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泉城 > 碧水蓝天

靓!济南三年大变样(图)

2006-09-18 16:13:27 经济导报
   
 

策划人语 一个人因自信而美丽,同样,一个能让市民自豪的城市肯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随着济南城市建设与改造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而自豪。
  济南变了。2004年亚洲杯期间,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盛赞济南是一个洁净、亮丽、有序的城市。其实,那只是济南城市建设的序幕,今天的济南正在打造成一个“一城两区东西两翼带状发展的大济南”。
  城市环境“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济南城市风貌越来越亮丽、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济南城市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的逐步提高。
  时值距离2003年6月26日山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济南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三周年、2005年全省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周年,我们全面审视、感受济南的点滴变化,并通过城市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的提高来感知济南的未来,因为这是一个城市永续发展的保障。   ———孙秀红

 

济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杨鲁豫:建立长效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城市环境“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济南市始终把创模作为执政为民、加强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的“民心工程”抓实抓好。自2003年9月启动创模工作以来,济南市大力实施了蓝天、碧水、安静、固废治理、绿化建设和创模细胞六大工程。
  2004年,济南位列全国“十大安静城市”之首。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原考核体系28项指标中,济南市已经达标25项。这些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创模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济南市将着力突破工作难点,全面加快创模步伐,打好创模攻坚战,确保在国家实行新的考核标准之前进入国家验收程序,力争早日跨入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行列。
  济南着力加强城市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探索新思路,开辟新途径。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市、区及条块之间的关系,明确市、区、街的城管职能和责任分工,逐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职能和社区管理职能,实行综合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建立和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济南市探索建立了城管综合执法体系,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分散多头执法为一家综合执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约束保障制度和优胜劣汰机制,使城市综合执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牢牢把握市场化、规范化、系统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市场化的管理运作机制。
  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济南市初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管理机制。采用经营权招商、项目合作招商等运作思路,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公共交通等有限公共资源配置,建立特许经营制度。香港中华燃气、百江燃气、基伟创业、泓源制水等境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进入济南公用市场。对市政、公用、园林设施及依附于城市设施的冠名权、广告经营权实行市场化经营。对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实行动态招标承包,由社会力量实施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
  着眼于提升巩固城市管理水平,济南市大力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去年7月19日,济南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确定用三年时间,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在全市城乡范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这次集中整治是近年来覆盖范围最广、规模和力度最大的一次行动。
  在济南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专项整治协调推进,重点区片实现突破,管理秩序不断规范,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整个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确定的17项专项整治又全面展开,大部分整治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道路整治、绿化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快、力度大,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到年底,市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将基本完成重点整治任务,其它地方也要确保主要任务完成,重点区域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城乡整体面貌实现重大改观,车站机场、城市主干道、交通沿线、重要出入口等重点部位要形成良好景观,城市建设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取得突破。

