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央视网
手机查看
央视网消息:研制“两弹一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的英明决策。“两弹一星”中的“两弹”,其中一弹是指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加氢弹的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在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当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多次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军事演习。改善国防装备的落后局面,成为当务之急。
“两弹”研制,人才为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年间,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和梁思礼等1500多名爱国知识分子从海外归来,参加祖国的建设。
当时,我国工业发展才刚刚起步。面对原材料、元器件、生产设备和人才奇缺的困难,党中央确定了国防尖端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从1958年4月起,代号为“7169”的特种工程部队,开始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建设导弹发射基地,在新疆罗布泊建设核试验基地。10万多名科研人员和参试部队从此隐姓埋名、告别亲友,奋战在大西北“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茫茫戈壁。
1957年底,苏联援助的P-2近程弹道式导弹秘密运抵中国,“东风一号”的仿制工作随即展开。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决定在北京西郊长辛店成立炮兵教导大队,陆续培养2500多名导弹专业技术骨干。
然而,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和恶化,1959年6月,苏联实然宣布,中断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第二年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于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有了一个刻骨铭心的代号“596”,进入冲刺阶段的导弹仿制工作遭遇了极大困难。
变压力为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苏联的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终于发射成功。
1964年6月,我国自行改进设计的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再次成功发射。四个月后,罗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6年10月,我国用自行研制的地地导弹“东风二号甲”,将核弹头从巴丹吉林沙漠投送到了罗布泊,核弹头在靶标上空精准爆炸。“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结束了中国核武器“有弹无枪”的局面,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很快,氢弹研制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1967年6月17日上午,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艰苦研制,我国第一颗氢弹登上了历史舞台。
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从设计到材料、制造和试验,中国航天人完全从零起步。为了控制温差,热控系统负责人闵桂荣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最终通过在卫星表面的铝合金蒙皮上镀一层阳极氧化层,确保了温度始终满足卫星在太空中的硬性要求。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准时发射。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也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广大研制工作者在这一伟大事业中培育和发扬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