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河南洛阳市西工区014社区蔬菜直销点买菜(2011年11月19日摄)。为稳定物价,中央出台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缓解通胀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华社发(张光辉 摄)
经济越是发展,越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形势越是复杂,越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冷暖。 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按时开工,大量保障房投入使用;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普惠90%以上的城乡居民;个税法修订实施,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全国个税收入全年将减收1600亿元;全国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享受每人每天3元的膳食补助;《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公布实施,取消行政强制拆迁,保证“我的房屋我做主”;从“农超对接”帮百姓省菜钱,到多管齐下解决儿童“入园难”,再到为了“同一个城市,同一种待遇”的户籍制度改革……2011年确确实实是一个“保民生”的丰收年。
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竣工量要高于2011年;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实现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一系列2012年度的民生指标相继公布令人期待,一系列事关群众安全感与幸福感的重大民生制度建设正在推进。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2012年,不论是医疗、住房、就业、物价还是校车校园安全的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种制度安排,每一次规划部署,每一场专项行动,无不融入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温暖而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