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闻研究所 于岸青 嘉宾:大众日报文体采编中心副主任 逄春阶 齐鲁晚报新闻周刊主任 胡近东 生活日报 特别报道部主任朱德泉 经济导报·新经济周刊 庞道峰 时间:2001年7月12日 地点:新闻大厦
借著名报人范敬宜的话来说,惟有特色是永恒。这不仅是说的报纸,也是说的记者。 大众日报成立报业集团的目标是争创全国一流媒体,那么培养和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党的机关报,不仅应强调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且应注重记者个性化的培养,并着手建立和完善个性化记者的培养机制。 就这一话题,我们邀请了大报、晚报、生活日报和经济导报的同志进行座谈。
培养个性化记者是提高传媒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朱德泉:为什么提倡记者的个性化写作?提倡记者的个性化写作,培养有个性的记者是现代传媒角色个性风格的需要。新闻媒体是一种与社会有着广泛互动的,具有个性风格的社会角色,而角色是社会对不同媒体职能的划分,它代表着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媒体生存空间的重要依托。媒角色决定传媒个性风格,而记者个性的张扬正是传媒个性风格的基石。 提倡记者个性化写作是传媒市场化定位的需要,也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凸显传媒个性风格的重要保障。没有特色的报纸走市场,将是死路一条。 现在都说媒体已从名编名记时代进入了的资本时代,但要注意的是一张报纸根本的竞争力在于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个性化的编辑记者,没有名记名编时代,所谓资本时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传媒发达的地方,名记会更受重视。如果有个性风格的记者越多,你这张新闻纸的风格就越突出,你也就越有公信力,你获得的读者也就越多,因此在当前培养个性化记者的任务是十分紧迫的。 庞道峰:现在当记者很幸运,因为报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经营的时期。从某一方面说,个性化就是品牌化,一张主流报纸如果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它的社会影响似乎也平淡了许多。例如,邹韬奋、范长江、穆青、魏巍、艾丰等记者在全国新闻界都享有盛誉,由于他们富有个性色彩的写作,为其所在媒体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现象或者可以叫做“名记效应”。 胡近东:我在一本书里读到,一进《纽约时报》,就能看到迎面的墙上挂着该报各个时期大牌记者的照片。所谓大牌必是有个性的记者,反过来讲,进行个性化写作是朝名记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家都知道,媒体要想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就要抢到独家性新闻。从某一角度来说,你要有独占性,就必须拥有个性化的记者,你的独占性新闻,就要通过个性化记者来获得。就说“曹县一中”事件,为什么举报信没有投到《大众日报》、没有投到《齐鲁晚报》来,就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这样的记者进行这样的报道,没有这样的风格,人家不信任你!而《中国青年报》正是拥有一批这样风格的记者,从而形成了该报在进行这方面报道的名气,你越有名气,你就越能拿到别人拿不到的线索,你就越有独占性,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提高你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个性化记者应有的素质 逄春阶:什么是个性化?大家都到一百米的时候,你比别人稍微凸前一点,你就是个性化。所谓个性化记者,我理解,应该如王蒙所说:“习惯于做独胆英雄,习惯于单调独鸣,与众不同,与俗鲜谐,自成一格,放在哪儿都显出个人的光芒来。”这光芒就是“独特的个性”。 个性化的语言是个性化记者的武器,它就像旗帜一样鲜明地树立起个性化的标志。 激情催生个性。记者的激情是一种强烈的奔腾的情感,它来自记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对未来的信心。范敬宜说过:“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 个性化记者往往善于运用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融合体。正如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说的,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创新是起上坡,尽管走起来很困难,但必须走。按照艾丰的解释,创新有一定的“质”上的不同,或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综合;或者对原来的东西有了新的质上的突破:或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样式。创新思维,既包括写作方法和技巧,也包括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有时实际上是两者的综合体。 个性化记者最强调“我”的感受。著名记者白夜很强调用第一人称写新闻报道。