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小倩/多哈
今天的主题是“娱乐大不同”,我们会从你在北京或者在中国任何一个大中城市可能都看得到、玩儿得到的项目中找出属于多哈的特色。例如,你听过音乐会,演奏者多身着燕尾服,但是多哈民族音乐会上的演奏者打赤脚上场,中间还可以互相开玩笑;你时不时地会和自己的另一半儿去看个周末场,但是多哈的年轻男女却不会成双成对地去看电影……
还要再说一句,在来之前,我和很多人都猜测说多哈一定是个地理加文化的双重沙漠,现在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深受英国影响的卡塔尔并不如想象中的保守,“给点娱乐精神吧。”多哈的年轻人说。
恐怖片流行 和北京一个价儿
多哈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并不多,所以看电影就成了人们闲暇时最好的消遣方式。报纸和电视媒体会及时公布正在上映的电影信息,在《卡塔尔论坛报》上就有两个叫做“Tinsel Town”(星光城市)的版面,上面刊登的都是关于欧美影星的动态,以及多哈五个电影院当天的影讯。
一场电影70元人民币
多哈有五家电影院,分别是海湾电影院、多哈电影院、Landmark电影院、Mall电影院和Grand Cinecentre电影院。其中人气最旺的是位于城市中心商厦4层的电影中心电影院,每个公共假日(周五、周六)这里的售票员都会非常忙碌。
多哈的电影票要30个里亚尔,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是70元钱,这和北京东方新天地的新世纪影城一个价。不仅如此,甚至连爆米花和可乐的价钱都相差无几:大筒可乐和小筒爆米花都是5个里亚尔,而大筒的爆米花则要贵上一倍。简单一算,在北京看一场有吃有喝的电影100元,多哈也一样。
多哈的电影院除了爆米花和可乐,还会卖一种叫做“魔法玉米”的甜品。热热的甜玉米粒上可以加上奶油、乳酪、番茄酱甚至是辣椒酱,只要你喜欢。9个里亚尔一小杯,15个一大杯。
没有国产片一说
尽管价格一样,但在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区别。12月份北京主打的是刘德华的《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正在被期待中,颇有点国产电影月的意思;而多哈正在上映的是007系列的《皇家赌场》以及《穿Prada的女魔头》之类的美国电影,没有电影业的卡塔尔人只能看舶来品。
在多哈,人们把电影分成三种:恐怖片、动画片和剧情片。他们对于恐怖片的热爱让胆小的我经常会被吓着:他们会在电影院的过道里摆上大幅的海报,还会在电影开演之前长时间地播放恐怖片的片花。“多哈人每天干什么?吃饭、睡觉、开车。他们的生活太乏味了,所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想要寻求刺激,恐怖片是个不错的途径。”电影领座员、来自尼泊尔的斯内尔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带着妻子们看电影
什么人去看电影呢?斯内尔说大部分来电影院的都是年轻人,他们把这里当成休闲和社交的重要场所。的确,三三两两身着白袍的小伙子在傍晚的时候在电影院门口集合,商量着看什么电影以及看完电影之后去哪里飙车。也有一身黑衣、蒙着面纱的女孩去看电影,她们通常都是两个或者三个一起,在多哈几乎看不到单独去电影院的女孩。
年轻人是电影消费的主体,但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会时常光顾电影院,他们会带着自己的妻子们一起来。我就曾经在Grand Cinecentre电影院看到一个多哈人带着自己的四个妻子看电影,五个人站在售票处附近讨论到底要看哪一部,这样的场景在北京你可是绝对看不到的。
多哈电影体验之旅
8日午夜场:《穿Prada的女魔头》
电影这个选题是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就确定了的,因为每个人都很好奇:阿拉伯人会看电影吗?卡塔尔的电影院是什么样的?他们会看什么样的电影?8日晚上11点一刻,我就体验了一下多哈的午夜场。
