兵这样唱道:“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这不比死在一摊烂泥中强得多?
从来没有神,如果杜伊最后以失败告终我也一点不会觉得奇怪。不是所有的生铁都能锻造成钢材的,对于先天不足的中国足球来说,更需要在燃烧和冷却中多几个轮回。这恐怕不是凭杜伊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但他,已将炉火熊熊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