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手机操作系统三方混战 微软把宝押在中国业务上
黄继新
2004-01-11 18:40:28 经济观察报

   37岁的山西人张亚勤皮肤黝黑,个子不高,但在电话中你显然看不到这些。在电话中,他是一个口音淳朴、略带激动、几天后就要赴美出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的年轻人。

  他的到来,无疑承载着微软对通信世界的大部分期望和梦想。2002年年初,微软宣布,到2005年该公司2%的销售收入将来自与手机相关的产品,25%的智能手机将运行微软的软件平台——此时的微软,甚至还没有正式推出一款使用了自己操作系统的手机。但是到了2003年年末,该公司CEO斯蒂夫·巴尔默已经制定了要在2007年销售1亿台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目标。

  毫无疑问,中国市场是微软重点考虑的对象: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2.6亿,三分之一的中国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不到一年。而在电信运营商方面,中国市场也几乎可作微软其他市场的表率。微软签下了中国联通,为后者架设CDMA1X增值服务平台,而中国电信的宽带增值服务平台“互联星空”也已建设完成。

  “2004年年初就正式上线了。”微软大中华区电信事业部总监龚定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用户数量上千万的系统使用的也是微软技术,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说明微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被拒

  凡是电脑就需要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就躲不过微软的眼睛。在这个领域,微软有着最丰富的战斗经验:统一平台,开放接口,让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者为这个平台写出海量的应用程序。

  但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微软却被手机大厂们挡在了门外——1998年,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共同出资,组建了专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的Symbian公司。他们对微软漠视,不禁让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感到非常失望和心烦。

  微软和Symbian的战线就此拉开。

  盖茨认为,微软应该和其他小厂商“非常紧密地”合作起来,应该以CDMA为突破口。第一家这样的小厂商是英国的Sendo。但是微软与该公司的合作始终难产,一拖再拖。最终,Sendo宣布放弃开发微软操作系统手机,转而投奔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阵营。

  几乎与此同时,微软另外两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三星和三菱——也都与Symbian签了约。尽管有英国移动运营商Orange自有品牌的SPV智能手机于当年10月份推出,稍稍给微软挽回了点面子,但在2002年底,手机大厂商们无一例外地弃微软而去。

  至此,微软的合作伙伴只剩下了仁宝(Compal)和给Orange代工的宏达(HTC)这两家台湾代工厂商。当时惟一剩下的自有品牌手机厂商,就是从2002年5月签约至今仍无正式产品推出的TCL。

  对手

  尽管Palm操作系统目前仍然占据了智能掌上设备(包括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最大的市场份额,但除了三星之外,再没有其他重要的手机厂商加入Palm的阵营。而Symbian则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大厂商联合英国掌上电脑制造商Psion一起建立的,目的就是为所有的手机厂商提供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并通过人人参股、利益共享的机制,以抵御微软的侵入。因此,Symbian的股东中随后又加入了西门子、三星、索尼爱立信和松下,Symbian的非持股授权厂商还包括三菱、三洋、富士通、Sendo,以及台湾的明基。

  但Symbian阵营中的盟友本身就是彼此最大的敌人,全都各怀心事、互相提防。

  Symbian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底层平台,它并不向其授权厂商提供用户界面和相配套的应用程序。目前Symbian平台上的用户界面共有两个选择,一是爱立信负责开发和维护的UIQ,另一则是诺基亚自有的60和90系列界面。目前,在Symbian的所有授权厂商中,只有索尼爱立信使用了UIQ,其他参与者无一例外地向诺基亚购买了60系列界面。不难看出,Symbian的利益更多地与诺基亚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摩托罗拉退出了联盟——此举迫使诺基亚展露了其通过Symbian成为手机操作系统最大受益者的计划。

  事实上,摩托罗拉的立场与三星一样——摩托罗拉参与了Symbian、微软的WindowsMobile和Linux,三星也在Linux、微软WindowsMobile和PalmOS上分别露了一脸。

  同样是Symbian的股东,西门子和索尼爱立信也不是坚定的微软反对者。Linux则从来都不是人们担心的对象。Linux向摩托罗拉和三星提供的系统分别出自不同公司,向软件开发者推出的也是不同的开发工具,两者之间的程序并不能做到无缝兼容——而无缝兼容,正是微软用来吸引开发者和制造商的一大诉求点。

  微软对屏幕尺寸、按键设计等硬件方面的规范要求,使硬件厂商认为微软在外观和使用界面上剥夺了他们太多的灵活性,导致各厂商产品有同质化倾向。而微软恰恰认为,外观和界面的统一保证了软件开发者开发统一的应用程序,而后一点则正是微软桌面操作系统成功的原因。

  突围

  2003年,除了Orange使用了微软Smartphone2002操作系统的SPV外,德国T-Mobile、英国mmO2、美国AT&T等移动运营商也早已开始销售贴有各自品牌的基于微软PocketPCPhoneEdition2002的产品。

  这两个操作系统都是针对智能手机的,其中的Smartphone强调单手操作、以电话为主、PDA功能为辅;而带有触摸屏的PocketPCPhoneEdition则注重其PDA功能,以电话为辅。2003年,微软将这两个都是以WindowsCE为底层技术的操作系统都划归到WindowsMobile的名下。

  在2003年年初,市面上的这些产品都出自于同一家台湾公司——宏达(HTC)。宏达的产品以“多普达”品牌进行销售——走台湾代工厂加运营商的道路,是微软打破Symbian联盟封锁的重要一步:

  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成本压力的上升以及台湾代工厂商技术能力的增强,全球的手机制造和其他所有的电子设备一样都逐渐外包给大量专业的台湾代工厂商。另一方面,手机随同运营商的入网合同一并销售是国际普遍做法。因此,直接用代工厂的产品再贴上运营商的品牌进行销售,无疑给微软提供了强大的手机分销渠道。

  此外,由于代工厂商的制造模式都是按客户要求定制的,因此他们的产品更容易满足运营商的需要。而最不能忽略的一点是,随着客户的一再压价,台湾不少代工企业已开始考虑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通过与微软的结盟,可以提高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准和品牌定位。

  微软的这一思路从2003年开始大见成效。长期为人代工的台湾神达(Mitac)开始在两岸推广自有品牌的微软手机。神达不惜采用非微软官方发布的英文版Smartphone2002系统加自制中文界面,抢在多普达之前夺下了全球第一款中文微软操作系统手机的称号。毫无疑问,神达不会让微软失望——2003年年底,神达在台湾宣布,2004年该公司将推出10款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手机。

  在中国大陆市场上,联想另一款PocketPCPhoneEdition智能手机ET180也是台湾厂商代为设计和制造的;而摩托罗拉2003年9月在美国推出的智能手机MPx200则出自另一个台湾厂商——奇美——的手笔。但摩托罗拉的MPx200采用的却不是最新的Smartphone2003版本——摩托罗拉也不敢肯定微软手机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虽然只是试探,摩托罗拉却已经做好了继续前行的准备。

  事实上,传言将抛弃微软的三星也在2003年9月推出了同样基于Smartphone2002的手机i600。尽管也不是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但这却是三星第一款微软系统的CDMA手机。

  据悉,联想和TCL各有一款新机型也将于2004年加入微软的阵营。作为微软排头兵的宏达,自然也会通过多普达参与微软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推进。


 

 编辑:王静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