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当前网上消费存空隙 网上购物谨防“十大陷阱”
刘元
2003-11-20 15:29:47 中国青年报

    记者今天从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获悉,该会受理的消费者投诉案例显示,当前网上消费存在着经营者利用网络交易双方互不见面的空隙,以欺诈、假冒、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侵犯消费者的权益,其中生活用品、手机、数码相机、音像制品、MP3等售假情况严重。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


  一、网络公司擅自向机主发送收费短信,如天气预报、新闻、幽默笑话等。消费者在网站上取消这些收费信息时,操作总是失败,与该公司联系也得不到解决。


  二、交货延迟,甚至在交款后没有收到所需商品。在投诉案中有将近17%的网民消费者在网上订货并且付款,但却未收到货品。


  三、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图形不一致,或是库存已久、外观残缺、尘埃满面。


  四、赠品缺失。在网上购买“买一赠一”的商品,送货上门时,并未拿到赠品。


  五、多数网站未给消费者提供足够信息。33%的网站没有退换货款说明,39%未建立隐私保护对策。


  六、上网攒积分换取奖品。攒积分的方法有注册网站、浏览网站、介绍下线等几种,但其奖品最终还需要钱买。


  七、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如某公司所销售的商品对外宣传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将近40%,但实际上消费者并不能以此价购买。


  八、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消费者浏览其网站。


  九、采取格式化契约条款,给消费者提供的只是“同意”或“不同意”按钮,至于契约中的详细内容,消费者并不清楚。更甚者,在实际订购商品以前,不向消费者明示契约内容,或将契约放在不明显、需链接多次的地方,无形中增加消费者了解契约内容的难度。


  十、不履行售后服务约定,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 
 
 


 

 编辑:余梁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