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岛面临“亚运瓶颈”
张亦峥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02-09-17 10:58:12
|
|
|
|
亚运会的战鼓声已经开始变得急促,亚运健儿们也在摩拳擦掌。本届亚运会,山东史无前例地有46名选手参加比赛,作为山东体育的“龙头老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青岛就一直在省运会中占据山东“老大”的宝座,而且远远落下了其他地市),青岛仍以16人的参赛阵容列各地市之首。在上一届亚运会上,青岛的参赛人数也是列山东各地市之首,但最后却只获得2金、2银、4铜(包括马永康和舒畅的足球铜牌)的惨淡成绩(上届亚运会,山东共获得20金、11银、6铜),落后于烟台等其他兄弟城市。再往上追溯到1994年的第12届亚运会,青岛也只获得3枚金牌(含乔云萍的两块乒乓球金牌),仍然落后于山东部分其他兄弟地市。9月29日,亚运会将全面吹响号角,届时我们的16名青岛健儿能突破这个“亚运瓶颈”吗? 看看亚运名单,共有16名运动员,仔细分析一下形势仍不乐观。在这个名单中,上届亚运会为青岛摧城拔寨的功臣一个都没有,他们是:于国辉(竞走)、杨劭琦(重剑)、程晓燕(铅球)、孙茂盛(皮划艇)、赵法桥(射击)、曹晓波(帆船)、马永康和舒畅(足球)。一个崭新的阵容冲击亚运会,青岛能否给人带来惊喜?在今天的“山东新闻界为亚运健儿饯行会”上,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徐长泰也就此事发表了意见,他仔细分析了一下亚运名单后,也只是提出了刘茵、周雅菲(游泳)和张永杰(射击)三名运动员非常有希望夺取金牌,但是他仍然指出,尽管青岛的参赛队员最多,但和兄弟地市比如烟台相比,还没有任何优势,尽管在省运会中青岛要远远赶在烟台的前面。 在为自己参赛人数领先而自豪的同时,静心分析一下,我们却不能不为青岛的亚运选手捏着一把汗。在这个16人名单中,除去徐长泰提到的那三名队员外,最有名气的莫过于柔道世界冠军“黑妹”李淑芳了,但她最近状态不好,伤病缠身,九运会也只夺得一枚银牌。 其他只有田启强的集体赛艇项目最有希望夺金,像射箭的于慧和张娟娟要面临射箭第一强国韩国的“大山”,而其他队员也只是有冲击金牌的“可能”,青岛的亚运夺金形势无疑仍然非常严峻。 为什么在省运会中雄踞“老大”地位的青岛,到了亚运会上却不行了呢?今天记者采访了青岛体育局的有关人士。该人士指出,其实青岛体育的“尖子不尖”现象早就存在了,选手的实力都很平均,但真正能到大赛上呼风唤雨的尖子选手太少。该人士认为,究其原因,是青岛体育界不少教练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造成的,作为青岛的地方教练,他们最关注弟子们在省运会上的表现,于是短时间内的强化训练很有效果,但等运动员到了国家队后却明显后劲不足,此时那些教练们却已经鞭长莫及了,这也是“填鸭式”教育造成的恶果,“到目前为止,我们青岛在奥运会上连零的突破都没实现啊!”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青岛体育界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去年,青岛体育局设立了一个另类的“追踪奖”,这个奖主要是针对青岛的体育教练设定的,该奖的内容是不光限定在省运会上,就是队员到了国际大赛上获奖,也会“株连”到青岛“本土”教练。青岛体育局设立的这个奖项,无疑对提高教练的积极性有帮助,也有助于解决很多教练在训练中的急功近利心理,“省运会取得好成绩就不管了”的思想正在逐渐消失。 最后青岛体育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尽管设立了这个奖项,但要见到成效还要假以时日。“设一个奖不足以全面解决问题,其实关键问题还在输送人才这个环节上,只要把好了这个关口,青岛的体育成绩应该可以和它在山东省的地位相称!”该人士最后说。
|
|
>>到齐鲁足坛发表高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