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料到对一场枯燥手术的 描写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兴趣。大约在春节电话拜年的时候,上海《新民周刊》的朋友问今年又写什么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只有1月1日发了一篇:一个弃婴做手术的稿子。当我简单说了说后,电话那边要我“发个伊妹儿过来”。节后一上班,就接到编辑沈嘉璐的电话,要我补上福世纪的近况,那稿子他们“要用”!后来知道,《福州晚报》、《成都商报》也把那稿子转了。直到前几天,还有几个采访对象因为那篇稿子和我“对上了号”,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专业却挺实在:“你真在现场看着切开心脏了吗?” 文章是有许许多多生动的细节组成的,那“生动”则是我术前8000字的采访笔记加5个小时的手术台前的“站桩”换来的。
用冷静的文字写爱心报道
2000年12月28日,一位叫福世纪的弃婴,被送上了手术台,为她免费进行心脏缝补手术的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106医院的心脏外科专家 。线索是齐鲁电视台提供的,他们已经敲定了当天的现场直播。特殊身份的孩子加在特定历史时段的救助无疑是个好题材, 因为这既是一场现代医学和死神的生命争夺战,更是世纪末的一次爱心救援。但是,苦恼接踵而来,姑且不说电视台已经先把手术“曝了一次光”,首先手术在周六,次日没有《生活日报》。要发,最快只能上2001年1月1日改版的第一天,新世纪的第一天是令人亢奋的,沿袭爱心报道老路,读者看不看不说,连我自己都感觉没劲。刚刚创办的新闻解析版如何定位?我决定把感情内敛,客观描述手术全过程,写篇纯正的解释性报道,用惊心动魄的文字敲击读者的心。
采访笔记写了8000字
当我说出要进手术室的想法后,106医院心外科的同志们都异口同声地反对,齐鲁台要进四台摄像机,“看电视不一样写嘛”?主刀医生乔彬更是一口回绝,因为“太专业了”,我“根本看不明白”。好在我比他更坚持,一再表示:“对我怎么消毒都成”、“进不了现场只有就放弃这个题材”。 他的让步让我断了退路。由于年底部门有酝酿改版等事宜,我必须一大早赶到西郊106医院驻地进行背景性资料的采访,中午再做“黑车”(那地方远到几乎没有出租车停留)回报社。解释性报道的采写靠“功夫在诗外”,把手术的每一个步骤、细节、术语甚至大到每个设备的性能小到缝线的粗细弄清楚耗去了我四个半天,当手术前夜整理采访笔记发现,足足做了8000字。我知道,自己的“术前备战”大体完美了。
现场目击5小时
当次日清晨提前一个半小时感到医院时,乔彬也匆匆赶来。我开始进入职业的状态,福世纪的睡眼惺忪、有条不紊的术前准备、护士长对手术车上的福世纪轻吻都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进入手术室的近3个小时里,我开始感受福世纪麻醉前“无助”的泪脸、看乔彬 拿起锋利的电刀,电刀沿正中切入,缓缓向下切入皮下组织,暗红的血沿刀口渗出、看凝血器的电流伸向出血口发出呲呲声,一缕灼伤肉体的青烟飘袅在无影灯的强光里。 看那把头部有些弯曲的开胸剪伸向鲜红的胸骨,用力、用力…… 一股体温的热气向上升腾, 跳动的心脏出现在眼前,怦、怦、怦…… 我感受那停跳了近40分钟的心脏又重新跳动起来的欢愉,一下、两下,平稳有力,清晰可闻,甚至捕捉到乔彬医生的蓝色口罩上出现的笑纹 。 这一切都不需要记录,记录的只是时间。
情注背景 精心谋篇
为了让大家都能通过文字找到强烈的现场目击感,我决定把一切“记者看到”等等字眼从文章里“干掉”。苛刻地限定自己把篇幅压缩到最短。因为, 四张手术主要过程的照片和福世纪术前术后的两张照片必须“挤上”版面。 当天晚上,2980字的文章几乎是一气呵成。我知道, 这是自己这样一个“非主流”记者能在世纪末目击到的最后一次感动了,文章借鉴了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凯利太太的妖怪》的结构,为了让文字能像手术刀一样准确又不失生动,采用了两条主线,一明一暗。明线是贯穿全文结构的时间,暗线先是麻醉呼吸机上黑色短粗气囊发出的微微鼾声。甚至随着手术进程的变化,不断调整“每分钟28次”的重复次数,当心脏复跳后,用顿号、省略号的删节表现心脏“怦、怦……怦…”的节奏感。文章开头借鉴了蒙太奇手法,以相同时间福世纪、乔彬、手术室的准备切入。 关于福世纪被发现和救助的过程、院方、手术者一直进行的军地共建扶危济弱等事件则揉进感情作为几个背景穿插到了合适的段落。为了力求准确,在发稿前几个小时,又请主刀大夫进行了逐句审核。 解释性报道应该是由许许多多准确的细节组成的对客观事实的叙述组成的。所谓“第一是事实、第二是事实、第三还是事实”,“第一是叙述、第二是叙述、第三还是叙述”,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有感而发。因为文章开头营造的气氛需要以情呼应。因此,在写下“来到休息室里,乔彬摘掉口罩,擦了擦脸上的汗珠,拿起一只烟狠狠抽了一口:‘如果一切顺利,再过几天福世纪就可以出门晒太阳了。’”后,我用自己最深切的感受为文章收了尾: “那是二十一世纪的阳光。这阳光将打在这个弃儿的脸上,温暖着她,一生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