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现在,是幸运的,我的未来,又会是怎样?”出征萨格勒布之前,18岁的姚彦已经憧憬起她的乒乓人生,打开她的博客,一股初生牛犊的气息扑面而来。而走进她上海的家中,与她儒雅大方的父母交谈,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种温暖,一种没有过多望女成凤心态的宽松。
在中国体育界,姚彦的成长有些不同。她家庭条件优越,祖辈都是高级工程师,父亲姚炯在外企工作,母亲江英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从小姚彦就是家中的“小公主”。父母说,支持她打乒乓,并不希望她成名,只想训练她一种坚持到底的人生态度。
那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还不满5岁的姚彦坐在爸爸身边看球赛。小姑娘对那颗上下跃动的白色小球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嚷嚷“我也要打球”。父母报之一笑,“这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乒乓球”。但没想到,事隔一年,姚彦真的拿起了球拍。当时,鸿兴路小学的老师来幼儿园挑选苗子。老师问:“谁是属龙的?”姚彦举了手。老师接着问:“谁会打乒乓球?”似乎想起了电视镜头里的那颗小球,根本没摸过乒乓球的姚彦又大胆举起了手。
就这样,姚彦跟其他80来个小朋友一起学打乒乓。渐渐地,妈妈发现,女儿总是其中最开心的那个。“她好像比别人更喜欢打球,只要在乒乓房里,哪怕只是捡球,她也会捡得特别开心。”妈妈回忆说,“大家排队的时候,她手上还不闲着,不停地练动作。”转眼间,姚彦该上学了,父母起初为她选择了学习与乒乓球并重的闸北区三中心,但看到女儿对小小银球流露出的喜爱,父母商量,要不就让孩子先打球试试。能成为专业运动员,进上海队当然好,万一打不下去,小学三四年级再补学业也还来得及。
于是,姚彦被送到了虹口区少体校。在那里,姚彦遇到了贵人王莲芳。这位脸上总挂着和蔼微笑的胖胖女教练,是鼎鼎大名的曹燕华的启蒙教练。王指导让小姚彦挥两拍做几个动作看看,看到小姑娘似模似样的认真劲,王莲芳暗暗思量:“是块好料。”接下来的日子,王莲芳总是亲自指导姚彦。而且,除了王指导,卜启娟、沈剑萍两位世界冠军也为姚彦点拨一二,三大名师为她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这些年来,她从没抱怨过一次,”妈妈说,姚彦的乒乓球世界只有快乐,哪怕冬天晨跑时鼻涕流出来都结成冰,小姑娘也还乐呵呵的。而自从进了国家二队,转眼又到一队,姚彦的快乐情绪就一直不停地感染着父母。“去年10月,她打电话告诉我们孔令辉开始指导她了,尽管当时还是临时的,但我们比她还高兴。”爸爸说,因为他自己就很喜欢孔令辉,总是把他的比赛录下来反复回味。耳濡目染之下,姚彦从小学开始,就爱翻出爸爸的珍藏录像带,看了又看。
“现在,张怡宁又成了她的新榜样。”妈妈说,今年韩国三星杯时,队里只有张怡宁和姚彦两人参赛,没有教练,一姐就临时客串了一把,不仅场上指导姚彦打球,晚上回到宾馆,还给姚彦讲很多大赛的故事。这次世乒赛,姚彦又跟张怡宁分在一间房,这把小姑娘乐坏了。“她对张怡宁佩服得五体投地,张怡宁爱看书,她就买来一堆书,两人一起看。”说这话时,妈妈很欣慰,她说打乒乓不仅没让女儿荒废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她过得很快乐。
本报记者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