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塔退出中超是个信号 中国足球要做的还很多
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3-12-29 07:47:06
|
|
|
|
红塔退出了,就像2001年的全兴,1999年的万达,没什么区别。但是,红塔选择了在被中国足协寄予厚望的中超联赛的前夜退出,而且是那么干脆、那么彻底,没一点留恋。其中缘由,不可不究。 首要原因肯定是经济方面的。“6年投入6个亿,收益只有6千万,赔的实在是多”,红塔俱乐部一位官员在悲愤之余也对集团的决定表示了理解。其实,何止是红塔一家在赔!在不久前,一家俱乐部的后台老板发出了同样的感慨:我们7年给足球投了7个亿,你们(队员)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踢?谁不好好踢就废了谁!7亿都打水漂了,不差这几百万! 话里气愤的成分更多,但也不难看出搞足球确实是一种投入巨大,收益甚少的经济行为。10年甲A以来,如果要给各俱乐部的后台老板画像,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以辽宁为代表,只有“壳”没有“肉”。据了解,辽足最大的股东早已不往足球里扔钱了,现在辽足一个不成文的规则是“小股东谁有能耐谁就折腾,从里边能圈多少(钱)是多少(钱);其二是大连实德这样的,集团产品开发到哪里,足球就跟到哪里;第三种是以中远、申花文广、鲁能和红塔为代表的国有企业。 事实是,无论俱乐部的后台是哪一种,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本身的造血功能还不完善。 在国外,足球俱乐部最大的收益来自电视转播,但在中国,这方面始终没有突破。至于门票、产品开发等项目赚的钱则更是少得可怜。同时,俱乐部还要给教练、球员、外援开工资、发奖金,“这笔支出同样很大,而且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所以,只从经济角度考虑,红塔集团退出足坛实属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因为中超不但不能对俱乐部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实质的改变,而且可能还要使俱乐部继续加大投入,任何一个企业,所有真正的企业家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都不可能一直投钱而不计回报。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成功收购红塔,借机重返中超的力帆老板尹明善也有一肚子牢骚:“我咬紧牙关想在中国足球圈子里做点事情,但吃了不少亏,现在心灰意冷”、“这些还只是表面问题,阻碍中国足球健康发展的是许多深层次问题。真的,有问题啊。” 红塔退出足坛是个信号,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使许多人会反思,“像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都不玩了,其他俱乐部怎么办?”对此,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董罡表示:“肯定要想其它增收的办法,俱乐部今后要在实业投资和实业投资回报上做文章,以改变经营收入结构,增加俱乐部的自营收入。” 红塔的抽身而退,给中国足协提了个醒: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个立体化、全景的工程,非一刀一枪,也不是甲A变中超所能解决的。所以说,中国足球,你要做的还有很多! 本报记者 王健 |
|
>>到齐鲁足坛发表高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