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居”,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是这么说的:“由于社会生活规范的宽松,不仅使婚前性接触、婚外恋和离婚现象增加,而且使同居现象变得普遍,这些同居有的具有事实婚姻的性质;有的像是“系列的一夫一妻制”——不断地更换伴侣,但保证每段时间只有一个伴侣;还有一些则更像是“试婚”。
中国人的问候很是特别:从“吃了吗”、到“发了吗”、到“离了吗”直到今天的“换了吗”,这看似平常的几个字,其实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浮躁的确是浮躁了些,可进步也当真是进步了的。
爱情保鲜对于婚姻与同居而言,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感情与婚姻的关系
成年女性在考虑婚姻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享受着有爱的婚姻、没有爱宁可不嫁(这部分的比例很小);另一种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接受了无爱的婚姻。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民族对于感情没有平常心,偶有爱情故事流传,几乎千篇一律的悲剧,久而久之,我们就不太懂得如何去爱了,比如薛仁贵之爱王宝钏娶了她,然后将她好像一尾活鱼一样放进冰箱,18年来不闻不问,回来时,毫无愧疚之心,倒好像是刚刚去了街边散步回来。我觉得与其说王宝钏的爱,倒不如说说她的忍耐功夫和信念。
从恋爱到结婚,是一般人的正常选择,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重视家庭观念的父母,会要求儿女以婚姻的方式来过一种正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衡量许多方面的条件。所谓“门当户对”,尽管发生了些许的变异,但其内涵是万变不离其宗,这种背景的婚姻多数平淡,缺少激情,但好处是变数小,套用辜鸿铭的说法(离婚的不多,走私的不少;许多婚姻还在,爱情却已经死了),便是茶壶和茶碗都各司其职,亦各安天命。
婚姻中,爱情如何保鲜?
许多正派人家的“夫人”是不大考虑这种问题的,因为有名又有分,何必再瞎操心?
保鲜,最好的方法就是别放进冰箱,勤快点,总是去买新的,这是就食物而言的,至于感情,首先要认清形式──激情是短暂的浪漫,是额外的惊喜(有了不必太喜、没有不用太惊慌,连上帝也每年只过一次圣诞节,你又是谁),老百姓最终还是要过平淡的日子。
有两项心得与你共享:一是别嫁给你最爱的那个人,李敖先生说过:“你爱一个女人7天,她比天使还美好;你爱她7年试试,所有的恶形恶状全都出来了。”嫁给你最爱的那个,你们都会失去很多美好;二是千万别让他放心,说穿了,女人自己得成长,得让自己越来越有魅力,别停下来,让他永远看不明白你,永远都怕你离开他,那么爱情保鲜就是他的问题,而不再困扰你了。
感情与性的关系
在感情与性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有三种立场:一是感情与性共存;二是有情无性;三是有性无情。
在感情与性的关系方面,女性比男性似乎更看重感情,而且目前中国社会在这一问题上,对于男人和女人还是双重标准的,即一个男人才可以没有顾虑地与甚至是陌生的女性有性行为,同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女人身上,就很下贱。有趣的是,女性在这方面并没有要求与男性平等的意识,也就是说她们既不想降低自己的标准,同时也不苛求男人。
性是感情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感情就是一种极美妙的享受,否则就是最痛苦的体验。女性即使在婚姻的状态下也依旧会有很屈辱的感觉,认为你既然爱我,又何必冒犯我呢?罗素主张感情与性的和谐共存,而苏格拉底就公开谴责肉体之爱,柏拉图这样评价:“任何一种快乐都不如肉体的爱来得更巨大、更强烈,但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缺乏理性的了。”
我有一位好朋友这样说:男人总是很愚蠢,因为在你需要他肩膀的时候,他总是将嘴凑过来。关于这点,适用于婚姻与同居状态下的所有男人。
男人这东西呀
韩剧《爱情是什么》中有一句台词,很让我回味:“我老公说,因为是男人,知道男人都是些什么东西,所以,不想让女儿出嫁”。
男人是什么东西?抑或干脆就不是东西?这实在是见仁见智,在你选择婚姻或是同居的时候,必须先搞清楚这个问题。
婚姻当然是以爱为基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同居对于感情的要求似乎更高,这是先君子;后小人的做法是——一定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对对方不放心(主要指人品),最好分手,实在放不开也得结婚,这会增加女性的安全感,同时保障自己在感情受到伤害的时候,能够得到一些经济补偿(这种笨办法也许不能减少对你的伤害,但我保证从男人那儿拿钱,无异于剜他的肉,他也好受不了)。他的肉、你的心,嗯,还算公道。
无论是婚姻还是同居,女性都该善待自己,你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无论是婚姻还是同居,都有点像买保险,让买(结婚)的时候,服务态度那叫一个好;到理赔(离婚或分手),则面目狰狞,原形毕露。
无论是婚姻还是同居,都别一心想要改造他,要知道改造人原是上帝的工作,你敢和他老人家叫板?如果真想改变些什么,就拿自己开刀吧!
婚姻真是两个人的事吗?这不用我说。一个人就算能生孩子(比方说借助克隆技术),一个人也结不成婚,对吧。就算真的结成婚了,那个人不想和我过了,我还是得离。怎么想,婚姻怎么是两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