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甲A史,可以说也是一部“烧钱”史。不少投资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一掷千金输得精光后纷纷败兴而去。他们“烧钱”却不慎烧着了自己,几近“自焚”,折射出一个年轻联赛的不成熟。作为当今商业化经营最成功的英超联赛,同样存在着“烧钱”问题,但是他们在经营环境上的完善和较强的经营能力,维持了一个强盛的联赛,为未来的中超提供了一面宝贵的镜子。
当今足坛一个共同痼疾是玩足球成本太高,尤其是作为核心成本的球员身价和薪水太高,吞噬了俱乐部的大半收入。英超虽是商业经营比较成功的联赛,但一样出现大面积亏损,最近背负债务近八千多万英镑的利兹联队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但很多英超俱乐部在严重亏损情况下依然能继续生存,这种强烈的“抗亏”能力来自于英格兰职业足球一百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效应和制度调节能力,受益于英格兰足球完善的经营环境。
首先是英超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汇集各国足球精英的世界性联赛,知名度很高,总能吸引来阿布拉莫维奇(切尔西老板)和法耶德(弗勒姆老板)之类的“甜DADDY”(老富翁)。“阿布”不仅偿付了切尔西七八千万英镑的债务,还在今年夏天投入1亿多英镑打造切尔西的“明星舰队”。利兹联队也等着被中东巨贾收购。很明显,中国职业联赛还不具备英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其次,以世界金融城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在融资体制和机制上非常完善,很多英格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有专门的足球产业部,专门做足球产业的投资,也是经济效益最红火的部门。有如此良好的金融环境托底,俱乐部总能找到缓解经济困境的办法。目前,在英格兰足坛比较流行的是俱乐部以固定资产和预期赢利作为抵押去贷款,负债经营。
与这种大环境相匹配的是英超联赛拥有一批高级经营人才。英超俱乐部很多首席执行官都是商界精英,不少人曾有在欧洲大企业做过高级白领的经历,如曼联前首席执行官肯尼恩不仅是曼联的多年球迷,而且到曼联前曾是著名体育用品公司UMBRO的首席执行官。正因为肯尼恩的长袖善舞,才能谈下一笔笔天文数字般的赞助合同,帮助曼联发展成全球品牌,成为世界足坛首富。而中国联赛的经营管理层大都缺乏在商界的显赫经历和成功经验,这无疑限制了联赛的经营能力。
此外,西方的球迷文化保证了俱乐部具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英超球迷对某一俱乐部的支持总是从一而终,用商业术语讲是“品牌忠诚”。他们不会因为哪家俱乐部暂时成绩下滑、球星流失或门票较贵就放弃看该队的比赛,因此这几年英超俱乐部虽不断提高门票价格和球衣价格,但球场内依然座无虚席。而甲A联赛投资者来去匆匆,俱乐部的名称和主场城市也走马灯式地更换,今天张飞明日赵云,这要放在英超等欧洲联赛中是很滑稽的一件事情。自己尚且朝三暮四,如何指望球迷忠贞不渝?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电视转播权销售分成。英超能有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与默多克麾下的天空电视台双赢合作的结果。现在双方为期三年的转播合同价值逾11亿英镑,下一期也超过十亿英镑。电视转播权向来是欧洲职业联赛非常重要的收入,但在甲A时代却恰恰相反,说明了中国足球联赛市场的不成熟。
当然,不少俱乐部即使持续亏损,他们的赚钱机器也从未停止运转。英超俱乐部在无形资产的商业开发上很有一套,能将足球比赛的商业价值挖得一干二净。同时,在国内足球市场日趋饱和情况下,他们还积极开拓财源,即使是曼联俱乐部这样的世界足坛首富,也从未停止过对海外市场的扩展。
由上可见,中国足球联赛本身以及所需要的配套环境都与英超有很大差距。双方同是“烧钱”,英超是比较成功的负债经营模式,带活了一个联赛和一批俱乐部;而我们“烧钱”往往是“烧了白烧”,除了球员薪水和转会费开始向“国际惯例”靠拢外,联赛经营能力和市场环境始终未见起色。
中国足球学会了花钱,学会了烧钱,挣钱的本领却未见长进。这是未来的中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