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引热议,“阳刚之气”到底该如何理解?

2021

/ 0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琳琳

手机查看

  近日,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表示“将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此文一出,引发网友持续热议,微博话题#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阅读量近12亿,讨论次数超过了21万。

  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阳刚之气”一词,不少网友认为,该词内含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由此引发了一场对教育部的声讨。那么,究竟何为“阳刚之气”?倡导“阳刚之气”就代表性别歧视吗?

  何为“阳刚之气”?

  百度百科词条显示,阳刚之气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刚强的气质和意志。另解,阳刚之气是中国男子正直性格的表率,也是中国从古至今表现出中国脊梁的精神,绝非仅仅肌肉块头的表现。

  由此可见,“阳刚之气”是一种气质,它包括正直、勇敢、坚毅、积极昂扬等一切人所共享的美好品质,并不等同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

  而教育部在发文中也明确了“阳刚之气”的具体所指,可以简单概括为“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而这些,也恰是在学生阶段需要着力培养的气质,无关性别。

  为何要注重培养“阳刚之气”?

  过去讲究“穷养男孩富养女”,所谓“穷养”,指的是挫折教育,侧重对男孩意志的培养,养的是“志气”。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穷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骄养”。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让不少男孩气质趋于“文弱”,自理能力和承压能力变得不够强大,有的甚至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伤害。

  “上海17岁男孩因为被母亲批评,在卢浦大桥上突然下车跳桥自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学生疑因班主任强制其理光头在家中跳楼身亡……”

  “深圳14岁的初中生因妈妈不让玩网游,便留下遗书,跳楼身亡……”

  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青少年出现极端行为似乎已经是不足为奇的事情,而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悲剧,似乎也在警示着社会、学校和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独立、坚强、正直、阳光等气质的重要性,也就是培养青少年的“阳刚之气”。

  培养“阳刚之气”多地早有重视

  其实,在此之前,我国许多地方就已经开始关注到男孩子“阳刚之气”不足的问题,并进行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尝试。

  2012年,上海市第八中学首创“男生班”,为男生提供健身房、模型研造室、直升机和船舰模拟舱等,以此来激发男孩子锻炼身体、科技钻研的兴趣,探索出一条培养“男子汉”的特色教育之路。

  2016年,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开设“男孩教育活动班”,设置体能训练课程、实验操作课程、团队拓展类等五大课程,以此来提高男生学习和运动成绩。

  2018年,浙江杭州景苑中学斥资30万开设攀岩课,因为担心男生太文弱,特意为学生发展“补钙”,以此来培养学生坚毅的性格。

  此外,不少国外学校一直保持男女分校的传统,主要就是基于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分性别教育,以此来促进男女生自身人格更加健康有利的发展。

  倡导“阳刚之气”就是性别歧视吗?

  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强健的体魄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精气神的涵养,更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男孩应该有男孩的样子,活泼、阳光,有勇气、有担当,不惹事、不怕事,让人信赖、给人力量。同样,女孩也应该有女孩的样子,勇敢、正直,有自信、有光芒,不畏惧、不胆怯。这两种样子,都是我们提倡的“阳刚之气”,它无关性别,不分强弱,面向所有青少年。

  所以,倡导“阳刚之气”并不是性别歧视。“阳刚之气”,只是诸多美好品质的一个“合集”,对于它的倡导,不分男女,是正当的,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于琳琳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中新网、光明网、海报新闻等)

责任编辑:王乐双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