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干什么的?——对当前新闻社会功能的思考
先从一组新闻的策划与实践以及由此引起的业务争鸣谈起。 今年“六一”前夕,生活日报推出系列报道《走近社区单亲特困女童》,该系列报道缘起于省城槐荫区妇联对辖区四个办事处的单亲妈妈进行的摸底调查,在总数132个单亲家庭中,特困户占到了一半多。笔者在一次与该区宣传部负责人的交谈中了解到这一信息后,请社区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之后编辑部开始在一版显著位置推出:那个从8岁起就开始照顾失明的姥姥、弱视妈妈的12岁女孩婷婷;那个下课了,推起三轮帮妈妈卖馒头的小文文……许许多多单亲特困女童在苦难中自强不息的原生态就这样一下子呈现在公众面前。从文章见报后第一天起,先后采用了追踪报道与系列报道齐头并进;摄影、言论与来函照登相呼应;发起救助基金与“手拉手”援助相结合的立体报道方式;历时半个多月,不但先后使近60名单亲特困女童得到了社会救助,而且对如何从救助模式上解决这一因社会转型而集中在社区的新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探析。 但是,就在这一新闻策划与实践的行进过程中,有同行在BBS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硬性的炒作只能解决个别孩子的问题,无助于大问题的解决。应该挖点深层次的问题:她们的贫困为什么没有人重视?非要媒体出面给她们弄几百元的爱心捐款吗?一贯标榜工作出色的部门都干什么去了?……” 为此,我们也在BBS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坐而论道”的深度是苍白的深度,媒体的责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反思上,做温和的改良派、社会发展的介入者永远比跳出三界外,摆出一副"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姿态要有现实意义的多。 这一读者热情参与、政府部门满意、被救助儿童受益的新闻操作引发的业务争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新闻到底是干什么的? 笔者认为,这一分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及社会功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提到什么是新闻?几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熟练地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精练的定义多少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但是如果仅仅死读定义并且以为报道事实就是新闻的全部则未免“一叶障目”了,其实,陆定一先生这种“权威”说法在1981年就遇到了新闻学教授甘惜分的挑战,他在《新闻理论基础》中认为:新闻不仅仅是事实的报道,同时还包括出版者对事实的意见;新闻也不会聚焦于全体事物,只会聚焦于吸引大多数人的那些重要事件。此外,新闻还有政治目的,它是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因此,他将新闻重新定义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一种特殊手段。笔者认为,甘惜分的定义拓宽了“什么是新闻”的概念,并且指出了新闻的两大社会功能,既指出了新闻是干什么的?它的社会功能所在:一是传递信息,二是影响社会。其实,关于新闻的干什么的,近代报业的开拓者之一梁启超就曾指出了新闻具有造舆论、开民智、兴民权、合民力、陶民德的社会功能。 事实上,目前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一些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从业人员存在的一个误区正在于:对传递信息的认识大多比较充分,但对于新闻应该尽可能大的影响社会的认识则相对粗糙,对舆论影响社会的手段实践不够、方法不多。致使大量新闻价值不大的肤浅的社会新闻充斥版面。
什么是新闻的价值?——对舆论传播目的的认识
新闻纸作为反映舆论客体(现实社会某一客观存在的事实)的中介,其终极目的是要实现舆论客体与舆论主体(公众)的强烈互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报纸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每天干预运动,并从运动的中心直接发言,日复一日地最充分地反映历史,在人民和人民的日报之间发生连续的、剧烈的相互作用。” 这就涉及到新闻应该如何引导舆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要明晰什么是新闻的价值。提到新闻的价值,新闻界特别是都市生活类报纸有一种误区认为,新闻有没有价值在于看是不是新的事实、有没有新的信息、公众感不感兴趣。这实际上是把新闻的价值等同于新闻价值而忽略了新闻的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宣传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人们的新闻需要,满足对未知的新闻信息的获知的需要。宣传价值是某事物所具有的能够阐释、证明、宣传某种观点、主张的功能。 回到《走近社区单亲特困女童》的策划分析过程。我们认为:“六一”前夕是社会对孩子关注度最高的时期,而这些特殊家庭里孩子各自的故事和她们渴望关爱的诉求在这一特殊的时段无疑是具有更多新闻价值的,但是,这一新闻的宣传价值如何定位,也就是这组报道最终要形成什么样舆论?达到什么目的?舆论必须具有宣传价值,因为舆论的最终目的不能只报道某一新闻事实,而是借报道新闻事实宣传某种观念。事实是第一性的,舆论是第二性的,新闻媒体引导舆论,最基本的手段是反映事实,最终的目的则是引导舆论,通过引导舆论引导人的思想,从而有效地对社会实施控制。 我们的初步设想是首先要从容地报道足够多的单亲特困女童的个例,运用“量的积累”促成“质变”:即升华这组新闻的宣传价值,适时与区妇联成立救助基金,视新闻的进展引导更广泛的读者参与到“手拉手”活动中来,这样即先解决了一部分特困女童的实际困难,又能够通过基金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救助模式惠及更多孩子,最终把宣传价值递进到共同求解这一因社会转型期职工下岗、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而形成并集中体现在社区的“新难点”上。 新闻为什么可以介入?——对介入性报道定义的分析