泉水丁冬迎宾客

◆导报记者 孙秀红 济南报道 

  9月6日,一个值得济南人纪念的日子———三年前的这一天,停喷了900多天的趵突泉复涌,整个济南为之欢呼———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但让他留恋的泉边美景至今吸引着后人纷至沓来。没有了泉,济南就没有了灵气,泉城就不成其为泉城。
  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济南市却如往常一样平静,有关方面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济南市名泉办的办公室里,除了一人在值班外,其他人都不在。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连轴转,除留一人值班外,其他的全部跑出去了。”正在值班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趵突泉复涌三周年值得纪念,但现在泉水申遗更重要。从今年6月份济南市决定为泉水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后,他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到9月上旬完成申遗预报。
  “如果申遗成功,泉水就不仅是济南的,而且是世界的,济南市就可以打响国际品牌。”济南市旅游局局长王建国说。据了解,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在8月已透露出了要打造泉水国际之都品牌的决心。
泉水保卫战
  “现在泉水常年喷涌就是最好的纪念。”王建国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人可以忘记趵突泉停喷时干涸的空池、干裂的泉底,作为旅游局长,他却无法忘记。趵突泉停喷使济南旅游受到了重创,很多游客来山东前先问趵突泉是否还喷涌,如果停喷就不去济南了。结果,很多旅游团队绕城而过,从济南飞机场下机后,直奔泰山、曲阜,然后绕过济南去青岛。
  “那段时间,济南的外地游客下降了45%”。王建国说,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济南的旅游业不是济南的支柱产业,但泉水是济南的招牌,是济南的魅力所在,没有了泉水,济南知名度的扩大与提高就没有了依托。
  保泉,济南市政府提出了挽救措施。自2001年至今,济南累计封闭深层自备井308眼,浅层井1700余眼,关停了市区几大水厂,实施了引黄工程,相继建成了鹊山水库和玉清湖水库两大引黄水库,并向市区供应净化后的黄河水,以置换地下水,济南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水比例由过去的7∶3变为现在的4∶6。同时,实行严格的南控政策,南部山区禁止建设工业污染项目、化工项目,对山区进行封山育林。
  如今,趵突泉常年奔腾不已,南部山区一片郁郁葱葱。
  作为旅游局长,王建国在关注着趵突泉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一个数字———这三年,济南的游客数量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7-25%之间。说这话时,他脸上写满喜悦。
挖掘泉文化
  失去的才是珍贵的。面对失而复得的泉水,济南市有关部门开始重新考虑如何做好泉水文章。
  2004年春节灯盏过后,趵突泉公园推出了夜间赏泉品茶活动。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尹秀平说,趵突泉泉水富含各种矿物质,一些老济南人常常到泉边打水回家泡茶,现在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泉水茶,而且可以边赏泉边品茶了。活动推出不久,一些官方活动或者大企业的庆祝答谢活动都看好这里。
  为做大泉水茶文化,趵突泉公园正在建设茶文化一条街,把品茶的场所从露天的泉边搬到集济南的历史文化、老街文化、泉水文化于一体的茶社。这条古色古香的茶街目前正在招商,不久后即开门纳客。
  今年6月,趵突泉公园开始面向全国征集吉祥物。8月,游客、市民及专家在收到的近百件作品中遴选出了“宝宝、嘟嘟、泉泉”三个吉祥物。9月5日,趵突泉公园管理处拍卖出了吉祥物生产权。 
  “趵突泉终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了”,尹秀平说,这三个小小的吉祥物将成为传播济南泉文化的使者,随着游客走向四面八方,也把泉城品牌带向四面八方。
申遗———让泉城走向世界
  10年前,“清泉石上流”的济南就曾有一个梦想———申遗。1998年,济南市名泉办开始准备申遗。但世事难料,1999年3月14日,趵突泉停喷了。这一停喷就是926天,申遗一事由此搁浅。
  当趵突泉水再次奔腾而出时,那个挥之不去的梦想再次呈现在济南人面前。
  6月26日,济南市政府郑重宣布,要为泉水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同时表示,今后,济南市将会采取一切办法,保证泉水连续喷涌。
  “在全世界已批准的754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内已提交的100处申遗准备项目中,没有一处有关泉水的,泉水申遗具有特殊优势”,对泉水申遗,济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杨鲁豫充满信心。他认为,申遗有利于加强名泉保护,因为申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名泉进行细致保护的过程,也是一个保护和弘扬泉文化的过程。泉水申遗还有利于提高济南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世界遗产是城市通行世界的一张名片,泉水申遗,有利于泉城济南走向世界。
  据了解,济南泉水申遗的主题就是:“让泉城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泉城。”

 

济南让我吃惊

◆导报记者 张淑玲 济南报道 

 安炳三,34岁,韩国人,2003年7月携妻儿来济,在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现留校任外教。
 在济南居住的三年多里,他对这个城市环境的变化有着深切的感受,其中感受最大的是空气干净了。他说,2003年初来济南时,好像到处都在盖房子、修马路,环境又脏又乱,空气质量也很差,感觉很不适应。那时洪楼西路、洪楼南路、山大北路都在修路,附近许多新建小区也在施工。他住在山大附近,每天开窗通风后,桌子上、地板上总会落下厚厚的一层土———而在韩国一个月也没有那么多。他和太太每天都要拿着湿布擦洗家具和地板,一天要擦三遍才行。但是现在,这一方面确实大大改善了,走在马路上,空气不再像过去那样污浊,一天打扫一遍也能够保持洁净了。城市的小气候似乎也改变了许多,今年夏天雨水很多,气温不像前几年那么高。
 济南道路的变化更让人吃惊。经十路、燕山立交桥、经十东路的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高,让人惊叹。一些背街小巷也整治得非常干净整洁,不再像以前那样“脸面光,耳后脏”。不过,也有一些遗憾,有些路段出了问题没有及时修补。他正在学习中国书法,每次去上课都要走工业北路,其中有很长的一段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成河。很多退休的老年人也在那里学习,出行非常不方便。
 曾在山东省社科院工作,1993年随丈夫去深圳工作的李女士,前一次回济南是2004年的事。去年秋天,借同学聚会之机,她再回济南,感受到了“旧貌换新颜”的惊喜。她说,像经十路、燕山立交、高架路、绕城高速,还有新修整的许多城区主干道,亮点频频闪现,令人目不暇接。都说道路就像城市的脸面,济南的“脸面”开始变得年轻而时尚了;还有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山东大厦等现代建筑,使济南城市建设于厚重朴实中多了几分现代气息。
 郑州人韩女士5月中旬曾来过济南,记者电话采访了她。她说,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总共有二次机会来济南,2001年是第一次,今年5月到济南组稿是第二次。和第一次来时相比,今年来济南,感觉大不一样了:马路宽了,环境美了,高档写字楼也随处看得见。不过,与郑州相比,济南的商业还不够发达,格局也有待于完善。目前济南最知名的高档购物场所只有银座与贵和,而郑州,仅仅集中在人民路与花园路等繁华地段的高档购物场所就有七八家,如台资的正弘商场、丹尼斯购物中心,日资的正道花园商厦,都是典型的高档消费场所,郑州的吸引力可能也正在于其发达的商业。她觉得,济南作为省会城市,要打造全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商业发展水平上还有待于提升。

