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体育 > 体育专题 > 2006多哈亚运会 > 热点评论

中国篮球全面胜利仍须反思,亚洲第一世界第几

2006-12-16 00:36:04 新华网
   

    新华网多哈12月15日电(记者李铮、辛俭强)时隔二十年,中国男女篮再次同时获得亚运会金牌。庆贺同时,我们依然要清醒地看待这两支打遍亚洲无对手的球队,毕竟我们的目标是北京奥运会,是更广阔的世界赛场。

    随着韩国男女篮在新老交替中实力减弱,亚洲篮球的格局已从过去十几年的中韩争霸演变成了目前的中国领跑、群雄混战。而中国篮球在巩固亚洲老大地位的同时,代表亚洲篮球向世界诸强挑战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我们不能只做“亚洲无敌、世界无为”的一方豪强。

    进步中的中国篮球在亚洲没有对手

    中国篮球的实力在亚洲一直都是最强的,但夺得亚洲冠军的过程却一直不那么顺利,而在多哈,曲折夺冠的悬念剧没有上演,男女篮在收获金牌的道路上没有受到太多的挑战。

    “中国篮球的水平一直在提高。”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坚定地说。

    正如李元伟所言,中国篮球在多哈展现的实力是其他亚洲队伍望尘莫及的,男篮在缺少姚明的情况下,依然在高度、力量、速度、技战术各方面领先其他队一个档次。女篮与中国台北队、韩国队、日本队亚洲三强的较量中都取得了完胜。进步中的中国篮球在亚洲已没有对手。

    更让人欣喜的是,男篮的易建联、朱芳雨、王仕鹏,女篮的刘丹等一批年轻力量已挑起了中国篮球的大梁,他们的逐渐成熟是中国篮球继续辉煌的希望。

    而中国队的老对手韩国队则在新老交替中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男篮第五、女篮第四,中韩争霸的另一级已经掉队了。西亚的几支男篮和中国台北女篮虽然在暗中积蓄力量,但短时间内依然不是中国队的对手。

    亚洲老大突围世界赛场

    “中国篮球的对手不在亚洲,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在欧美强队身上。”李元伟在多哈多次强调了中国篮球的定位。

    中国篮球在亚洲孤独求败,但在世界赛场上却颇为狼狈。在2006年的世锦赛上,男篮止步16强,女篮落到12位,在与世界强队的对抗中,亚洲老大全面处在下风。

    身体优势是中国队亚洲领跑的重要因素,姚明、王治郅、易建联,陈楠、陈晓莉的身高是其他队伍羡慕不已的,但中国队员的身体在世界赛场上就丧失了优越感。优势没了,我们在外线及整体技战术方面的弱点则暴露得更为明显,输球也就在所难免。

    差距面前,中国篮球正在积极突围。2007年是中国篮球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关键一年,中国篮协的备战计划已经出台。

    李元伟说:“国家队明年的备战将从联赛结束时开始,我们已经安排了一系列的与欧美强队的比赛,增加高质量比赛机会,从中找到与强队的差距,争取在北京奥运会上有所突破。”

    洋帅改变中国篮球的思想

     雅典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男女篮都聘请了外籍教练,正是在尤纳斯和梅尔两个洋教练的带领下,中国篮球包揽了多哈亚运会的两个冠军。

    李元伟在评价外籍教练时说:“比赛的过程已经证明了教练的能力,两个球队都在进步,他们给中国篮球带来的改变是在思想和观念上的变化。”

    王治郅在回答“外教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时,指了指自己的头说:“思想。”

    尤纳斯和梅尔两位外籍教练上任后,给中国篮球带来了很多简单但却行之有效的观念,比如防守、比如篮板球,为了向队员灌输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他们不惜在一段时间内只强调一个概念。

    从多哈的实战看,洋帅的基础性工作确实收到了效果。无论男女篮在决赛中都把对手的得分控制在了50分以下,中国篮球终于在外教的指导下明白了“赢球靠防守”的道理。

    多哈双双夺冠坚定了中国篮球使用洋帅的信心,我们希望他们带来更为积极的改变,使中国男女篮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两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
 

编辑: 曹亮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