要回答新闻为什么可以介入,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介入性报道。 在林林总总的新闻教科书上,几乎找不到介入性报道的定义,只是在《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上出现过对干预式报道的简单介绍。 “什么是干预式报道?是记者和通讯员直接干预、直接介入某一事件所作的报道。” 笔者认为,这是最简洁地接近于介入性报道特点的定义。但是,任何新闻形式都是干预生活的。何为干预?干预就是过问(别人的事情),而介入则是插进两者之间干预其事。 在大量的新闻实践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介入并不仅仅局限于过问这一手段。从新闻学的角度分析,过问其实是指到达现场、展开采访的过程,因此,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干预的定义看,过问仅仅属于采访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步骤。 事实上,介入性报道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实践中一直探索的一个课题,从《慈母欲献肾救女》追踪引发成立的济南市尿毒症患者救助基金到《血癌歌手为爱而歌》系列追踪引发的两岸三地艺人“为了贫困的大学生”的特别歌会,再到《走近社区单亲特困女童》策划与实施,都是旨在通过记者的积极、介入性的实践,强化原有的新闻主体,并拓展、衍生出新的子体。在这里,记者并不是新闻的制造者,只是通过实践、介入,使原新闻主体更丰满、充实,直至产生了新的飞跃。 因此,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笔者更倾向于把介入性报道定义为:介入性报道是指新闻工作者直接插入某一事件所做的报道。采访者在完成报道事实的同时,通过积极的参与推进了若干新闻事实的凸现和发展,这种先前报道和报道后的连续反映所构成的新闻事实间的中介作用,使原报道的新闻主体产生延绵的新的事实,直至新闻的社会功能达到最优化传播。 采取介入性报道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受众向新闻媒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预见性,新闻工作的预见性问题,实际上就是新闻舆论引导的先导性。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有着鲜明的导向性,凡是记者介入的新闻事件,一般都关乎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和对丑恶事件的揭露和鞭挞。正如毛泽东同志认为的那样,无产阶级报纸应有战斗性,“要尖锐、泼辣、鲜明”,毫不吞吞吐吐。因此,无产阶级的报刊应首先具备硬的品质,这样才能动员民众,鼓励士气。而采用介入性报道,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宣传工作的要求。 采取介入性报道有助于塑造传媒独特的个性风格:社会期望是传媒角色扮演的依据。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传媒是读者喜欢的必要条件。个性与风格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它必需依赖于实践。一方面,对传媒个性风格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这就是常说的“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检验对传媒个性风格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 比如生活日报,自创刊以来就一次次尝试着运用介入性报道进行新闻和活动的探索,从1999年的“母女换肾系列追踪”到“大学生为生命义演”;从2001年的“爱心百分百”到今年的“过年一家亲”、“走近社区单亲特困女童”,已经牢牢奠定了这张报纸真情新闻的品牌优势。
介入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对引导艺术和舆论调控手段的探索
现代管理追求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把管理看成一个系统 ,以实现最优的管理效果。笔者认为,这也是介入性报道可资借鉴的一种方法论。 社会上的舆论是无序的,每个人都会对某些公共事务有自己的看法,这种舆论每日都在用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比如妇联关于单亲特困女童家庭的调查来自社区分散的舆论就是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进行的,正是因为新闻的介入才把这种传播引发为大众传播的。 那么,一组成功的介入性报道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呢? 首先,谈一谈介入性报道的引导艺术。 介入性报道的引导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从切入的技巧上看,引导重于强迫,观点寓事实中,而不是直接说。比如我们在操作救助社区单亲女童这组系列报道的时候,就是采取了先从选择的三个个例依次入手的。 从行文的倾向性看,用舆论指导、影响众人,除了要求舆论客观外,也要求具有感情,否则就难在打动人心、感染人的效果上打折扣。参与走进单亲女童系列报道的记者文笔细腻、带着感情采写,运用一个个鲜活的细节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 方法和时机的配合,时机从效果出发。在发稿的时机上,选择最能使受众关注的那一刻出手。比如走进单亲女童系列报道的开篇选择在5月27日,一个临近六一的时机出手的。 既然介入性报道的推出是个系统工程,那么为了保证介入的切实有效,就应该整合一切资源进行实施。