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社会新闻

上千平方米李氏大宗祠遭一米多深洪水泡垮,这座“客家第一祠”将如何修复?

2024

/ 06/21
来源:

极目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从福建上杭县文体旅游局获悉,针对近日暴雨造成部分坍塌的“客家第一祠”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李氏大宗祠,当地政府已启动修复,有关人员于6月19日进场开始着手修复的前期工作。

暴雨袭击后的官田李氏大宗祠横屋部分坍塌(来源:上杭县文体旅游局)

  土墙被一米多深洪水长时间浸泡,部分软化坍塌

  6月18日,李氏大宗祠受特大暴雨袭击出现大面积坍塌。根据现场查看,该宗祠东西两侧两列横屋大部分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座无重大损毁,无人员伤亡。

  当地有关单位及专家等及时赶赴现场指导灾后处理工作,初步判定坍塌的原因是夯土墙体被严重浸泡(浸泡水位高达1.5米,浸泡时间长达6小时)后,土质软化失去支撑力从而造成部分坍塌。

  “经现场察看,官田李氏大宗祠文物本体建筑墙体根据功能和布局不同,主要有青砖墙体、夯土墙体、青砖包土坯墙体三种类型。此次宗祠横屋坍塌的主要原因在于,‘百年难遇’持续一天一夜的特大暴雨,导致河道来不及排水,水位暴涨,洪水浸泡土墙后,墙体软化,失去支撑力,致土墙坍塌,土墙拉动包在外面的青砖墙体、屋面一起坍塌。”上杭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春连称。

  她介绍道,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努力做好现场封控、临时防护和排除安全隐患,做好保险理赔准备工作,包括拨付相应的抢险启动经费,并及时进行现场清淤整理、编制抢险维修方案和积极筹措维修资金。现在已启动修复工作,有关人员19日进场正式开展修复工作。

当地有关单位及专家等已赶赴现场指导灾后处理工作(图源:上杭县文体旅游局)

  李氏大宗祠相关工作人员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因宗祠横屋坍塌造成有文物被掩埋的情况。

  针对此事,陈春连解释称,被掩埋的主要是东西两侧横屋的房屋构件,如横梁、瓦条。在主座建筑内有价值的部分老物件,他们已经抢在洪峰到来之前移到安全位置保护。

  由于李氏大宗祠所处的上杭县经常面临暴雨和洪灾,如何保护李宗祠这类传统结构建筑成为一道难题。

  “一是加强巡查,发现排水沟受堵问题及时处置;二是与文物专家探讨最优的文物建筑抢险加固和维修方案;三是逐步推进远程监控与智能预警项目;四是进一步探寻‘文物保险+服务’的新型文物保护方式。”陈春连称。

  被誉为“客家第一祠”,后裔广泛分布国内外

  李氏大宗祠,也叫火德公祠,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建造的宗祠,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也是中国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宗祠之一,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图源:FM1036福建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客家人原是中原地区移民的后代,历史上为躲避战乱饥荒,经历了五次大迁徙。颠沛流离、艰难困苦中,客家人形成了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是这一意识的集中体现。

(图源:FM1036福建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李火德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八代孙,但到他这一代,只是寻常百姓。时值客家先民大举南迁,李火德随父亲举家从江西石城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由于石壁人多地少,加上战乱不断,父亲李珠动员儿子们外迁,并写下“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远世泽,举祖流芳”的纸条交给儿子们。

(图源:FM1036福建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宋末,李火德和哥哥木德沿汀江来到上杭丰朗,“目其山秀土腴,民淳俗美”,于是在丰朗定居下来。不久,哥哥木德继续外迁,李火德留在丰朗,开枝散叶。李火德后裔第二代从丰朗村迁到了上杭稔田镇大湖村,后又迁到永定的湖坑。第八代时又迁到闽南平和小溪西山,成为闽南李氏始祖。后来又从闽南迁居到东南亚各国。李火德的另一支后裔则沿着汀江到达广东、广西,或进入浙江,后因“湖广填四川”进入四川;第三支则寻找先民足迹回迁江西、湖南一带。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李火德后裔分布在我国十余个省份及东南亚各国。

(图源:FM1036福建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台湾的李氏宗祠,绝大多数都供奉有李火德神主牌位,也就是说台湾李氏大部分是李火德的后裔。李火德被其后裔尊称为“李氏闽粤大始祖”“李氏入闽始祖”。

  景区占地超2万平方米,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故里接壤

  李氏大宗祠文化旅游区位于棉花滩水库龙湖库区黄潭河库湾边上,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故里永定接壤。景区占地面积22450平方米,以李氏大宗祠为核心,周边诸多客家姓氏祖祠交相辉映,田园村落、库湾景观融为一体的客家人文景观群。

  李氏大宗祠建筑结构严谨、气势非凡,充分体现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艺术。祠堂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周围是青砖砌墙,成“回”字形。前坪宽展,坪外有一口池塘。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为纪念李火德,他的后代子孙在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兴建了规模宏伟的“李氏大宗祠”——惇叙堂,历时三年,耗银2万多两。占地5600平方米,正面设有五孔大门,有大厅三栋,客厅25间,住房104间。

(图源:FM1036福建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李氏大宗祠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聚圆楼和方楼为一体,融宫殿建筑和客家民居于一炉,布局合理,精美堂皇,气势磅礴,不仅是李氏后裔寻根谒祖的圣地,也是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客家家法制度的建筑艺术,是福建“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艺术瑰宝。

  极目新闻综合澎湃新闻、FM1036福建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龙岩市人民政府官网

责编:

审核:于琳琳

责编:于琳琳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