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深圳的脚步》第26期|马树华:捐出过万张深圳老照片,他的镜头里藏着特区四十年……

2020

/ 12/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记者:张玉升 窦永浩 见习记者:赵子周 剪辑:张玉升 赵子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玉升 深圳报道

  马树华 简介

  1958年出生,云南大理人。1978年参军,1983年随部队南下深圳,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随部队集体转业到深圳的基建工程兵的一员,他不仅是深圳特区发展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这座城市腾飞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近四十年来,他用相机拍摄了数万张记录深圳发展变化的精彩照片。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深圳辉煌历程——马树华纪实摄影集》、《大美深圳》等。

  进入2020年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趋缓,马树华格外忙碌,一方面,他的关于深圳特区四十年新老对比的摄影展开始陆续展出,另一方面,他频繁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畅谈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深圳特区走过四十年,从当年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今天国际知名的大都市,沧海桑田,变幻万千,最直观的感受从哪里来?马树华,就是这个拉直问号的人,凡是观看过他拍摄的新老照片对比的人,无不惊叹并感慨,三四十年前,深圳原来是那个样子……

  马树华,从一名普通的基建工程兵,到一位记录深圳变迁的摄影师,用相机为深圳特区留住了四十年的光影,未来,他还会继续拍下去……

  1、拍了四十年:记录下特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第一次见到马树华的深圳新老照片,是在越众产业园里的“越读学园”,当时我在那里访谈罗亚君(详见“深圳的脚步”第19期),旁边摆放着十几组放大的新老对比照片,全是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角度拍摄的,引起了我的兴趣,一问,出自马树华之手,于是当场敲定要采访他,请罗帮忙联系。

  “请问您是在什么机缘下拍下那么多的深圳老照片?”

  见到马树华,我向他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马树华给我的回答,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原来,当年拍下那些老照片,并不是他有意为之,很多时候,就是偶然的随手之作,“我是到特区二十周年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些老照片的价值的……”

  马树华来到深圳,是在1983年1月,当时他随部队从天津南下深圳,是基建工程部队的一名军人,来到深圳大半年后,部队于当年9月15日集体转业,转业前夕,1983年“八一”建军节,马树华走出军营,留下一张单人身着军装的照片,这张照片是他来到深圳以后拍下的第一张军人照,也是脱下军装之前的最后一张。

  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解放路口、工人文化宫广场,照片的背景,远处有几棵树……

  三十七年过去,2020年,马树华返回原处,拍了一张对比照,当年的几棵树还在,愈加枝繁叶茂,树的两边不复当年,早已高楼林立……

  马树华感慨地说,最初来到深圳的时候,特区内最高的楼是正在建设中的爱华电子大厦,当时特区总人口不到6万人,还包括两万多名基建工程兵。正是这两万多名基建工程兵,脱下军装换上工装,扎根于深圳,为特区的基础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建起一栋栋高楼,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早在部队服役时,在1981年左右,马树华就摸过相机,转业就职于原深圳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以后,马树华在单位里经常写写文字,送到报社里发表,偶尔拍拍照片。

  有一次,马树华写了一篇报道某公司的稿子,公司领导虽然已经看过稿子,但需要秘书盖过公章才可以发给报社,恰巧,那个秘书带着公章出差去了外地,要是等他回来,新闻就变成旧闻,没有了发表的价值,受此刺激,马树华索性不再写稿子,改为挎着相机四处拍照,拍出来自己冲洗……

  由此,在日常周转于各个建筑工地之时,在周末休息的时候,马树华开始频频摁下手中的快门,工地上、生活区、公园等,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纷纷进入他的镜头……

  马树华说,“一开始只是随手拍,记录一下施工进展以及工友们的生活状态”,从1991年左右开始,他拍的照片多起来,现在做新老对比的一些老照片,很多是在那个时候拍下的。

  时间来到2000年,深圳特区建立二十周年,看到本地媒体刊登的八十年代的老照片,马树华醒悟过来,“这些老照片,我也有拍过呀”,翻箱倒柜,找出当年的一些老底片。

  说起来有些搞笑,有些底片,差点被他当废品扔掉了,赶紧冲洗出来,全是宝贝……

  就这样化废为宝,深圳三十多年前的很多珍贵瞬间,就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

  2、捐出老照片:让年轻人了解城市当年的模样

  2020年“七一”前夕,深圳市档案馆举行《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档案文献展》征集活动,马树华向深圳市档案馆捐赠了一万三千多张记录深圳发展的照片。