这就涉及到舆论调控手段的探索。 规模经营:介入性报道必须有规模经营的意识才能做大做强。比如单亲女童系列报道在实践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规模效应,在版面处理上体现强势,强力刺激读者视觉,吸引读者阅读,争取舆论,形成了规模经营。据统计,从5月27日生活日报在一版发表《12岁的她,嫩肩撑起残缺的家》后,连续在一版、二版予以重处理,共发稿17篇,财富济南版面分两次共推出5个整版的报道。 时间规模:时间规模是时机与时效的统一。一项介入性报道短则几天,长则数个月,一追到底,绝不应该半途而废。自5月27日至6月14日最后27名特困女童与读者集体结对子的消息在二版见报,整个救助社区单亲特困女童活动历时半个多月。 意义规模:每一项介入性报道都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都是老百姓特别关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新闻。判断一个新闻是不是重要新闻,要看一个介入者的眼光审视,也就是说介入者的发现力,如果仅仅一事一报,把眼界定位在讲述一个或者几个悲情故事上,那么就没有介入的必要,社区有那么多单亲特困女童家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样的问题绝不仅仅出现在几个社区里,因为社会转型期里的职工下岗问题、家庭婚姻状况的不安定等等因素交织,单位救助模式的使衡、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备等等,把日积月累的这些沉重负担压向了区级的各个社区。如何形成一种针对社区单亲特困家庭的救助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提炼出这一核心问题,则整组新闻就具有了普遍意义和宣传价值。 参与规模:将新闻事件反映出来的是是非非,交给读者评说。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意见都报道出来,才能调动广大读者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我们操作整个救助单亲特困女童活动的过程中,既发表单亲特困女童的来信,也发表救助者结对子的心声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如发起成立单亲特困女童救助基金,直到把52名单亲特困女童的资料与生活日报爱心援助读者报名表共同刊登出来,就是旨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救助行列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注重参与规模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注重于对参与信息的梳理把关和参与者动机正误的甄别,注意不要陷入拿着采访对象给报纸贴金或者要达到一些利益集团的目的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舆论调控,从而保障介入性报道的舆论导向。 比如我们在追踪报道推出的当天,就发表了《让我们共同求解》的言论阐释我们为什么关注这一新闻,并引导读者就如何形成一种针对社区单亲特困家庭的救助模式共同求解。而随着报道的深入,有的旅游景点希望接这些孩子去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时,我们认为这样的献爱心是在做秀而拒绝了他们。因为这样的参与动机完全不是从孩子本身成长的角度出发的,还有一点,这次活动我们报有的年轻记者也接了对子,虽然我们为自己报社有这样有责任感的记者而高兴,但在报道中只字未提,因为我们觉得没有必要把一个记者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事情进行所谓的"宣传",读者才是真正的主角。当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读者要求结对子的对象均为“品学兼优”、很多人特别强调要“学习最好的孩子”、三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受冷落的时候,记者通过深入探访没有结对子的“落单”女童讲述了她们各自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同时配发言论《她们更需要关怀》,在充分肯定广大读者“不以善小而不为,愿意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她,都是想帮今天的幼苗成长,让她日后成为有用的栋梁。学习好的特困女童‘热得烫手’体现着的,正是读者这种美好的希望和寄托。”的同时,娓娓谈起“也曾有许多外地的、本地的热心读者委托记者给他们‘结一个对子’,他们大都愿意定期给手拉手的对象提供不菲的助学金而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更多。这让我们很为难,因为我们始终觉得,这3名‘落单’的特困女童‘学习差’是因为特殊的家境困难造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除了需要一定的物质帮助外,更需要一种精神层面的关怀,她们更渴求的是:一道习题的解答、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点微小进步后的鼓励、一次迷惑中的谆谆嘱托。”最后通过“现在,我们把这道难题提出来,希望听到来自读者的真知灼见,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手拉手‘的真谛:成人和成材同样重要,不能让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掉队,毕竟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是五彩的,都充满了阳光。”的诉求,及时对参与者的这种认识误区进行了巧妙的引导,并使三名“落单”女童一时成为接对者“炙手可热”的焦点,最终不但促成了全部见报儿童的成功接对,也给很多没有登报的特困儿童找到了“手拉手”伙伴,并启动起单亲特困女童救助基金,以便让这一基金形成妇联长期的救助模式之一,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