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俊生回忆录节选:我为何选中米卢
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2-11-06 07:22:41
|
|
|
|
1999年11月,国奥队未获得参加悉尼奥运会的入场券;在全国甲级队主教练会议上,少数人赞成、多数人反对继续聘用霍顿,但同时,几乎全部人员一致同意继续聘用外籍教练员。不同意续聘霍顿的呼声占上风,这是我早已预料到的,但这么多人同意继续聘任外籍教练员却出乎我的预料。 放弃桑特拉奇 中国队继续聘用外国教练员的信息传遍了世界各地。众多的外籍教练员通过足球协会、中介机构和经纪人,纷纷表明了担当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意向。经过最后的筛选,4名教练员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选拔小组经过调查研究,将目光聚焦在桑特拉奇和米卢蒂诺维奇身上。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桑特拉奇具备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基本条件。国内的舆论、足球界内部都建议聘请桑特拉奇为中国男足主教练。 选拔小组与桑特拉奇直接交谈过两次。第一次他明确表示,能成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国家队教练员是很高的荣誉,他愿意出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一职。而第二次与他交谈时,他却说:我本人很愿意,但我已经和俱乐部签约了,是否出任主教练由俱乐部决定,我一切听从俱乐部的安排。很明显,他的想法与第一次面谈时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和选拔小组都不得而知。由于我们比较倾向米卢蒂诺维奇,也就作罢。 圈定米卢 中国足协谈判小组与米卢的第一轮谈判已经结束,谈判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我邀请他观看北京国安俱乐部队与辽宁俱乐部队的比赛。赛后,我问他感觉如何?他兴奋地对我说:“我对中国足球很有信心。” 第二天,米卢赴韩国和日本谈关于他到韩国和日本执教的事宜。据说,韩国足球协会坚持聘用他为国家队顾问而不是主教练,日本足协对他的聘用也不是特别坚决。这时,米卢拨通了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的电话。 “我提议你到中国,因为担任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具有挑战性。”维拉潘对米卢说。 于是,米卢准备回到北京与中国足协进行第二次会谈。 “王先生,”维拉潘特意给我打来电话,“你们聘请米卢蒂诺维奇为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我很了解他,他是一位国际级的教练员,有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我向你们表示祝贺。”“我们还未最后确定。”我回答。 “是不是工资和待遇问题?如果是,可以按照你们的意思办理。” “谢谢秘书长先生!”我真诚地表示了谢意。 放下电话,我驱车来到德国驻中国大使馆,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贝肯鲍尔访华招待会。 贝肯鲍尔笑着与我拥抱。 “我有一件事情向您请教。”我一脸的严肃。 “凡是我能帮助的事情我都愿意。”他真挚地回答。 “中国足球协会想聘请米卢蒂诺维奇担任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您看他合适吗?” 他沉思了一会儿,非常认真地回答我:“我和博拉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对他很了解,他是一个天才教练员。他曾带领4支不同类型的球队进入世界杯。”贝肯鲍尔顿了顿,用手扶一扶眼镜,接着说,“他的最大优点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自己带的队伍的缺点和不足,也会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给予解决。但是,你们必须对他有要求,不要让他当总教练。尤其不能让他兼管国家青年队、国家少年队的事情。只要他专心致志地管理国家队,我相信他会成功的。你也会成功的。” 谈判成功 1999年12月20日,与米卢的第二轮谈判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代表中国足球协会与米卢进行谈判的是马克坚和李晓光。 谈判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但主要还是围绕合同进行。我端坐在办公桌前,边翻阅文件边等待马克坚、李晓光与米卢谈判的进展情况。 电话铃响了起来,我一看表,已经是晚上10点03分,电话里传来了李晓光的声音:“王副主席,向您简单地汇报一下会谈的情况。” “关于工作范围、承担的义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违约的责任及其他事宜都谈得比较顺利,双方已经基本上达成协议。但是,现在有两个问题无法达成协议:一是合同的期限问题。米卢坚持合同期限为两年,不同意今年亚洲杯赛有成绩指标任务。二是工作待遇和工资、奖金问题。” 米卢对合同中规定的亚洲杯必须进入前四名的指标提出了疑义。他认为,“你们要求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国家足球队带进世界杯,你们知道这仅仅是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而亚洲杯距离现在仅有10个月的时间。如果你们两个成绩都要,显然失去了重点,我认为世界杯出线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问题上,你们有什么建议?”我问李晓光。“我们的意见,这个条款可以取消,但在工作范围条款中增加一款:带领、指挥球队参加由甲方安排的各项比赛并完成比赛任务。”李晓光回答。 我没有说话,显然,加上这一款的作用并不明显。我内心十分明白:谈判到这种时刻,已不单单是在合同的条款上各持己见的问题,重要的是相互是否信任的问题。于是,我说:“同意你们的意见。”我下定决心要聘用米卢。 “工作待遇、工资和奖金有什么问题?”我接着问李晓光。 李晓光回答:“工作待遇是这样的,米卢的经纪人提出很多细节。我们按照足协确定的基本原则,已经达成协议。关键的问题是工资,与我方同意支付的工资差距较大,怎么办?”我预料到这个问题将是双方谈判的焦点问题,也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一定要按照我们确定的原则谈判,我们只能再提高5%,否则谈判就终止。”我斩钉截铁地命令道。“好,我们再和他谈谈。”李晓光回答。 我在房间里不停地踱来踱去,思索着:如果对方不同意,合同不能签字,下一个目标是谁呢? 已经是深夜11点,电话铃声还未响,看来谈判进行得很艰苦。11点30分,李晓光终于打来了电话,称米卢终于同意我们的条件,同时又同意我方提出的如果世界杯出线,合同自动延续到国家队被淘汰为止的条件,其工资的合同条款不变。我长嘘一口气,预感到冲出亚洲的时机到来了。 (摘自王俊生回忆录《我知道的中国足球》,有删节) |
|
>>到齐鲁足坛发表高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