 

谁不说俺家乡好

◆导报记者 马昕 济南报道 

  “路修得漂亮了!”“交通便利了!”“绿化比以前好了!”“休闲、娱乐的地方多了!”
 9月4日至6日,记者在采访济南市民对近几年济南城市建设发展的看法时,不少市民脱口而出。
 在记者采访的20位市民中,有90%的人表示感受到了济南这几年的新变化。
 华融公司济南办事处的霍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上班坐公交经过大纬二路时经常会遭遇堵车,大纬二路拓宽后极大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给出行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还有顺和高架路北延工程,把经十路、经十东路和绕城高速公路北线连在了一起。有了它,济南市民出城变得非常容易,只要上了顺河高架路,驱车直接上高速,然后向北可直奔国际机场,向东可至济青高速,向西可通过京福高速公路驶向全国各地,走大街穿小巷大半个小时还出不了城区的局面不复存在。
  鲁能公司的李先生谈到济南的绿化时,不假思索地提到了经十路。“除了许多道路的绿化比以前好了很多外,新建小区规划比较好,一般都有绿化带。”
 除了绿地广场的修建,越来越多的休闲绿地也在居民的集中区域出现,家住裕园小区的王女士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原先入住裕园小区后,晚上出来散步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2005年槐荫区办事处建成了裕园小区休闲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给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
 燕子山小区长达13年之久的马路市场,随着济南市背街小巷整治的推进,实现了退路进厅。燕子山小区街道办事处利用燕山集团地下2200平方米的车库和地上一层1100平方米的商住房,投资210万元建成了室内“农加超”综合市场。
  路面坑洼、路灯不亮、污水四溢,是济南市大部分背街小巷存在的问题。2004年开始,济南市把背街小巷整治列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2年的时间,背街小巷旧貌换了新颜。
 家住长盛小区北区的宋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经过整治,这里原来坑洼不平的路面已经铺上柏油,道路两侧占道经营的小商贩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栽的绿化草木,而且还全部安装上了路灯,增加了健身设施。

 