  连同照片一起捐赠的,还有他使用了多年的摄影器材,其中一台是日本富士的手动相机,很多深圳的老照片,就是用这台相机拍下的;还有一台“年纪”最大,是一台1978年的上海海鸥双镜头照相机,“那是我的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最初我就是带着它四处奔走,迈上了摄影之路……”

  马树华表示,这些老相机其实都还能正常拍摄,但他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借由特区40岁“生日”之际,捐出这些老相机,希望它们能够发挥最后的余热,让现在的年轻一代了解过去的深圳是什么样子,了解过去的拓荒牛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让这座城市拔节而起……

  访谈过程中,马树华跟我分享了数组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拿他所在的原深圳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来说,三十五年前,办公楼是一座七层高的楼房,办公和居住混用,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建筑,如今这座楼房依然存在,但早已淹没在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毫不起眼……

  如今的南山后海片区,高楼耸立,景观无敌,回到三十多年前,在马树华的镜头下,望过去是一片滩区沼泽,几十条废弃小渔船静静地躺在其中,甚是荒凉……

  三十多年前,关内关外没有公交,住在关外的特区建设者,每天往返单位和家之间,乘坐的都是敞篷大卡车,上学的孩子们每天上下学,也是挤在大卡车车厢里,风里来雨里去……

  珍贵的瞬间,就这样被定格;珍贵的回忆,就这样被留存。

  时间走到2012年,在整理、翻看老照片时,马树华灵机一动:如果回到老照片的拍摄地,用同一个角度,再拍摄一张现在的场景,跟当年形成对比,岂不是很有意思?

  说做就做,于是,便有了现在对比鲜明的一组组新老照片,每一组照片,或两张,或三张,十年一个样,对比大不同……

  马树华感慨,放在四十年前,他自己怎么也想不到,四十年后,深圳到今天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巨变,而且,这巨变还在继续进行中——

  “深圳有今天的精彩,不该忘记过去走过的路,当年的模样,我想这就是老照片的最大价值吧……”

  3、拍照片心得:不要怕吃苦,一定要坚持

  除了拍摄、记录深圳各个场景的历史照片,三十多年来,马树华还拍下大量的新闻照片,先后发表在《解放军报》、《中国建设报》以及《深圳特区报》等多家媒体上,参加过各种大小摄影比赛,并有近百幅作品入选、获奖。

  他镜头下的深圳,细节入微而又精彩纷呈,“拓荒者们”居住的竹棚板房、深圳民间的风俗文化、九二股市风波、迎接香港回归、深南大道夜游迎接千禧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在老家云南大理,他还花费近十年时间,详细记录黑惠江七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从事了三十多年的摄影工作,有哪些拍摄心得可以分享?

  马树华缓缓地说,拍摄者有不同的喜好,关注的拍摄对象也不同,由此带来的拍摄习惯、手法大不一样,所以讲摄影,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综合考虑季节、天气等很多因素,但有一个共同的心得可以分享,“既然喜欢摄影,一定不要怕吃苦,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

  他以自己拍过的一张深圳湾跨海大桥照片为例,为了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他七上南山,每次守候几个小时,只为在花灯初上的夜色阑珊中,拍下精彩的大桥夜景,最终如愿以偿,照片里的深圳湾大桥,犹如一条绚丽的彩带,连接着美轮美奂的深港两地……

  这就是马树华的深圳故事。

  他眼中的深圳,像一个茁壮成长的孩子,一年一个样子,十年大变模样……

  走过四十年,深圳特区阔步前行,继续上演着精彩;

  拍了四十年,马树华兴趣盎然,将会继续摁下手中的快门……

  (访谈时间:2020年11月24日,访谈地点:深圳)

  深圳的脚步,中国的脚步

  2020年,是深圳特区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来,深圳做对了什么?中国做对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评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广州新闻中心在2020年走进深圳,推出大型原创全媒体产品:《深圳的脚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区40年》,访谈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业精英,通过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呈现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新时代被赋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国第三。亮眼数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千千万万的新深圳人,奔来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献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千千万万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奋斗,深圳的历史,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挥洒汗水、共同书写;深圳的辉煌,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区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像胎记一般,蕴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蕴藏在深圳飞速发展的产业和行业中。

  ……

  深圳历史,个人亲历;深圳经验,个人评说。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经验,将透过40期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走向山东,走向全国。

责任编辑:葛思琦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