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2日 08:45 来源:大众网
踩芯子中的锣鼓表演(边增雨 摄)
大众网淄博2月21日讯(记者 丁稳)精致的妆容,飘扬的衣袖,高高的芯子,有力的锣鼓声……2月21日,正月十四这一天,在周村区扮玩表演的队伍里,惊险有趣的“周村芯子”牢牢抓住了众人的眼球,路边观看的百姓不时传来叫好声,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周村芯子”为周村百姓献上了一场民俗文化大餐。
下午1点多,在周村扮玩表演的现场,已经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记者看到因交通管制,很多百姓都是步行前来观看扮玩表演。扮玩队伍里,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芯子表演了,化着精致古代妆容的小孩,穿着古装衣服,站在5米高的芯子上,随着锣鼓声,舞动水袖,惊险而有趣。抬芯子的、吹哨子的、推幡的……一台芯子表演团队声势浩大,需要50多个人。《宝莲灯》、《穆桂英挂帅》、《吕布与貂蝉》等不同主题的芯子表演引得百姓们叫好声不断。
来自周村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二十里铺村的刘恒波是今年二十里铺村芯子表演《宝莲灯》的总指挥,今年44岁的他已经有20多年的芯子表演经验。“我父亲以前就玩这个,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后来我父亲把芯子传给了我。”刘恒波告诉记者说。从设计、排练、化妆、表演指挥,全由刘恒波负责。
“虽然今天很冷,还很累,但是站在那么高还是有点小激动,很高兴。”今年10岁的小演员吴昱彤告诉记者说,他们早上9点多就去化妆,一直表演到3点多。据刘恒波介绍,周村芯子挑选小演员还有特别的要求,“一是身高,不能太高太矮,1米3左右比较标准;二是身材,体重要轻,腰部可以卡在环里,三是眼睛大,化妆好看,有神韵。关键是得胆子大,在高处能表演。”
据了解,“周村芯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起源于明清时期,后传至博山,嗣后又波及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2008年,“周村芯子”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了解到,今年“周村芯子”表演时间为正月十四和正月十五的1点至4点,届时,2月21日、22日(正月十四、十五)12时30分至16时30分,正阳路(电厂路口至新华大道路口)、恒星路(广电路口至周长路口)、丝绸路(电厂路口至陈桥路口)、东门路(电厂路口至陈桥路口)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