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7月30日电(记者王颂)2003年中国足协中甲足球俱乐部研讨会30日在郑州结束。三项主要议题中的“中甲赛制方案”和“俱乐部的标准”两项已基本敲定。另一项有关商务开发的事宜,足协也有了大体的框架,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年营业收入必须达到2000万。”这是本次会议上关于中甲俱乐部标准的一条硬性规定。几支已设定“中超”目标的俱乐部,对此表示能够接受。这些俱乐部的硬件已经过关,差的只是成绩。他们希望中超和中甲的差距不要太大,一旦在成绩上有所突破,足协的政策再能有适当的倾斜,便能很快达到中超的要求。而个别弱势俱乐部则对此颇有微辞,嫌“门槛”太高。大部分的俱乐部则是“跟着感觉走”。他们认为,反正明年的18支中甲球队中的大多数将由今年的甲B球队“升级”而成。足协在制定相关标准时,不会视这个基本事实不见。
从总共累计不到5个小时的正式会议时间和阎世铎会后面对记者满脸笑容、侃侃而谈的神态来看,会议开得比较顺利。由于会议是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记者只能在会间休息时从足协官员和一些老总们的口中得到一些信息。
许多有关中甲联赛的事宜,包括赛制、俱乐部的标准等,足协早已形成草案,这次会上主要是对个别条文如“俱乐部的注册资本标准”等,再次征求各俱乐部的意见,做最后定夺。会上没有出现以往那种唇枪舌剑、交锋激烈的场面,但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各俱乐部老总们也都据理力争。
关于2004年中甲联赛的赛制,中国足协在1个月前的上海峰会上就已基本确定,即18支中甲俱乐部进行主客场制的34轮大循环赛。这一方案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大多数俱乐部老总的认同。个别经费拮据的俱乐部也提出希望能打相对节约经费的分区赛,还有人提出由于中甲联赛的周期较长,是否考虑跨年度。这些建议都被足协否定。
在商务开发问题上,足协与各俱乐部间也存在着一些分歧。足协提出的对中甲联赛实行“统一冠名,捆绑销售,整体包装,分成收益”的“一揽子”开发规划,得到了部分俱乐部的支持。但也有一些俱乐部,特别是运营规范、经济实力较强的俱乐部,还是希望足协将商业开发权下放到各俱乐部。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让市场规则来决定俱乐部的存亡”。
阎世铎总结的重点是给与会的老总“鼓劲打气”。他强调,“中甲”虽然是二级联赛,但同“中超”一样,也要走规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路子。中甲联赛要搞整体经营,各俱乐部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而是一条船上的桨手。如果各俱乐部能照规定行事,那么明年的“中甲”显然将区别于目前的“甲B”,而成为一个崭新的联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