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泉城 > 首页要闻

做强近郊区:对接融合谋跨越

2006-09-18 16:13:14 大众日报
  记者张红升晁明春 
 
  核心提示
  大规划,大整合,大投入,大发展。在济南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章丘、济阳、长清、历城及高新区等省城近郊区,当仁不让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拉开建设发展框架,加快与市区对接融合,促进一批大项目尽快落地开花结果,加快培植一批制造业产业集群。近郊区的发展对提升省城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对加快济南城市群都市圈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济南框架下的新定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近郊区只能算是一个过度性的概念。这不仅仅是记者采访中的一个强烈感受。
  “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的新定位,让章丘市的发展格局为之一新。在这个定位下,章丘抓住济南市实施“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经十东路拓展改造、东部产业带建设的机遇,主动与济南市区实施了“产业对接、城市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科技和人才对接”。“四个对接”下,章丘形成了“三纵六横”的城市发展大框架,城市规划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其中“一区三组团”的明水经济开发区,作为章丘新城区的组成部分,已从发展空间上实现了与济南城区的零距离对接融合。
  以同样的眼光审视“西翼”长清,其作为一个省会新城的框架全面展开。作为西部新城载体的“济南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政务商住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和农高区”五大片区,目前规划面积已达16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0多公里,三年城市规模扩张了近四倍。
  与济南一河之隔的济阳,抓住济南“一跨两接三转移”的机遇,同样把其发展放到省会经济的大框架下来谋划。将济阳的发展定位为“承担济南工业疏解职能的现代化园林城市、济南市的新兴工业区”,城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0.9平方公里调整到42平方公里。
  “历城拥有其他地方所无法具备的工业优势、大学优势、旅游优势等,怎么在发展省会经济的大合唱中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历城区区长许强对记者强调,“那就是按照济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东部产业带、城市商贸中心区和南部生态经济区。”
  孙村片区交由高新区统一规划开发,使高新区的环境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迅速移植,世纪大道、杨家河立交等一批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村庄的整合,大大提高了高新区的承载力。
  大规划、大整合、大手笔。对接融合成为近郊各区县的谋篇布局的主旋律,在大济南的城市框架下来重新审视自己,更加感到发展机遇的稍纵即逝。从“抓住机遇,主动融入省会经济”的理念出发,找准突破口,选准着力点,近郊各区县(市)将以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带动省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产业群凸现集聚效应
  在“做强近郊区”的思路上,济南市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提出要“实行组团式开发、集约化布局,加快培植制造业产业集群”。
  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使近郊各县(市)区具备了领先一步的条件,尤其是通过“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形成了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产业集群。“突破唐冶,将17.8平方公里的唐冶片区建设成山水之城、体育健康之城、现代服务业聚集之城,以带动东部;突破临港,将25平方公里的临港开发区建设成工业高地,以带动北部;突破三川,重点打造10平方公里的锦阳川精品旅游区,以带动南部山区。三个突破搭建起历城区跨越发展的新平台。”区长许强一一道来。
  而章丘,则布下了由圣井高科技产业组团、圣井传统产业组团与龙枣组团、开发区项目区构成的明水经济开发区“一区三组团”的发展格局。章丘电厂、中国重汽、济钢集团、中集车辆、中氟化工、安莉芳、可口可乐等一批高成长企业纷纷落户,龙头带动配套,膨胀产业集群,形成了能源动力、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使集群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日益显现,集聚起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六大产业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240家,其中中国重汽济南产业园和华电国际章丘电厂两个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50亿元。
  与章丘相呼应,高新区孙村片区主要吸引规模化的电子信息、机电装备、交通装备、发电输配电等产业项目,要打造成为济南最大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引进各类“高大外”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数百亿元。仅青年汽车、中车集团等8个项目的总投资预计就达120多亿元,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利税120亿元。
  济阳则另辟蹊径,抓住台资企业来大陆投资和“珠三角”、“长三角”台资企业向北大规模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相对优势,倾全县之力抓对台招商。依托旺旺、大鲁阁等台资企业,在济北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面积18平方公里台湾工业园。
  在长清,以济南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开发区南园、水龙王工业园、万德工业园为配套延伸,“一区三园”工业发展布局已基本形成,集聚效应日益凸现。鲁能、重汽、济柴、联想、捷迈、山水、佳宝等一大批“名牌明企”入驻并引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机械装备制造、新型建筑建材、电子信息和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集群经济加速膨胀,其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如此,济南有了“昂首、挺胸、摆尾”阔步而进的气势。对近郊各区县(市)来说,也正在完成一个从“接受省会经济辐射”到“发散省会经济辐射”嬗变。
  “坐不住的感觉”
  “今年在南方四省市的学习考察,感触很深、震动很大、看到差距、学到思路,有一种坐不住的感觉。”去年实现在全国百强县位次比2003年前移31位的章丘市,其市长毕筱奇如是说。
  “坐不住的感觉”来自于防止骄满,清醒认识与外面的差距上。“差就差在大项目上,差就差在外向度上,差就差在思想解放的程度上。”毕筱奇说。
  “坐不住的感觉”是站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而爆发出的一种内在动力。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竞技经济’,只不过我们的地位比较有利,竞技状态还不错。”许强打了一个十分贴切的“比方”。“要想继续保持领跑地位,还需对自身的优势进行进一步挖掘和张扬。”
  “坐不住的感觉”是发展县域经济当有的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方面可以防止松劲满足畏难情绪,在比学先进中找差距,一方面可以打开思想境界、提升胆略气魄,在奋力争先上实现新发展。
  加快发展的热潮一浪涌起一浪。要做到“快中求好,好中求快,统筹协调,和谐发展”,把近郊区做得更强,融入并支撑起济南大城市的框架,需要的就是这种“坐不住的感觉”。
  编辑: 侯海花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