一年展会近百个 直接收入8000万

◆导报记者 吕文 济南报道 

“得益于济南城市知名度的提高与城市形象的改善,我们完成了由‘地主’向‘经营者’的战略转变。”
  9月4日上午,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为期3天的“2006中国(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暨首届中国老年旅游博览会”在头一天刚刚结束,中国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9月5日又接踵而至,会场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布展。该中心总经理、济南市展览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何元清虽然很忙,但谈起近年来济南市会展业的变化,好像有一肚子的话说不完。
30%的营收增长速度
“2002年以前,济南市的展览场馆不但十分分散,档次也较低,工业展览馆、体育馆一度成为主要的展览场所。这种情况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业后得到了根本改观。”何元清介绍说,2002年的10月份,由济南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现代化会议展览场所———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自此,济南的会展业走上了一条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城市需要经营,会展更需要经营,而且两者密不可分。在济南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的同时,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的展会越来越多,已先后成功承接了近300场展会。信博会、文博会、医博会、童博会、节博会、房车展……会展市场火爆异常,参展观众突破800万人次,营业收入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递增:2003年举办展会46个,实现收入1327万元;2004年举办展会61个,实现收入2005万元;2005年举办展会69个,实现收入2069万元;今年上半年举办展会43个,全年有望突破80个,预计实现收入2500万元。
  据了解,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无论办展数量还是营业收入几年来都连续全省第一,也走在了全国同规模展馆的前面。在“2005年中国会展业(高峰)论坛大会”上,该中心被授予“中国十大优秀会展中心”称号。
糖酒会15万人莅临济南
  说到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就不能不提起另一个后起的“巨无霸”———济南国际会展中心。该中心位于济南高新区中心地带,总建筑面积达34万余平方米,展厅总面积11万平方米,可设4000个国际标准展位,于2004年11月份投入使用。该中心利用庞大的容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相继举办了国际制造业博览会和全国糖酒会等大规模的会展盛事,与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形成相互补充、彼此呼应之势,进一步拓展了济南市会展业的市场空间。
  去年11月,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参展企业达到了3500家,设立各种展位3640个,达到了展馆所能容纳的极限数量,创下了糖酒会50年来之最,同时也创造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历史上的展会之最。这届交易会商品成交总额为140.76亿元,也创下了糖酒会的新记录。同时,糖酒会期间,济南的宾馆、酒店等场所人满为患,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外地客商。据不完全统计,这届交易会会期内,共有15万人莅临济南,超过了糖酒会召开前预计的10万人的数字,大大提升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一个城市办会展,就如同一架飞机从天上往下撒钱。”济南市展览行业协会周长群秘书长说,这句在会展业流行的话,最能说明会展业给城市带来的收益,济南市应该对此体会得尤为深刻。据济南市展览行业协会统计,2005年济南市共举办各种展会90多个,直接营业收入近8000万元(糖酒会带来的各种间接收入约1亿元没有计算在内),同比增长20%。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济南市共举办各种展会60个,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5倍,参展人数达250万人次,完成成交额达300亿元。

 

巧建经十路

◆导报记者 吕文 济南报道 
    
  9月6日上午,济南市燕子山庄,一场有关该市奥体中心建设的市政工程会正在紧张召开,专家们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会议间隙,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继东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城市建设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将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从规划、到建设、到管理的始终,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调控解决城市建设和经营同步发展的问题,使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长远性。”
  王继东所在的公司是济南市城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法人单位,承担了经十路、经一路、北园大街、奥体中心等众多大型市政工程的建设任务。他认为,经十路的建设,最有代表性地体现了济南市“经营城市”的理念。
“捆绑”开发“求平衡”
  2003年,济南市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分东区、城区、西区三块展开,经十路是所有工程中最先开工建设的工程。该市城建部门提出了通过“经营城市”的方法来解决建设资金缺口的思路。按照“自求平衡、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目标要求,经十路在经营性用地的拍卖、沿线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营等方面,都全面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
“经十路工程并不仅仅是拓宽一条路。”王继东告诉记者,经十路的改造,还包括两侧约40平方公里内200多公顷地块的捆绑式开发。经十路的改造摆脱了单纯政府拨款、统筹建设的传统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提出了“自求平衡”的运作模式,将经十路与两侧地块开发改造绑在一起,统一规划建设。这与传统的建设模式相比当属创新之举。
  据了解,经十路沿线有约40个可开发改造片区,目前已有多个条件成熟的片区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对外招商,吸引了省内外数十家开发商的目光。在2003年10月份的一次拍卖中,位于经十路沿线较偏远地区的两块土地(共计178亩)便拍出了2.6亿元的好价钱,合每亩146万多元。此后经过多次拍卖,经十路沿线地价直线上升。2004年又有8块“福地”公开招商。其中,经十路玉函立交东北侧一宗仅4.17亩的土地成功拍卖出让,创下省城平均地价历史最高纪录———每亩874万元。王继东表示,目前,经十路沿线地块的开发招商仍在进行中,随着地价的进一步升值,他对赚回当初贷款投入的18亿元开发资金、实现资金运作的“自求平衡”很有信心。
“建管结合”一举多得
  为实现“自求平衡”,经十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营也首次采用了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建管结合”的全新方式来经营城市、管理城市,这在省城的城建史上更属惊人之举。
2006年初,经十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15年的经营权被广州一家公司以3亿元的价格买断。按照要求,该公司将负责经十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施工和经营,其中包括对人行过街天桥、灯箱、大立柱式广告牌、垃圾箱、休闲座椅、报刊亭、列车化公交车站、电话亭、公共厕所等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建成后的市场化经营,经十路的环境卫生也将实行市场化管理。
  王继东认为,城市道路由政府经营变成企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投资、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可以使投资的企业获得丰厚的回报,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家,大大带动省城城建市场化经营的步伐,可谓一举多得。
“省了钱等于挣了钱”
  经十路的成功运作无疑为济南市的城市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更重要的是,它使“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此后经一路、济泺路、北园大街、奥体中心等工程的建设中,这种理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贯彻。
“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经营问题,大有潜力可挖,省了钱等于挣了钱。”在王继东看来,城市建设要“自求平衡”,就不能像以往那样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在节约挖潜上下工夫。以奥体中心为例,对安置房的竖向标高进行了调整处理,可减少100万方填土;对周边道路规划进行调整,又可增加土地近百亩;对排洪沟规划进行由明沟变暗沟的调整,解决了用地、环境、安全等诸多问题。仅此几项,就可节省一大笔资金。这种做法,也是对“经营城市”理念的一个有益补充吧。

