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济南市推出的15个旧城改造项目,我们仍在研究和考察,还没有明确的意向。”12月5日,面对记者的提问,正在济开发一大型房地产项目的某知名港资集团负责人仍表现出了少有的谨慎。
在当前的背景下,开发商的谨慎不难理解。一次性推出15个成熟的旧城改造地块,这样的大动作在济南城建史上还不多见,足以显示济南市在推动旧城改造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因此,11月17日举行的旧城改造项目推介会,在对记者提供的通稿中,也被称为“肩负着济南‘老城提升’重大发展战略、采用全新市场模式运作的济南市旧城改造的全面启动。”
“旧城改造难在何处?难就难在老城区搞开发就如同在心脏上动手术。”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开发商,一致的看法是,高于新区开发的成本且不说,济南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在展示泉城特色风貌的老城区和展现济南开放精神的商埠区更是轻易不能“动土”。乱拆乱建不行,零星插建不行,大拆大建更不行。济南的旧城改造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和传统的改造模式,创出一条新路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11月17日的旧城改造项目推介会,更像是组建刚刚三个多月的济南市旧城改造投融资管理中心暨济南市旧城改造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一次精彩亮相。
济南市委、市政府赋予中心的任务,“就是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导向,准确把握旧城改造项目在城市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与作用;注重突出泉城历史文化特色,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效整合旧城资源,科学规划实施;通过坚持‘政府统筹,市场运作,连片开发’,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我市节能降耗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为提升和发展服务业打造更加优良的载体和平台。”项目推介会上,“旧改”中心主任张奇对与会的40多家开发商介绍说。
“旧改中心可谓应运而生,是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结果。”济南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2003年新一轮城建大幕拉开之初,济南市就确立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的目标,以实现建设项目资金的“自求平衡、滚动发展、良性循环”,并先后成立了城区、东区、西区三个城建指挥部作为投资主体。随着几年来市场化运作的日趋成熟,济南市又在各指挥部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市城市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济南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市西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加强资金监督和使用,形成“借、用、还”的良性循环机制,为今天旧城改造的市场化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心拥有四大优势:一是政策支撑优势。可以根据总体规划准确把握区域地块的性质和功能定位,预先测算和核定拆迁安置补偿成本;二是规划策划优势。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片区地块的不同情况,通盘谋划,有效整合,促使项目的连片改造,规模开发,保障项目的合理性;三是组织实施优势。可以通过组织协调各政府部门,统筹推进和解决具体项目的拆迁和安置问题;四是市场运作优势。中心具有投融资和项目开发、经营的职责,可以依托公司,具体协商项目策划实施方案,保障项目的经济性。”项目推介会上,张奇表现了充足的信心。
“这就意味着即使难度极大的旧城改造项目也有了可操作性。”济南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给记者解释说。“比如,在配套费等费用减免上,在用优质项目与旧改项目捆绑开发上,在新区开发反哺老城提升上,都有很大的开发运作空间。”
谋利于民,还利于民,造福于民,济南市旧城改造规划正在逐步完善并付诸实施。调查显示,济南城区二环路以内0.5公顷以上可改造区片共125个,合计占地面积1792.4万平方米,有居民8.3万户。市旧城改造投融资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济南市还将加紧选择、策划、包装,再推出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全市旧城区50%的棚户区得到改造。 (记者 晁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