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信产部拟出台六项举措 加速电子信息企业改革

2003-12-30 12:59:47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更好地推进电子信息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当前产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信息产业部近日就电子信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措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电子信息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工业部门中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最大、外贸出口最多、效益位居前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企业经过近几年的“三改一加强”和实施大公司战略,涌现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促进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经济的发展。2002年百强企业仅占电子信息企业总数的1%,但实现的工业总产值、税收、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达到38%、70%和36%,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对外扩大开放和积极利用外资,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外商重点投资的领域,2002年三资企业的经济总量达到了68%。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电子信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信息企业已由国有经济成分为主向多种成分并存方向转变,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凸显,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市场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过剩,不少电子产品供过于求、库存增加、销价下跌、效益衰减、竞争加剧,产业发展受到市场约束。电子信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涉及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国有大企业机制不合理、社会负担重、创新能力弱;有些垄断行业的大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没有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同时电子信息企业还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弱点,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二、指导思想和目标电子信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认真地贯彻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未涉及国家安全的电子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兼并、联合、重组,成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从而推动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电子信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一)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拥有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经营管理层有效的激励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科技人员的鼓励创新机制。

  (三)通过实施大公司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以大公司为主体、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机会,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出口,形成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电子信息企业。

  (五)经过市场的磨砺,培养出一批适应国际竞争的企业家。

  三、实现电子信息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措施

  为实现电子信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各级电子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分类排队、摸清情况,具体做好如下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进行电子信息企业产权改革

  ———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国有电子信息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集聚社会资本,分散投资风险,建立依法管理和规范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继续探索电子信息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途径。继续支持大中型电子信息企业改制上市;实施兼并破产、联合重组;鼓励发展法人间持股;鼓励新建项目实行股份制;探索进行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积极试行技术入股,探索技术要素与收益分配办法。

  (二)加快电子信息企业制度创新———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和出资人制度。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核实资本总量,明确所有资本的出资者和出资人代表,然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确定每个出资人的具体权责。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要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组建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制订相应的工作条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对于中小企业,必须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形式,建立规范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引导家庭式企业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转型。

  (三)完善电子信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企业要继续深化内部各项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资本增值机制。

  ———电子信息企业要率先采用现代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建立和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与服务的管理体制和各项制度,有效地实现开发、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使电子企业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四)加快实施大公司战略,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继续实施大公司战略。抓好电子百强企业活动,使之成为大公司成长的基础和孵化器。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扩大规模,借鉴国际企业联合、购并的成功经验,实行“中外联合”、“强强联合”,不断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

  ———鼓励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大企业做好配套工作,从而在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中成为专业供应商。

  (五)营造促进电子信息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着重抓好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通过政策与信息的引导,促进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

  ———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鼓励、支持、保障正当的市场竞争,禁止低价倾销、以次充好、虚报成本、非法使用走私产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政府部门要通过金融、税收、价格、标准、配额和法规等手段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建立我国IT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

  ———充分利用电子发展基金、计算机推广应用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

  ———建立电子信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预警和应急机制。

  ———发展中介机构。逐步健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服务体系。

  (六)培养、造就企业科技、管理和企业家队伍

  ———注意培养和使用企业科技、管理人才;锻炼培养一支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企业家队伍。

  ———建立企业人才培养、选聘、考核、资格认定制度,建立、完善面向企业家和高级科技、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挥才干的外部环境,为稳定和深化电子信息企业改革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加快培育经营管理者市场,促进他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抓好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不断丰富他们在管理、法律、财务、金融、科技、外贸等方面的知识。  (人民邮电报)

 


 

 编辑:杨姝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