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今年国产手机生产过剩 专家献策出口闯关
张锐
2003-04-30 13:14:01 中华工商时报

虽然国内手机行业近年来日子过得不错,但专家还是发布了令他们不快的消息:从2003年起,我国手机市场呈现出产能过剩的危机。在国际手机巨头纷纷押宝中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如何应对产能过剩的危机,成为燃眉之急。

成本领先

国产手机业要进一步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尽快建立低成本战略领先优势。较之国际手机巨头,国产手机最大的优势就是立足于中国本土,低成本领先战略则是依据本土优势展开的最有效的制胜利器。目前,手机厂商的利润率变得越来越低,利润主要来自销售规模的扩大。但是,随着手机业产能过剩关的到来,手机行业的盈利能力将更难乐观。解决之道就是向规模生产要效益。令人欣慰的是,国产手机厂商致力于规模化经营,在扩大生产能力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有多家厂商已经跨越手机发展的几大门槛。虽然目前国产手机同国外品牌在中国销售的数量比起来,国产手机的任何一家企业目前的规模都是无法等量齐观的,但是其迅猛增长的势头却足以让任何一家国外大企业心悸。

但是,国产手机的生产规模上去了并不是说一定就能实现低成本扩张路线,国产手机厂商的赢利也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丰厚。高额的采购成本极大地摊薄了厂商的利润,敢说赢利的国产手机厂商只有区区几家。同时,国际手机巨头纷纷在中国境内设立生产基地,其生产基地周围都汇集了诸多上游原材料

供应商,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更容易体现规模效应,这对国产手机生产厂商也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手机厂商更多的利润来自研发和销售上,缺少核心技术以及规模优势的国产手机面临严酷的考验。纵使有些国产手机厂商在核心层的技术研发上填补了国内的某些空白,但是这些技术成果没有快速转化为规模生产。另一方面,规模生产是需要国产手机厂商建立紧密联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在利益的驱使下,国产手机厂商少有相互联盟,多是单独与日韩美等国的企业站到一起。在手机技术、销售渠道、服务网络、规模,国产手机厂商都具备,只是这些优势被分散到了各家,无法集中利用。国产手机企业只有建立真正的联合,集中所有的优势,使采购和销售成本大幅下降,才能整体突破成本限制,摒弃不理智的价格战。

以快制胜

国产手机厂商要加速新品推出力度,以快制胜,适应“快鱼吃慢鱼”的市场规则。

在以快制胜的市场竞争经济条件下,国产手机厂商必须加快新品的推出速度,促进销售,否则无法与国内的同行厂商较量,更何谈抢占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在这一环节面对的是推出新品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国际知名企业,如诺基亚仅在2002年就向市场投放了30多款品种,遥遥领先于其他手机厂商;三星的创新能力和速度也一直是业界的榜样。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大大加快,盈利周期大大缩短。手机新品上市不到1个月,其零售价就会明显下跌。如此,那些技术开发能力弱,跟不上市场节奏的厂商就会陷于被动,出现产品大量积压,资金大量占用而发生亏损。

业界人士认为,国产手机厂商虽然没有核心技术,但有“次核心竞争力,那就是个性化的机型设计、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更快的新品推出力度。因此,扭转国产手机目前劣势的办法,就是加快新品推出速度,将次核心竞争力做足,以弥补国产手机的缺失。事实上,国产品牌手机厂商正是通过不断推出新款手机来保持盈利能力的,更快的速度和更准的对中国市场流行的感觉是国产品牌手机的强项,容易把握住国人心理,做大有中国特色的手机市场。

出口谋势

以出口释放产能,将成为今后国产手机发展的一个方向。

经过努力,国产手机厂商终于走出国门,波导、TCL、熊猫等厂商都将国际路线制定为其企业发展重要的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国内手机生产商来说,依靠出口方面的优势化解在整个产业中产能过剩的风险将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手机厂商总销量为11000万台,产销量增长均超过30%,其中出口额约为4500万台。根据预测,2003年中国手机可出口5000万台以上,中国将逐步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的基地之一,出口将是产能消化的重要保证。

中国手机走出去的关键是要能打出品牌优势,以质量取胜。目前我国产手机品牌和知名度已经在国际上打出一定的名号,波导等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挤入手机制造商第一方阵的要求,还有更多的手机厂商正陆续达到这一高度。另一方面,我国已加入WTO,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相互开放原则,国产手机厂商得以迅速进入有着强劲市场需求的一些国家的手机市场,并且在近两年内,出口通道不断地完善,将会有大量的产品走出国门,争抢国外市场。拿TCL来看,2002年出口增长50%以上,远远高于国内增长,且出口占整体销售比例的30%。

产业重组

我国移动通信制造业起步较晚,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品牌分散,需要产业集中度。

我国手机制造厂商多达三十几家,但真正称得上“大牌的却寥寥无几,形成不了集中的品牌竞争力,手机市场的混战不可避免,重复建设情况相当严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达到2亿,手机市场利润丰厚,于是,众多企业摩拳擦掌,要加入到手机市场中分一杯羹,增加了市场的分散和混乱程度。因此,政府必须对产业发展予以指导、引导,加强调控力度,严格控制把好市场准入原则,让真正具有技术经济实力的企业进来,塑造品牌,以品牌来推动产业重组。只有这样,中国手机才能真正在世界站稳脚跟。

深度竞合

国产手机厂商应走竞争合作的道路,推动整个手机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手机市场上国内品牌、中外品牌的竞争都不是孤立或绝对的,不能只谈竞争不谈合作,但竞争与合作的前提是自身必须有优势,充分发挥强强联合的合作方式,这是企业生存的保证。

国产手机厂商要组建战略联盟,进行战略定位。中国手机厂商同国外手机巨头相比,还有很多不足,还显得弱小。为了弥补单个企业实力的不足,国内手机厂商只有联合起来,组成移动通信的航空母舰,才能在国际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稳定前进。

国产手机厂商可以借助诺基亚等国际手机厂商的优势,结合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国内地的人力资源优势,打出品牌形象。TCL接受转让爱立信的GPRS手机技术,将爱立信移动平台核心技术与TCL在设计、制造和营销方面优势充分结合,准备走出“贴牌生产的模式,在下一年的2.5G手机的竞争中再创辉煌。波导采取与法国手机制造商萨基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利用萨基姆的技术优势,大大增强波导冲击国内外手机市场的信心和实力。东信手机市场表现也非常强眼,利用和摩托罗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独立研发较前沿的手机技术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致力于未来的手机市场的开发和推广。国产手机中的科健和韩国三星、联想和厦华、首信和诺基亚等合作也渐入佳境,海尔、康佳、熊猫、中兴、大唐等也在通过合作自主研发为未来积极的谋划,以便能够在未来的中国手机市场上能够舞刀论剑。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