 

◆导报记者 孙秀红 济南报道 

  “应该感谢亚洲杯,它让济南有了向亚洲乃至世界问好的机会。”2004年7月,一体育媒体如此评价亚洲杯于济南的意义。
  现在,济南又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通过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向全国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体育营销刚刚在国内起步的时候,济南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并早早摘到了果子。
一次向世界问好的机会
  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虽然勾起了许多人到济南看一看的欲望,但几十年过去了,济南依旧像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外界难识其庐山面目。
  “亚洲杯给了济南一次向亚洲和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时任亚洲杯济南赛区市场部主任的王司华说。在这之前,济南于1988年举办过第一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此后就再没举办过重大体育赛事。
  2004年的亚洲杯,济南赛区虽然只有8场比赛,而且没有中国队的比赛,但山东省和济南市两级政府都特别看重这一促进城市形象提升的契机。“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省会济南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是山东人的会客厅。山东省与济南市由此制定了一个由亚洲杯带动城市发展的大思路,并拉开了城市改造和建设的序幕。
  亚洲杯比赛前,济南扮靓了:气宇轩昂的经十路扩宽了;便捷顺畅的绕城高速公路竣工了;雄伟宽阔的燕山、南辛庄、纬六路立交桥拔地而起;修缮一新的省体育中心足球场,更是世界一流。韩国主帅邦弗雷雷来济南实地考察以后说:“济南场地一点不比2002韩日世界杯差。”
  济南在洁净、亮丽、有序的环境下迎接了亚洲杯的到来。
  济南优美的环境、火爆的球市以及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交通状况让亚足联非常满意,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对济南赞不绝口。同时,亚洲杯的完美落幕证明了济南有能力承办大赛,组织大赛。
  比赛期间,东邻韩国来了一万多游客,日本来了几千游客。“随着媒体报道,济南的形象被传播到了整个亚洲”,王司华说,比赛期间,参赛的16强所在的国家都派出了阵容强大的记者团跟踪报道,高密度的报道,让济南瞬间进入了亚洲各个国家的视线。
  亚洲杯,改变了济南的城市形象,给济南戴上了美丽的光环。 

一次向全国问好的机会
  初尝体育营销的甘甜后,借亚洲杯的东风,济南开始争夺第十一届全运会主办权。
  几番较量后,济南如愿以偿。2005年10月,山东省省长韩寓群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手中接过了全运会会旗。
  如果说,亚洲杯是对济南的惊鸿一瞥,那么第十一届全运会则是对济南的全面审视。对此有深刻认识的山东省与济南市两级政府将此赛事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届全运会甫一结束,2005年10月28日,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即亲自召开动员大会,开始为第十一届全运会作筹备。而在此之前,为承办好2009年的全运会,山东省和济南市已先后在十运会开幕前后,派出若干支考察学习团去南京学习。山东体育代表团也肩负着取经的重任,各参赛部门、后勤保障和安保部门的所有参赛人员都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南京承办第十届全运会的第一手资料,做到比赛、取经两不误。韩寓群甚至亲自率队去南京取经,以将第十一届全运会办成一届最出色的运动会。
  “支持济南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搞好省城建设,发展省会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带动济南城市圈经济加快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韩寓群明确表示要借十一届全运会提升济南城市形象、提高济南知名度。
  由此带动的济南城市建设迎来了又一次高潮。按照济南的“十一五”规划,在今后5年中,济南市的城建总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到201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将达到330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340万人,“一城两区东西两翼带状发展的大济南”框架将基本形成。在燕山新区,以加快奥体中心建设为依托,带动周边开发,配套完善服务设施,建成以行政办公、文化、体育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正在建设中。
  十一全运会让济南充满了期待,一个大济南呼之欲出,一个新济南将登台亮相。

