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德泉及其新作《天地良心》
王振华
因为见义勇为,我的右臂被打成粉碎性骨折住进了医院。德泉把带着他体温的《天地良心》送到了我的病床前。揽书入怀,闻着淡淡的墨香,我感受到了一位大哥的心跳,听到了血液在他的血管里激情奔涌的声音。 那一瞬间,我,两行热泪顺颊急速滑落。似乎受了洗礼,流泪的瞬间我的身心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圣洁和干净。这是我住院期间收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之于我身心伤口的愈合,它胜过打两个月的加替沙星。 我和德泉在同一天成为记者,我知道他曾是多么的刻苦。他热爱新闻近乎热爱自己的生命。俯仰天地,德泉说他惟可告慰远在天国父亲的是,他没有用新闻博取除正常稿酬之外的任何私利。这是一个真正记者的内心独白和宣言,可照肝胆! 作为新闻同行,我知道想做一名好记者是多么的累,这种累不缘自新闻本身,而是缘自记者和新闻真实之间的那种参不透弄不明的东西。即便如此,为了真实,德泉曾不惜撒谎以接近雇凶杀害同僚的真相;为了真实,他曾三下一个村庄调查“村币事件”和背后隐藏的农民负担问题;为了真实,他顶着压力采访出了“企业替21具死魂灵养老"(后此稿被扼杀)...... 艰苦付出了那么多之后,在《天地良心》的45万字里,德泉竟只字未提到过累。 德泉是那种不会在人前流泪的人,受了委屈背着人红过眼圈后,他仍会自我解嘲地说“新闻无论是发表还是被锁在抽屉里,都是在记录历史”。 多么的无奈和执着啊!对话语权被剥夺的无奈,对新闻事业的执着! 德泉负载着沉沉的社会责任蹒跚前行,他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守望者。喻国明在为《天地良心》作序时写道:新闻人不是信息处理的机器,不是有着冷酷内脏的观察和记录装置。我们必须不断地从痛苦中分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痛苦,我们的良心,我们的不幸乃至我们的生命。末了,喻国明用“很受震撼”四个字诠释了《天地良心》的分量。 《天地良心》无论是对于新闻同行还是普通读者,它都是一盏被拨亮的灯,灯油是一位青年浸透着人文情怀的热血。除却喧嚣,规避世俗,心灵归巢,捧读《天地良心》,会让人突然感到干净:它让善良者更加善良,让崇高者更加崇高;让希望更加鼓胀,让人更期待天亮!(王振华:山东青年报新闻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