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09 12:00:00 作者: 来源:
治理前的新疆硫磺沟3号火区 |
新疆硫磺沟火区灭火治理现场。曹家骧摄(由新疆煤田灭火处提供) |
自清代光绪年间至今,距新疆乌鲁木齐市43公里的硫磺沟煤田便“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煤田地下大火在这里连续燃烧了百余年。从2000年开始,我国新疆煤炭系统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向百年大火宣战。到目前为止,新疆硫磺沟煤田火区18处子火区已有14处被扑灭,剩余的4处子火区的灭火主要工序业已完成。7日,记者来到硫磺沟煤田,目睹了我国数百扑火人员正在与百年大火进行最后的战斗……
最后四块火区正在收尾
司机老郭把面包车开得飞快。对他来说,去硫磺沟的路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提到硫磺沟灭火,老郭也是一脸的神气劲儿。他告诉我,烧了100多年呵,那时进山,脸儿对脸儿,看不见。地上冒着白烟、青烟、黄烟、黑烟,睁不开眼,臭得很,刺鼻子。现在治得差不多了,你看了就知道了。
40多公里的路,在新疆踩上几下油门就到了。到了工区,记者在硫磺沟火区灭火项目课题技术负责人苗圃的陪同下,先来到了已经治理好的5、6和18号火区,这里是硫磺沟火区灭火项目自2000年实施以来最早完成的区域。如今,山坡上已经长出了长长的青草,足足有4寸长。谁想得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火海。像这样的火区,硫磺沟已经治理好了14块,其中有12块达到了国家对煤田灭火的验收标准。
接着,我们又翻过了三座山梁,来到了14号火区。只见工人师傅们顶着火辣辣的骄阳,通过输水管道正在往煤田过火层注浆、注水,远远望去,施工区域依然是雾气遮天,浓浓的硫磺味儿,顺风钻进鼻子里,刺肺难耐。越往火区中央走,气温越高,人如同被丢进了蒸笼。苗圃说,硫磺沟火区最深的燃烧层达215米,燃点最高的实测温度达到了1290℃。而与14号火区邻近的10号火区则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两部推土机开足了马力,把刚刚运来堆放在山梁上的黄土推平。看得出,这两个火区的扑灭工程基本完成了。苗圃介绍说,像这样大火已经被扑灭,目前正在进行紧张收尾工作的火区还剩最后四块。
为了根治硫磺沟火区的矿火,新疆煤田灭火处的科技人员总结出了一整套符合我国煤田灭火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剥离、打钻、注水、注浆和黄土覆盖在内的5道工序:先由推土机把火区作业面推平,实质上是“愚公移山”,削掉一个个山头,使之有一个良好的工作面,然后用水管往火区注水。待温度降到70度左右后,再开始用钻机往地下火源上钻孔。紧接着,往钻孔里灌黄土泥浆,用泥浆把地下裂隙堵住,隔绝火源和空气的接触。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地表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以彻底使煤层脱离氧气。但当地的土很难用得上,因为,大部是沙质土,空隙大,隔绝空气的性能差,只能一卡车、一卡车从别的地方把黄土运来。
一年“烧掉”1000万吨煤
人们都在探讨着新疆煤田发火的原因。其实,新疆煤田发火的原因不外有三:其一,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多,暴露的煤层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产生氧化作用,积热增温,温度达到燃点时煤层自燃,形成煤田火灾;其二,历代小煤窑不规范的开采,工艺落后,无防火措施,着火就走,走了又开新井,着火又走,酿成大面积煤田火灾;其三,新疆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以至新疆煤田火灾连连不止。
新疆有“一白一黑”之说,“白”的指的是棉花,“黑”的则指的是煤炭。新疆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其预测储量达1.8万亿吨,占了全国预测储量的40.6%。而新疆煤田火灾也十分严重,火区的面积之大,分布之广,燃烧历史之长堪称世界之最。目前,新疆依然有35处煤田火区,其中重点火区就有8个,一般火区27个,活火区面积825万平方米,已烧掉了31亿吨,每年就白白烧掉1000万吨。
硫磺沟火区则居新疆8大重点火区之首。硫磺沟之所以得名,则因其煤区自燃而析出大量的结晶硫磺而名沿至今,自1874年有历史记载以来,硫磺沟南北12公里、东西10公里的煤区就大火不止,烧了整整129年,有数字表明,在这百余年间,就一共烧了2.4亿吨。那几年每到傍晚,你便可以发现在那跳跃的蓝色火苗中还拌着黄绿色和橘黄色,布满了硫磺沟的沟沟岭岭。