他说:“人物通讯、访问记、特写,甚至消息报道,要不要写自己?……就说《西行漫记》吧,如果没有斯诺出现,那会是一种什么场面呢?肯定不如现在生动。……就我们的新闻作品来说,许多记者也是把自己写进去的。这样就给人以现实感,亲切感受,好象记者领着读者去观察、去体验、去思索,就会产生艺术魅力。我总结了一条经验:精辟文章,要把自己写进去,把人家写出来。这‘一进一出’作品就活了,就有了立体感。” 于岸青:个性化记者应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在多家媒体对同一报道对象进行采访报道时,方能显示出个性化记者其敏锐的思维,采访的功力及风格独特的写作。 朱德泉:风格即是人。个性化记者的个性表现在观察社会、分析事物、提炼主题、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诸方面。
机制保障催生个性化记者 胡近东:培养个性化记者,培养名编名记,有这个理念是很早的事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现在有几人?这个理念出来后,理念是什么不重要了而如何做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关键是技术问题,在现行体制下能不能培养出名记?应该说是可以的,例如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就培养出了不少个性化的记者。凤凰卫视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但我们都知道吴晓莉、窦文涛,而报纸培养的个性化记者就比较少。齐鲁晚报现在有不少很知名的记者,但这不是刻意培养的结果,如果有这样的机制去促进他,可能他会更知名,更有个性,更有影响力,更加品牌化。 我们新闻周刊现在就明确地提出让记者站在前台,编辑部是前线记者的智囊团,为记者的个性风格尽快形成打造舞台。我们每次开编前会,每个人都给他提出一个好的建议,让集体的智慧凝聚在一个人身上。编辑部对其写作风格不作任何要求,并有意识地引导记者进行个性化写作,并且让记者个人的照片上版面。我们的记者高祥来到晚报才三个星期,已经有了小小的名气。 齐鲁晚报其实有一些自觉不自觉的措施,例如济南新闻版最近推出“张刚在你身边”的栏目,正是塑造个性化记者的举动,还有晚报为了保护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如果记者采写的作品是由于外部原因不得见报,照样计算任务等,但还不够系统化。 庞道峰:新闻工作本身要求极具独创性。因而机制就要从尊重人出发,创建尊重个性、保护风格和鼓励创新的机制,为个性、风格和创新创造条件,在竞争中实现个性魅力、风格取胜、创新制胜。 对具有个性化品质的记者,要舍得包装。湖南电视台对其栏目主持人舒高,每天播出的片头拿出10秒的时间为她做形象广告。我们也要舍得版面为编辑记者做强力推介。这一点《经济导报·新经济周刊》已开始做初步的探索,例如我们主编会对要采访的老板强力充满自豪地推荐自己的记者,不遗余力;每个版都有责任编辑的漫画形象,与读者进行类似电视的面对面传播等。现在这种人际化传播在南方一些报纸很盛行。 培养个性化记者对编辑部主任来说责无旁贷。我们那儿的原来有个记者采访了专家之后,就把专家的话一一罗列,然后分别加上标题,比较呆板;编辑部找他谈,帮他调整思路,鼓励他与专家进行思想交流,后来他的访谈成了个专栏——“学者茶座”,“”并朝着品牌化经营的方向发展,现在这个栏目已经是《经济导报》比较有思想深度的栏目。 朱德泉:首先要分析记者的特性,比如我们有的记者特别能吃苦,而且对他命题作文,总是能想方设法完成,于是编辑部认为这个记者比较适合进行暗访,编辑部就有意识地派他去做,现在在暗访这方面这个记者已初步地形成了风格,起码在报社里在这方面算个有个性的记者。 记者的岗位要相对固定。新闻记者个性的形成是以大量的新闻实践为基础的。个性风格的形成需要有个相对稳定的载体。所从事报道领域的相对稳定,可以使得记者较为深入、从容地去掌握所报道领域的专门知识,去积累更为丰富的经验。如《经济日报》的艾丰,已经成为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再如《北京青年报》的张杰英,不仅创建了该报名牌栏目,而且已成为做这类访谈文章在全国知名的记者。 于岸青:现在表现突出的记者的前途就是提拔,而“写而优则仕”不应是个性化记者的惟一前途。 集团领导及业务人员要克服、扭转重“官”轻“名”的思想观念。编辑记者不要只在“主任”的位置上竞争,更要在业务上,在成为“名记者”、“名编辑”上竞争。要设高年薪的首席记者,不是享受某某级别待遇的首级记者。鼓励记者不放弃手中的笔,报社要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条件。 要加强培训。记得中国青年报上曾报过,大标题就是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这是单位送给从业人员的最好的礼物,其价值高于金钱,因为员工得到重视和认可,并可通过培训获得更好的福利。报社的性质决定了记者编辑要不断地接触新的事物和思想,所以媒体必须是学习型组织,而不是压力型组织。 培训不仅可以提高记者编辑的能力,而且可以树立共同的观点,使大家形成合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个性化记者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这不是单纯的投入,而是有比较高的回报率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培训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增强竞争力必走的一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