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时政新闻

在创新合作中探寻发展之道——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凝聚携手共进力量

2024

/ 06/27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仲夏的大连湾畔,万物竞秀,宾客云集,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5日至27日在大连举行。3天,约200场会议,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00名各界代表齐聚一堂,为应对世界变局共谋发展之道。

从白雪皑皑的瑞士小镇,到别具魅力的滨海之城,被喻为“世界经济风向标”的达沃斯论坛传递出创新、开放、合作的强音,释放出各方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号。

深化共识:以创新驱动应对全球挑战

25日上午,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三楼,聚焦“未来增长将如何发展”的论坛上,座无虚席。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规模经济效应减弱,更多商业领域从“蓝海”变“红海”,竞争加剧……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困境,未来发展动力何在?

“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让其更好为我们服务。”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说,比如人工智能(AI),既要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也要努力降低风险,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看来,绿色转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很多投资人来说,中国是可以提供多样化、可持续增长机会的潜力市场。

6月25日,参会嘉宾参加“未来增长将如何发展”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绿色能源、AI等话题的热度很高。以创新与合作把握产业变革新机遇,挖掘经济发展新蓝海,成为论坛达成的共识。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必须拥抱创新,促进跨部门、地区、国家和文化的合作,创造一个更加和平、包容、可持续和有韧性的未来。

不少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增强自身发展的韧劲和底气,也为全球经济增添新的活力,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这是6月25日拍摄的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如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50%,“新三样”出口破万亿元大关。“每个人都在谈论能源转型,但中国实实在在做到了。”欧亚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宋本说,中国不仅在制造和创新方面丰富了国际市场供给,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新产业、新动能的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均表现积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后,世界银行近期又上调0.3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释放出的活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波兰总统杜达在论坛开幕式上说,这些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未来,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涉及能源转型的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都需要中国的参与。”春华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胡祖六说,中国产业规模巨大,拥有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过去,中国被认为是快速的追赶者,如今,毫无疑问已成为最大的自主创新者之一。”

抢抓机遇:以新技术新理念开拓发展空间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一层,一处名为“心跳空间”的区域引人驻足。将双手放在感应器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识别心跳并描绘心情颜色,形成个人专属的“心跳签名”。

另一处展台上,摆放着一辆造型独特的纯电动赛车,名为“与电子垃圾竞速”。这辆赛车全部由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电缆等废弃电子垃圾制造,凸显循环利用的理念。

6月26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一层展台拍摄的名为“与电子垃圾竞速”的纯电动赛车。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会场里,随处可见高科技元素;论坛上,“全球新经济”“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新前沿”等成为热议话题,正契合了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未来增长的新前沿”。

智能驱动,赋能产业新跃升——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文化晚宴上,由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语音交互人形机器人引人瞩目。“她”妆容精致、动作优雅,可使用中英文与嘉宾们进行互动。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博阳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将孵化出更多新技术与新应用场景,为相关行业发展创造出更大想象空间。

6月25日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一层展台拍摄的名为“与电子垃圾竞速”的纯电动赛车。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算力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说,远景通过创新“新一代数据中心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高数据中心的绿电供应比例,降低算力成本,为推动AI算力发展提供助力。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受益。”卢旺达信息通信技术和创新部长波拉·因加比雷非常关注AI发展,他认为,AI可以帮助卢旺达乃至整个非洲应对食品安全、资源短缺等挑战。

绿色发展,释放增长新动能——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含绿量”在不断提升:今年主会场实现100%“绿电”供应;空调系统通过海水制冷换热;80%服务保障车辆为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特色更加凸显。

6月24日拍摄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门前的欢迎标识。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如今企业在泰国、越南、印尼、阿联酋等地建立了生产制造基地,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倡导的绿色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清洁、可再生能源选择,也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改善提供了机遇。”公司董事高海纯说。

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更广阔的市场孕育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是江森自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将顺应中国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长期深耕中国市场,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表示。

服务升级,挖掘市场新“蓝海”——

潜力巨大的“微出行”市场里蕴含着怎样的机遇?如何让数字化工作更好为我们服务?怎样推动企业为全球电子商务繁荣作出贡献……论坛上,围绕新技术、新理念、新趋势,嘉宾们碰撞观点,畅想未来。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超大规模市场孕育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迅速。据测算,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制药等新赛道有望培育出多个规模超万亿美元的支柱产业。

“中国的消费正在从必需品消费走向发展型、服务型消费。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教育、健康、娱乐、旅游等产业会迸发出更大的发展潜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说。

携手共进:以合作共赢促进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

距离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不远,集商务办公楼宇、会议展览中心等业态于一身的大连交易广场国际范十足。今年3月,日本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商欧力士集团将中国总部入驻于此。2009年,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欧力士与大连结缘,因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开启了对大连等中国30多个城市的投资。

6月25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结束后,参会嘉宾走出会场。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欧力士是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也坚定了我们继续深耕的信心。”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说。

“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截至目前,大连已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7万余家,共有12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投资了288个项目。

在与会嘉宾看来,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吸引外资“强磁场”。

6月26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嘉宾参加互动空间讨论。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进一步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出台《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首次发布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今年以来,多项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加速落地,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空间、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开放发展活力如何,外资“用脚投票”就是最好证明。今年前5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4%,延续了去年以来新设企业较快增长的态势,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

论坛上,中国再次宣示持续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打造未来经济发展蓝海的决心,并提出四点倡议——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维护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包容普惠发展。

越南总理范明政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越等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量,想用好前沿技术,需要进行广泛对话,充分重视各方利益,合作处理好全球性问题。

与会人士认为,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抬高经济运行成本、加剧矛盾纷争,必须秉持开放合作理念,在做大共同蛋糕的同时打开自身发展新天地。

能源效率解决方案供应商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对此深有感触。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的丹佛斯,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制造和研发版图最重要基地之一。今年,丹佛斯计划在欧洲推出高效变频热泵压缩机。“这一产品基于企业在中国市场原创的技术平台实现,做到了‘在中国’,‘为世界’。”徐阳说。

这是6月15日拍摄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会场外不远处,涛声阵阵。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仿佛大海中一朵奔腾的浪花,带着更多创新、开放、合作的强音,涌向世界更多角落。

文字记者:牛纪伟、于佳欣、王炳坤、任军、唐诗凝、朱超、郭翔

视频记者:姜赛 梅元龙 高铭 韩赫 姜兆臣 刘斌 李昂

海报设计:孙瑶

编辑:郝静、郝亚琳、赵婷婷、徐亮、赵露露

统筹:李逾男、方思贤

责编:

审核:解西伟

责编: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