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美媒档案话当年:尼克松访华不亚于登月之旅

2012-02-21 14:47:00     作者: 孔令君 林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尼克松访华;纽约时报;登月之旅;档案;美帝;1970年;华盛顿邮报
[提要] 据23日《纽约时报》报道,当美国记者去北京的报亭“蹲点”时,发现报道尼克松访华的 《人民日报》“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据2月22日的《纽约时报》报道,尼克松与周恩来出席欢迎晚宴时神采奕奕,虽然他们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天亮,和助手们商定公报的内容。

  美媒档案话当年:

  尼克松访华之行不亚于登月之旅

  时隔40年,2012年2月12日 《华盛顿邮报》回顾“尼克松访华”:“本月是一次意外事件40周年的日子,这次事件甚至催生了一个已经进入我们政治词典的短语‘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8日离开中国前,尼克松在欢送他的宴会上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体现了一点尼克松的虚荣心,但他说的确实没错。”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包括《华盛顿邮报》记者在内的随行美国记者们是如何报道尼克松访华期间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如何阐述其意义,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又是如何描述初见的中国?

  访华前夕报道:《纽约时报》上毛笔字“尼克松在中国”

  40年前的2月21日,尼克松抵达北京。抵京前一天,《纽约时报》刊载随行记者麦克斯·弗兰克尔的报道:《历史性之旅:一位不可思议的客人》。报道的首句是:“尚在飞行途中的总统一行,兴致比飞行高度还要高。”

  麦克斯所指的“总统一行”,应也包括他本人。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简称NBC)的随行记者芭芭拉·沃尔特斯在回忆录中所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NBC竟然选中我去,简直是个奇迹。因为各大电视台都派出了最资深的明星记者。平面媒体记者的名单也很吓人,个个如雷贯耳。”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里,尚未包括麦克斯。正是凭借尼克松访华系列报道,麦克斯才真正成名他获得了次年的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

  这确实是大事件,美国媒体早在尼克松出发之前,就已连篇累牍:《纽约时报》在1972年2月20日报道了 “尼克松致斯诺的信在日内瓦公布”,同时以“登月之旅”为题报道“中国之行”;《华盛顿邮报》在2月19日刊发大篇文章,评论 “中国加入世界”、“尼克松希望与中国建立持续联系”等意义……

  值得留意的是,2月20日的 《纽约时报》,将正楷简体毛笔字“尼克松在中国”6个汉字,作为新闻图片。

  飞机经停上海抵达北京:欢迎仪式“彬彬有礼”却“有节制”

  1972年2月21日早上9点半左右,尼克松一行到达上海虹桥机场,主要目的是“接一位导航员,之后再飞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据《纽约时报》报道:“他(尼克松)和中国官员们一同用了茶点,并在虹桥机场吃了个橘子,待了1个小时。”

  载着美国记者们的飞机也在上海经停,记者们在机场饭店与上海的一群编辑吃饭,这些编辑回避了美国记者的尖锐问题,热情招呼:“多吃点鸭子吧。”

  “彬彬有礼”却“有节制”,是北京欢迎仪式的主基调

  在北京下飞机时,尼克松夫人穿了靓丽的红外套,“颜色就像机场四周的巨型标语牌那样鲜红。”迎接他们的,是一个“500人的仪仗队和欢迎队伍”。《华盛顿邮报》报道显得有些“嫉妒”:“这和去年十月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到达北京形成鲜明对比,那次有30万人参与欢迎。”

  在日后的报道中,《华盛顿邮报》还提到,“据说尼克松从机场往北京的路上,没看到迎接的人群,有些失望。”

  或许,这种“有节制”的欢迎仪式,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是正常的。尼克松访华的几天前,1972年的2月17日,新华社在报道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尼克松提出的对外政策报告表明:美帝坚持推行全球性侵略政策和强权政治。”“美帝”,是那个年代报纸的常用词。

  不过,据23日《纽约时报》报道,当美国记者去北京的报亭“蹲点”时,发现报道尼克松访华的 《人民日报》“2小时内被抢购一空”。而23日《华盛顿邮报》更是直接将22日《人民日报》整张头版作为照片,搬上了自己的头版,报道的题目为“中国媒体突出报道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走向中国乐队致谢:帮周恩来脱下大衣“好客有了回报”

  1972年2月21日晚,为欢迎尼克松一行举行晚宴。随行美国媒体都注意到了,“尼克松与尼克松夫人笨拙地用筷子,享用了非常丰盛的晚餐,有鱼翅、椰奶炖鸡,以及新疆哈密瓜。”颇有意思的是,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尼克松用过的筷子,很快就被多伦多环球邮报的驻华记者约翰·伯纳斯“顺手牵羊”。

  据2月22日的《纽约时报》报道,尼克松与周恩来出席欢迎晚宴时神采奕奕,虽然他们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天亮,和助手们商定公报的内容。在报道中,晚宴非常愉快:“尼克松为中美孩子的未来举杯祝福,而周恩来说非常乐意再举杯祝福3次。”

  《华盛顿邮报》对晚宴的描述更加仔细:一位参加晚宴的美国某州官员,在“酒酣耳热”之后,听一位中国将军讲述了“抗美援朝”的故事;一位白宫工作人员,读过不少中国高级领导人的“档案”,这一晚,得以在餐桌上直接与“研究对象”聊天。

  此外,《华盛顿邮报》报道:晚宴最后,尼克松总统还做了一件 “不寻常的事”:他穿过宴会厅,走向演奏的中国乐队,致谢并大加赞赏晚宴上,乐队除了演奏中国乐曲,还特地奏了一首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这首歌显然经过了精心挑选:它是尼克松的心爱之曲,并在其总统就职仪式上演奏过。

  热情好客,尽显于细节;而予之回馈,也于微小之中彰显。

  比如,2月24日《纽约时报》采用了一张特别的照片尼克松满脸笑意地帮周恩来脱下大衣。该图片标题为“好客有了回报”。

  以长城为喻:任何城墙“都不能隔开世界上的人们”

  在尼克松访华的行程中,中美两国相互尊重的友好事例比比皆是。

  1972年2月25日《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为 “尼克松访华之行保持好心情”,文中指出:“尼克松对此行不吝赞美,赞美中国的芭蕾表演,赞美食物,赞美文明,赞美其发展潜力。”

  2月24日,尼克松在游览长城时,对美国随行记者说:“不管是实体的城墙,或是意识形态上的城墙,都不能隔开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当我们看长城这座城墙时,最重要地是要明白,我们有一个开放的世界。”

  在25日晚尼克松的告别答谢宴会上,他再次以长城为喻:“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我们在这里聚会,并不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

  拆除“城墙”的过程已经开始,但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24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了麦克斯的记者手记《崎岖之路》,列举了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以及意识形态的障碍等等。

  两国在讨论公报时几乎字斟句酌。据27日《纽约时报》发自上海的报道:直到26日凌晨5点,尼克松与周恩来还在会谈,而4小时之后,两人又碰面,一同飞往杭州。尼克松在杭州与美国记者拍照时透露,商定联合公报非常难,“改了又改”。

  最后诞生的版本是:中方阐述自己的观点,美方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阐述双方共同利益。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