由于硫磺沟正处乌鲁木齐的“上风口”,其燃烧释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等,成为乌鲁木齐三大环境公害的首当其冲者。硫磺沟每年自然燃烧掉的煤炭就有176万吨,根据煤炭不完全燃烧的理论计算,释放出的近10.8万吨的有毒有害气体及近1吨的粉尘,飘到了乌鲁木齐上空,使乌鲁木齐人饱尝了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毒害之苦。这些煤田火区的生成物,在低空造成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在中空对流形成大范围的酸雨,在高空破坏了臭氧层。由于硫磺沟火区百余年的自燃,当地的土壤和植被也遭涂炭,在火区记者看到的是地表形成的大片大片的焦土和烧变岩,地面裂缝和塌陷坑随处可见。5号火区,就留下了有2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塌陷坑,森林也被烤焦枯死,远远望去,山岭间光秃秃的看不到一棵树。就这样,硫磺沟煤田火区已烧毁了草场220万平方米,周围居民也不得不被迫迁走。而煤炭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经过高温燃烧造成酸碱性化合物,对火区附近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改变了水质,使重炭酸型的甜水变成了氯化物型的咸水或硫化物的苦水。
周恩来、朱镕基都有指示
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东路上有一栋6层的小楼,无论它的外观,还是它的结构,在现代化的乌鲁木齐市政建设中,根本挂不上号。但就是这栋小楼的机构——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却是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成立的。1958年组建以来,战风沙,斗酷暑,转战天山南北,先后扑灭了17处矿井和煤田火区。特别是被国外媒体称为是无法扑灭的新疆奇台北山火区、乌鲁木齐铁厂沟火区、阜康白杨河火区、小黄山火区和小龙口火区等五大重点火区。保护了近300亿吨的煤炭资源。昔日的火焰山,如今变成了平川和绿地。
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处长侯学成告诉我,扑灭新疆的煤田大火,一直受到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而新疆硫磺沟煤田大火,更是牵动着中央领导同志的心,几代领导人都关注着这里的火情。周恩来总理就曾批示道:“要摸清新疆煤田火灾,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1999年,“新疆硫磺沟煤田火区灭火工程项目”正式立项,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门从“总理救灾专项基金”中,拨了9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872万元,用于新疆硫磺沟煤田火区的灭火。并且,立下军令状,限期于2003年底前必须扑灭硫磺沟煤田火区的矿火。
据介绍,目前从已扑灭的地火看,还没有发现复燃现象。接下去,他们要准备按照完整的标准对火区继续进行监测,特别是对原过火区的磁异常和电异常以及温度、气体的浓度要跟踪监测一年,在经过一年的稳定监测期后,后年这个项目才能正式由国家总体验收。
当然,干了一辈子灭火的侯学成也不无担忧地说,地火复燃的最大祸根是乱开小煤窑。硫磺沟煤田共有100多个矿井,已经关闭了27个小煤窑。但如果还没等地温降下来就盲目开采,那就很容易死灰复燃。他也反复强调,酿成新的地火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
科学灭火成体系
而今天(7日)在硫磺沟火区采访时,我还听到了一条可喜可贺的消息:
新疆煤田灭火在实践的磨练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我国科学灭火的体系,并且首次提出了“煤炭低温氧化原因中,吸附氧转化为二氧化碳是通过吸附实现的。”“煤既是反应物又是催化剂。”这一双重作用是煤在常温下也会发生氧化反应的假说,找出了煤自燃的根本原因;建立了煤氧化反应与风流的热平衡方程式,首次提出了火区覆盖合理厚度的计算方法;他们还提出,“把火区作为蓄热体,考虑水的汽化热、比容热,建立用水置换火区热量使其达到预定的合理注水方程式”,这也是国内外学者在煤田灭火理论中未曾涉及的应用领域。
就在他们即将完成硫磺沟煤田火区扑火任务的时候,战斗在新疆扑火第一线的勇士们,又要马不停蹄准备挺进南疆,因为,新的灭火任务又在等待着这些默默无闻的扑火战士。(曹家骧)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