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上帝没有制造女人夏娃之前,男人亚当过得很太平,他生活在树上流着蜂蜜的乐园里。然而,当男人遇到了女人……唉!就有了很多很多麻烦。
体坛在这方面也不例外,自从女性被允许参加体育比赛以来,因“性别”问题引起的体坛风波就层出不穷。君不见,高尔夫球“大姐大”索伦斯塔姆参加男子选手的PGA巡回赛引起了高坛地震,而随着法网的开幕,关于让小威参加ATP的议论又是甚嚣尘上。
体坛经常爆发“性别大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男子运动员的“大男子主义”,最经典的例子发生在1973年,一名叫里格斯的男子职业选手口出狂言,称女子网球选手不堪一击,他能轻松打败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他的大话惹恼了当时世界排名第2的女将乔纳·金,这位女士向里格斯下了战书,美国电视台还直播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性别大战”。为了羞辱对方,双方在出场仪式上都颇费了一番心思:里格斯坐在一个由6个金发美女充当苦力车夫的“金色黄包车”中登场,以示对女性的轻蔑;而乔纳·金则别有用意地送给里格斯一只呈现“完全裸体状态”的猪。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里格斯的“尊严”果然被剥得如同这只光猪一般:0:3,这就是世界第一场网球男女混合单打的最终比分。
“性别大战”的战场话外音往往是激烈的“辩论”。在这方面,平时笨嘴拙舌的男士却经常占据上风。譬如这次索伦斯塔姆参加PGA巡回赛,就引起了许多男选手的反对,女权主义者说:“男女平等,为什么不让女选手参加男子比赛。”加拿大选手孔塔克立即反驳:“我们要求参加女子组比赛,你们肯不肯?”
1996年,荷兰男子网球名将克拉吉塞克也在嘴巴上讨得了便宜。在获得当年的温网冠军后,得意忘形的他口不择言地说:“参加温网的80%的女子选手都是又懒又馋的肥猪,应该禁止她们污染观众的视觉。”这句话自然引起了女选手们的口诛笔伐,于是克拉吉塞克被迫当众道歉,他告诉记者:“我错了。”记者问他“知道错哪儿了吗?”他回答说:“数字弄错了,不该是80%,而是75%。”
历史上,有些“性别大战”则以光怪陆离的面貌出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女子柔道比赛中,巴西选手埃迪纳茜·席尔瓦未能通过性别测试,因为她的对手都认为席尔瓦是“男性”,并拒绝与之比赛。医疗检查后来证实,席尔瓦是天生的两性人,此前虽然做过一些消除男性体征的手术,但还是不适宜参加奥运会。
此外,一些“性别大战”可能还隐含着阴谋和欺骗。前苏联选手普莱斯姐妹,一个是铅球运动员,一个是铁饼运动员,“她们”共获得过5枚奥运会金牌和1枚奥运会银牌,但她们低沉的嗓音和嘴唇边浓浓的汗毛,使许多人怀疑她们根本不是女人。然而,当性别检测被引进体育赛事后,这“姐妹俩”就立即退役了,她们的性别,至今还是一个未能揭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