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时隔半年记者再访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杨家郑旺村。在一杨姓村民家,女主人告诉记者,她丈夫如今已不干农资销售了。
在镇驻地中心街面的一家农资商店里,店主见到记者,感慨地说:“我现在对市场的经营警惕性提高了,凡洽谈购销一批农资商品,都仔细查询相关产品质量目录,严格把好关。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半年前,这二人因销售伪劣农药,不但毁了乡亲们的近百亩水稻,自己也尝到了苦果。
2003年9月中旬,郑旺镇杨家郑旺村村北稻田里稻子刚花落抽穗,村民们为预防水稻茎穗瘟,从本村一处农资代销点买了一种名为三环唑的常用农药。打过药一周后,原本生长茁壮的稻穗开始干瘪。起初村民怀疑是水稻得了病,后来发现,凡是喷洒了这种农药的稻田都出现了相同的症状,而没有用这种药的地块安然无恙。村民们对农药产生了怀疑。村民杨继礼说:“我和邻居一样的水稻种,同时浇水施肥,只是打的农药不一样,我的稻子瘪了,邻居的水稻和往年一样好。”
10月9日,杨家郑旺村24户村民的联名投诉书交到了河东区消费者协会。记者闻讯,直奔杨家郑旺村采访。
村民郑玉云家9·6亩水稻全部受损。记者看到,农药袋正面写着“上海ⅹⅹⅹ农药有限公司”,反面写着生产厂家“浙江ⅹⅹⅹ化学有限公司”,并且有两个联系电话,记者试着拨了一下,一个没有人接听,另一个干脆是空号。
河东区消费者协会和郑旺镇政府当天就到受害稻田里现场查看,仔细统计稻田受害面积。10月10日,他们请来临沂市农业局5位种子、植保等方面的专家集体会诊,基本排除了稻瘟、种子等致害因素。但是否为农药所致,需要化验证实。10月11日,区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带着村民剩余的两包同类农药,乘车赶赴济南,到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化验,但由于缺少化验设备,未果。他们又会同临沂市消费者协会的人员,去北京农业部农药鉴定检验中心,化验结果为伪农药产品,并且药袋上标明的生产商、销售商无法查询。所有证据都证实了村民的猜测:水稻被假农药毁了。
河东区消费者协会和郑旺镇政府在水稻收割前,核定杨家郑旺村水稻受害面积98·56亩;依据农药检验结果,认定销售假农药者承担赔偿责任。经过3次调解,销售者最终同意以亩产300公斤、每公斤1·4元价格给予赔偿,赔偿额共计41395·2元。同年12月8日,杨家郑旺村24户村民拿到了赔偿金。随后,河东区公安分局介入此案,查明假农药是从临沂城一经销商处购进,而临沂的这种产品又来自河南。公安机关依法将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的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
□ 本报记者 宋继民 郝建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