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

心脏日间手术

海报新闻 · 2023-06-18 12:59 · 原创报道 记者: 陈洋洋 张一帆 编辑: 石慧

一场特殊的“心脏日间手术”:15分钟完成手术,不到5个小时出院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记者 张一帆 济南报道

  摇摇小手、翘翘小脚……手术后不到一小时,5岁的康康已经能在病床上玩了。

  康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6月8日,他成为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第一台日间手术的“幸运小孩”,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当日出院的先心病日间手术患者。日间手术也称当日手术,指的是手术前后不需要让患者留住过夜的实践模式。

  对于康康个人而言,这是一次“迅速”而圆满的手术,小康康的经历,也成为全国越来越多的日间手术人群的一个缩影。

医生正为患儿做先心病手术(唐克 摄)

  一台15分钟的手术

  6月8日,康康和妈妈醒得很早。这天,这位5岁的小宝宝将迎来一台特殊的手术。

  早晨8点,康康和妈妈来到医院大门口。母子俩互相击了一下掌,彼此加油打气,然后走进医院。

  康康患有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房产生左至右的分流。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外科主任乔彬告诉记者,这种病严重时可能致命。

康康走进介入手术室,护士团队送他玩具帮他舒缓心情(唐克 摄)

  8:12,康康走进介入手术室。

  麻醉、超声、器械、影像……十几位医护人员组成的手术团队已在此等候,病人一上手术台,大家立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8:15,手术正式开始。

  无影灯下,众人凝神屏息。

  主刀医生井西波主任先在康康的大腿根开了一个小口,把导管通过下腔静脉伸入右心房中,寻找房间隔缺损位置。在他的操作下,导管成功从缺损位置伸入左心房和右上肺静脉,然后,他将导丝打了一个弯,固定在肺静脉处。

  接下来,他用输送器把手术中最重要的工具——“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一步步送到心脏中。记者注意到,这是一个“闭如圆饼、张如葫芦”的小件,打开时状如小伞。

  医生用输送器把“小伞”送到左心房的房间隔处,然后将左右侧两把“小伞”先后打开,调整好位置,让两把“小伞”和洞彻底贴合后,再把“小伞”压扁,把洞堵上。

医护团队在手术中(唐克 摄)

手术影像资料(张一帆 摄)

  在手术室外的监控室里,各种生命检测仪器滴滴响着。乔彬如同一名乐队的指挥,指挥着整个团队密切配合,手术过程像一曲结构严谨的交响乐,各声部衔接严密,自然而流畅。

  时钟指向8:30,康康的手术顺利完成。这意味着,医生仅仅用时15分钟就完成了这台手术。

  记者注意到,整个手术过程中,康康是清醒的,但是他一直非常安静,没有哭也没有喊疼。手术后,小家伙笑着说,说这个手术很快,根本不疼。

  “如果把手术中一些准备工作和切口处理时间刨除在外的话,实际在台上的手术操作时间大约只有7分钟。”乔彬告诉记者。

  不到5小时出院

  “手术真的这么快就结束了?”手术室外,康康妈妈张勤一脸惊讶,在她看来,这手术速度简直跟“打一针”一样快。

  张勤激动地告诉记者,孩子出手术室时是清醒的,还笑着叫了一声“妈妈”,这让她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手术成功了!

  “手术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团队技术熟练和高效配合,这一切来自于团队长时间的磨合和平日里的严格要求。”乔彬介绍,手术团队的很多成员已在一起合作多年,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30年,大家在手术中早已形成很深的默契。

  12:30,做完一系列健康检查后,康康顺利出院了,他在医院一共只待了不到5个小时。

  “咱以为这心脏手术怎么着也得在医院住个十天半个月的,没想到十几分钟就做完了,太神奇了!”张勤说。

护士在记录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唐克 摄)

康康正在做出院前身体检查(唐克 摄)

中午12:30,家长带康康出院了(唐克 摄)

  “孩子吃饭玩耍都没问题了,身体很棒!”手术后第三天,康康妈妈带儿子回到了家乡泰安。她告诉记者,目前,康康的身体恢复很好,晚上带出去遛弯时,亲友和邻居都来围观,大家都感到很神奇,一个做了心脏“大手术”的小朋友,这么快就回家在外撒欢了。

  (为保护隐私,文中患者及家属为化名)

责编: 石慧 审核: 高娜
心脏日间手术系列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