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体育 > 体育专题 > 2006多哈亚运会 > 热点评论

从尴尬到包容-中国乒球积极接纳“海外兵团”

2006-12-06 22:43:35 新华网
   

    新华网多哈12月6日电(记者朱峰 张寒)“感情上接受,心态上平和,战术上重视。”在谈到当前对待“海外兵团”的态度时,多哈亚运会赛场上的中国乒乓球队领队黄飚这样对记者说。

    由于中国乒乓球队人才辈出,一些好手纷纷赴海外发展,并代表当地队伍参加比赛,遂有“海外兵团”之说。曾几何时,“海外兵团”对于中国乒坛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也多次在国际大赛中给中国乒乓球队制造大麻烦。

    国人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在亚运会上。那是1994年的广岛,当时如日中天的邓亚萍在女单决赛中负于日本队的小山智丽,而小山智丽正是从国内转赴日本打球的“海外兵团”成员。

    在多哈亚运会上,“海外兵团”再次显示了强大的实力。进入乒乓球各个单项比赛的四强选手中,有新加坡队的李佳薇,中国香港队的帖雅娜、张瑞、李静,除此之外,在之前团体赛中担纲主力的韩国队郭芳芳、日本队金沢咲希等,也都是中国培养出的运动员。

    不过,现在谈起“海外兵团”这个话题,国乒内部不再回避,而是泰然应对。中国女乒主教练施之皓认为,“海外兵团”的存在肯定会给中国队带来一些压力,但有压力未必是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

    “赛场上肯定是对手,但绝对不会上升到敌对的层面,有包容,才有和谐,才能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黄飚说。据他讲,在“海外兵团”刚刚崭露头角时,部分国人刚开始确实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中国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球员,反过头来又代表别的国家或地区来跟中国队打,无法理解。

    “现在我们不那么想了,首先‘海外兵团’离开后面临自身的生存难题,靠打球这一技之长获取良好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当地乒乓球水平的提高,也是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做贡献。”

    据介绍,中国乒乓球队现在不仅没有对一些球员去海外打球进行限制,而且有一系列的对外援助措施。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起,就有计划地被安排出国指导乒乓球训练。

    近年来,国际乒联和亚乒联为促进乒乓球运动发展每年都会组织培训班,很多中国教练登台为其他国家、地区的体育官员、教练员和运动员上课,传播中国先进的乒乓球发展理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许才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秘诀。

    “海外兵团”的壮大会否动摇中国队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黄飚认为这基本上不可能,目前中国乒乓球队的训练条件、技术水平、科研攻关都是最好的,只要中国队立足自身发展,“海外兵团”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威胁。“在遇到他们的时候,关键我们心态要平和,战术上重视,就能取得胜利。”

    “即使退一万步讲,‘海外兵团’击败中国队拿到了冠军,那又如何,他们终究是从小在中国培养出来的,骨子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我们感情上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黄飚最后对记者说。

    而许多“海外兵团”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代表中国台北打球的陈静就说过:“无论代表哪个队伍获得什么荣誉,我都是中国人。”

    在多哈亚运会赛场上,中国香港队的帖雅娜也告诉记者:“场上碰到中国队肯定会努力去拼,但场下我会为中国队加油助威,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

编辑: 翟法礼
 
 相关新闻
· 国奥对阿曼 队员场内发生冲突
· 郑智带球突破
· 看台上的中国球迷
· 郑智主罚点球瞬间
· 中国痛失乒乓球男双金牌
· 马琳/陈杞痛失乒球男双金牌
· 王楠止步亚运女单四强
· 刘翔目标:实现亚运三连冠 更要三破亚运会...
· 多哈故事:台上选手竞争激烈 台下看客温差...
· 历数亚运会海外兵团:泰教练最“黑” 诸宸...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