 

规划:
现实未来共斟酌

◆导报记者 王新亭 济南报道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近几年济南市区快速扩张,城市的规划设计任务也成倍增加。济南市规划局副局长金德岭告诉记者,局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每周六上午都要参加专题业务会或局业务会,有时甚至延续至下午。现在局里平均每天要审批10多个项目,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除了日常工作的累,最担心的还是人们对规划项目的评价,这是心累。
  金德岭介绍,规划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做规划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但又不能太超越现实社会。而这个程度很难把握———未来能接受的,现在可能不会接受;现在能接受的,未来可能就会落伍。他们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现实与未来的最佳结合点。他举例说,玉函路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当时该路上只有一路公交车,机动车也很少,一天到晚没高峰期,有市民还反映玉函路建得过宽,太浪费;但现在该路上下班时堵车现象严重,如果再要拓宽的话,成本就太大了。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金德岭说,用这句话来形容规划工作真是太贴切了,所以为了决策正确,规划局坚持科学民主规划,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首先,坚持规划的“上下公开、里外公开、前后公开”,积极完善规划工作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集思广益,不断增强规划决策与管理的透明度。其次,坚持规划公示制度,采取网上公示、现场公示等方式,将各类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公之于众,建筑工程则一律现场悬挂公示牌。
正是坚持科学、民主规划,经十路的扩建才非常成功。金德岭还介绍,正在改建的北园路,其规划理念比经十路还要先进,修好后将会得到市民的认可。
  城市发展是历史文明的延续,规划的理念需要继承和延续,更需要创新和发展。金德岭说,两年前,规划局启动了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中心的审批改革,一句话,就是通过再造审批流程,实现审批提速。对大项目和重点工程还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变通处理。规划局专门成立了大项目规划办公室,提供从策划选址到竣工验收的“一条龙”服务,做到提前介入、提前策划、提前化解矛盾,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办结手续。
  通过审批提速,济南市规划项目平均办理时限从70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

背街小巷靓了

◆导报记者 王新亭
 通讯员 赵东云 济南报道   

    济南市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一些大的项目大家有目共睹,但济南市还做了许多小的事情。济南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介绍,两年多来,济南市投资2亿多元,整治了2000多条背街小巷,可能有些市民对此还不太清楚。
    环境综合整治“小项目”虽小,却连着“大事”,连着民心。济南市的一位领导说,一个背街小巷专项整治可以惠及100多万市民。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脚下路、门前灯、出行难等一桩桩、一件件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办好,才是真正做到了“去民之患”。
    2004年,济南市提出把背街小巷整治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专门成立了全市街巷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市建委牵头,组织协调全市统一行动,各区建设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2004年,济南市共完成背街小巷道路改造985条;2005年完成1535条背街小巷的改造,累计投资1.5333亿元。
    从今年起,济南市的街巷综合整治转入巩固提高和沿街环境提升阶段,对辖区内各类背街小巷逐一摸底调查,对未完成整治的街巷及需要提升整治的街巷进行登记、统计,特别是将通向居民院落的街巷末端、楼间通道、设有农贸市场的街巷以及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偏街窄巷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做到无盲区、无死角、无遗漏,全部达到路平、灯亮、水畅和环境靓丽的标准。
    根据对道路现状调查掌握的情况,济南市建委组织制定了背街小巷道路改造技术标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现状的道路设计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形式。
    背街小巷道路,修的是老百姓家门口的道路,是否符合质量技术标准,需老百姓点头才行。济南市建委三进社区,在工程每个环节深入社区倾听居民的意见;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进社区征求居民意见;工程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进社区收集居民建议;工程验收时,验收人员进社区恳请居民评议,让群众满意。
    随着社区居民对改善社区环境期望值的逐步提高,济南市把一些方便群众又力所能及的配套建设,向综合景观、整治方面发展。各区建设部门通过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征求采纳群众意见,将道路改造向排水、绿化、健身等综合配套方面延伸。为解决道路积水问题,增设了排水管、雨水井;为美化社区环境,修建了绿化带等辅助设施;为满足居民健身娱乐休闲需要,为小区居民兴建了鹅卵石健身路……
    背街小巷道路改造是济南市环境综合整治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该负责人说,通过修好“门前路”,在党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通过点一盏“窗下灯”,把党和政府与老百姓的心拉得更近。

  编辑: 侯海花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