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拿什么拯救你?——关于中国足球的思考
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4-11-12 09:01:30
|
|
|
|
作者简介刘广迎,男,1964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鲁能足球、乒乓球俱乐部常务副董事长。 中超元年的秋天,危机四伏的中国足球进入危机爆发期。国家队兵败科威特孕育了危机爆发的群众基础,国安罢赛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最终引发了七家俱乐部的所谓“革命”风暴。如今,联赛虽然依旧进行,但危机并没解除。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时刻,所有关心足球、热爱足球的人们都在冷静地思考———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危机是各种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长期积聚激化后的表现形式。中国足球面临的危机,正是由两大主要矛盾长期积累导致激化的结果。一是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与中国球迷的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二是落后的足球管理体制与中国足球经济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后者引发职业足球的危机,二者共同引发中国足球危机。 那么,这两个矛盾是怎样被激化的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矛盾。 严格地说,现代足球在中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而兴起和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也正是现代足球在中国兴起和不断发展的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中国人或者说中国足球界、媒体和广大球迷对中国足球的认识被一种大国情结左右着。大家迫切期望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飞速发展的中国做出某种说明。 应该说,中国足球运动的绝对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相对水平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中国足球队一直在亚洲准强队和强队之间徘徊。自“5·19”以来,国家队每一次出线失利,都留下了一些遗憾,同时也留下了一条希望的“尾巴”。这条“尾巴”屡屡让铁杆球迷们失望之后又重新燃起期望的火炬,也让足球界始终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阻碍着中国足球清醒地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当曾被誉为“超白金”一代的国奥队再次冲奥失败,这种不满情绪得到迅速膨胀,接近爆发的极限。而当中国国家队兵败科威特,球迷的心理底线则被彻底摧毁,中国足球危机从此爆发。 我们再来分析另一个矛盾。 职业足球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具体一点说,首先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内特大型企业、跨国公司诞生并发展壮大。由于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覆盖面广,原有的广告营销方式因受到国家地区、民族情感、语言文字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满足其市场需求。这时,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足球以其独特的魅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商品推广的最佳媒介,足球由此具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其次是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休闲娱乐上有了更多的需求和较高的支付能力。再次是人们有了相对充裕的休闲时间。二是足球运动发展到较高水平。只有足球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它自身具有了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娱乐价值,才能产生观赏需求,形成市场。 职业足球产生的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反观我们所谓的职业联赛,完全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由政府直接推动的产物。十年的甲A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政府协调、企业赞助、体委管理的“运动队”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政府支持的“企业队”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大企业介入足球领域,政府及企业都十分重视足球的社会影响力,政府给了企业一些必要的关照和支持,企业也加大了在足球上的投入,联赛出现了一时的繁荣。这一阶段的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对足球的重视程度降低,对足球投资企业的关心和扶持渐渐减少,企业难以通过足球得到足球以外的“东西”,而足球本身的价值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企业投资足球的热情降低,俱乐部开始不断易主。此时,联赛的管理部门没有清楚地看到这种利益关系的变化对联赛带来的影响,从而顺势加快联赛的改革,造成了足球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现行管理体制矛盾的产生并不断加剧(现在看,这个阶段的前期才是改革的有利时机)。 目前,中国职业足球正处在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未来第三阶段的特征是企业扶持的职业俱乐部。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中超在短期内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也是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足球界必须尽快告诉球迷———拿什么来拯救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要度过危机,顺利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应该围绕着以下三大体系的建设来展开:———以职业联赛为核心的市场 体系建设;———以青少年为核心的足球人 才培养体系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足球 文化体系建设。 这三大体系构成中国足球事业的有机整体,要系统设计,协调推进。这三大体系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抓两手,两手抓”。抓两手,即:抓市场机制的手,侧重解决职业足球的问题;抓行政管理的手,侧重解决足球发展的外部环境和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问题。两手抓,即:一手抓足球运动发展,一手抓足球文化建设。 □ 刘广迎 |
|
>>到齐鲁足坛发表高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