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南站值班员井树森在登记机车编号(1月30日摄)。
塘沽南站是天津海河畔一座走过124个春秋的火车站。在2004年10月7日7时最后一班4492次列车驶过后,喧闹了百余年的客运站台归于寂静,至今只留两条货运专线延续使命。寂静难掩塘沽南站作为中国第一个标准轨火车站、中国现存最早火车站的光辉岁月。红色欧式尖脊屋顶的5个站房连接排开,墙体被刷成青灰色。正中站房上悬挂着的“塘沽南站”4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塘沽南站的一天是从点名开始的。钟表指针刚指向8点,当天值班的所有工作人员就聚在有些陈旧的会议室里,值班主任韩文军边比划、边安排着一天的工作。“现在不比过去忙了。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有铁路运输需要的20多个公司都搬走了。”站在会议室门前,韩文军凝望着海河对岸建设中的于家堡金融区说。点过名后,值班员井树森回到行车控制室。他盯着控制台上不同轨道的红绿指示灯,有红灯亮起意味着火车经过,他便拿起电话,通知道口做好降杆、接车准备,同时另一只手拿起铅笔仔细记录。控制室里温度不高。井树森说,自从附近供热站4年前搬迁后,便再没有过集体供暖,暖气管上的温热来自南站自己烧煤供暖。塘沽南站门前的铁轨向东一直延伸到天津港。在离南站不远的铁轨旁有一间小值班室,这里是今年59岁的扳道员张洪增工作的地方。 “叮叮叮……”值班电话响起,一节火车头几分钟后从天津港方向驶来,需要铁轨变道。张洪增放下电话小跑到两条铁路交界处,双手握紧道岔的把手,整个身子用力后倾扳开。“这种半自动手动道岔还是上个世纪留下的,估计全国铁路上也没几个了。” 姚双义工作的道口比张洪增更靠近港口。他每天的工作是当有火车经过时,降下横杆,保障来往行人安全,同时挥舞着黄旗稍作指挥。“工作30多年了我很少歇班,没事歇嘛班?”尽管每班只有一个人有些枯燥,但从值班室里整齐摆放的铁轨零配件看得出他对工作的热爱。临近中午12时,塘沽南站职工纷纷带着饭盒到食堂打饭,食堂师傅中午为大家做了白菜豆腐和鱼。作为历史遗迹,塘沽南站在1995年被当时的塘沽区确定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列入天津十大不可移动文物之一。与其相距不远,京津城际天津方向终点站于家堡高铁站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在于家堡站建成后,塘沽南站仅存的货运功能是否会终结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不管怎么样,希望塘沽南站一直都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让后人了解这段历史。” 塘沽南站党支部书记马国荣说。塘沽南站未知的变化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工作。临近春节,全站80多名职工仍按部就班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守护盛景褪去后的宁静,延续塘沽南站作为一个火车站的使命。当地一些文物保护人士纷纷提议,以塘沽南站为基础,建立一个博物馆,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修复。也许不久的将来,塘沽南站的故事将会为更多人所熟知。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