“前奏”太啰唆。说是11点15分开始,但光是新片预告和“请保持安静”、“请不要吸烟”之类的广告就耗去了十多分钟。所有的电影都来自欧美,保持其英文原音,但是打上了阿拉伯文的字幕。阿文我肯定是看不懂的,英文又怕听不清楚,所以选择了相对简单的《穿Prada的女魔头》。
我去的是Grand Cinecentre,共有14个厅,其规模要比新世纪影城或者新东安大得多。但进了电影厅里面却发现,原来全世界的影厅长得都一样,连最好的观看座位都是第7到第10排。由于已经接近午夜,能容纳150人的5号厅里只坐了二十多人,我的左边是两个年轻的多哈小伙子,他们抱着爆米花和可乐在电影开演之前聊得不亦乐乎,最High的时候甚至脱了他们的皮凉鞋把两只脚搁在前面的椅背上。
关于电影本身,很丢脸地说我居然看哭了。《穿Prada的女魔头》讲的是一个时尚杂志女秘书的故事,在她的身上我多多少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西亚的电影院里,感受着美国电影中的女主角的经历,这绝对是一次神奇的电影体验之旅。
最后,强烈推荐所有职业女性去看一下《穿Prada的女魔头》。
一场随性的音乐会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虽然老套,但用在这里却实在是妥帖极了。9日晚上我们去卡塔尔国家剧院听“卡塔尔民族音乐会”,很小的剧场里一共有三十多名观众,一半儿是白袍子的本地人,一半儿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外国人”。
海洋和沙漠是永恒的主题
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上关于沙漠和海洋的刻画和表达让人印象深刻,在三面环海一面靠沙的卡塔尔半岛上,海洋和沙漠是当地人文化的根源和永恒的主题。这场民族音乐会也是一样,二十一名卡塔尔音乐家打着赤脚坐在舞台上,向观众们讲述卡塔尔的历史和传说:几百年前人们对远航的渴望、对沙漠的热爱以及想要持续前进的激情。这一段是国家剧院的工作人员在演出之前给我做的解释。
既然是“民族音乐会”,他们所用的乐器自然都是具有卡塔尔或者阿拉伯特色的,例如乌得琴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独有的一种弦乐器,形状类似于诗琴;还有各式各样名字复杂但是在我看来长相都差不多的鼓,他们会随着音乐会进入到不同的阶段换不同的鼓,手鼓、腰鼓、薄皮的、透明的。我最喜欢的是看起来像半个哈密瓜一样的小鼓,每次它一出场节奏就非常明快。
舞台上可以开玩笑
大家都说阿拉伯人办事拖沓,前几天还没有什么感受,但是这场音乐会却让我开始认同这种说法。票面上写的是8点钟开场,结果8点20分主唱才走上舞台。坐下之后他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巾,才肯正式“献声”。
他自弹自唱,手中的乌得琴和他所唱的悠长的阿拉伯歌曲搭配得天衣无缝。尽管我只能听懂每一首歌结束后他说的“舒克兰”(谢谢),但还是能通过音乐的高低起伏感受到剧情的发展。不过,主唱的“自恋”干扰了我对音乐的欣赏:每隔几分钟他就要整整自己的头巾,一会儿把一边儿垂在胸前,一会儿又干脆把两边儿都甩到脑后;还有头圈,也是正过来歪过去的,简直自恋透了。
旁边和声的几个少年乐得不可开交,主唱旁边那个年纪稍大一点的琴手直接跟他开起了玩笑———用手中的弓弦去掀他的头巾!
遇上一个超级乐迷
我们在国内听音乐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掌声来跟舞台上的演奏者沟通,掌声是一种肯定。但是在卡塔尔,这种互动更加活泼,情绪被调动起来的观众甚至可以手舞足蹈,还可以直接跟演奏者对话。
9日晚上我们就碰上了一个超级乐迷,他说自己已经连续三天来看演出了,和主唱都成了熟人。怪不得每当演奏进入到高潮时他都会带领全场观众有节奏地鼓掌,有的时候还和主唱有眼神的交流,原来是相识的!“我为卡塔尔能够汇集沙漠和海洋的文化而感到自豪。”说着,他摘下了自己的帽圈儿,举在手里站起来随着歌者的歌声摇来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