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泉城 > 首页要闻

省城建设新看点② 留得碧水绕泉城

2006-10-08 14:32:25 大众日报
  记者 晁明春 
 

  “泉水真的是地下冒出来的吗?你们有这么好的水景怎么不向阿拉伯世界推介?习惯了去巴黎度假的阿拉伯人一定会对济南感兴趣的。”
  这是前不久,一位第一次来济南的阿联酋客商站在护城河边发出的感叹。当他证实哗哗涌出的黑虎泉的确不是人造喷泉而是大自然的杰作后,兴奋不已地沿着护城河接连走了好几圈。临回国前,他特地找到记者帮忙给他找几张介绍济南泉水的英文光盘带回去。
  “护城河能有今天的效果,除了有老天帮忙、提供充足的泉水补给外,济南市付出了极大努力,特别是截污。”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分管负责人高凤池对记者介绍说,“由于无资料可查,工作人员戴着防毒面具顺着污水管道查找源头,全长7045米的护城河沿线共查出排水口106个,正在使用的40个,其中直接向护城河排放污水的就有22个。”
  济南以“泉”闻名,但泉城这篇“水”文章却极不好下笔。2003年9月6日上午8:30,当地下水位上升到27.01米,断流停喷长达545天的趵突泉恢复喷涌时,保泉成了从市长到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加大引黄供水力度,严控泉水补给区的开发,封闭泉域内深层自备井113眼,浅层自备井1250眼,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约1700万立方米,并于今年4月9日正式实施了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趵突泉能连续3年保持喷涌,与这些工作密不可分。”济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杨鲁豫感慨道。
  清可鉴人的泉水让泉城人的另一块“心病”更加凸显——济南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膨胀带来了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大,而污水管网、排水体系建设的历史欠账却太多,直接后果就是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曾几何时,散布在市区的67条大小河道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程度。
  清淤、截污、蓄水、增绿、造景,济南市河道治理的这个“十字方针”,是从护城河和玉绣河的整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玉绣河治理工程,更是成功地在济南市率先实践了全面截污、就近收集、分散处理、中水回用的污水治理模式。
  济南市原来普遍采用的办法是污水集中收集到市区北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河道下游,虽然污水收集容易,但中水无法就地回用,需铺设管道逆地势而上,成本极高。而玉绣河则根据自身特点,分段选点,沿途建设了4个小型中水处理站,与城市污水管网并网,污水净化后回放河道补充水源,为济南实行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办法作出了有益尝试。把昔日的污水沟变成风景如画的生态走廊,玉绣河河道治理工程颠覆了济南传统的污水治理办法,启发了济南治理城区水体污染、再造河道景观的新思路。河道治理是2003年“6·26”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济南市十大工程之一。去年,济南市又做出了准备用3年时间,对工商河、东泺河、西泺河、柳行河、全福河、兴济河等市内6条主要河流进行综合治理的安排。列入今年整治计划的,是东泺河、西泺河及工商河三条河道截污整治工程。
  “东、西泺河,工商河沿岸共有排水口621个,其中污水口361个,雨水口260个,日污水排放总量15万方。”高凤池告诉记者,“今年8月31日至9月25日,工商河(北园大街以南河段)、西泺河(经一路至小清河河段)实施了清淤工程。同时两条河道还将新建或改造疏通河道两侧的排水管网,彻底封堵进入河道的各条排污口;清淤完成后,由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工商河中水处理站、西泺河中水处理站建设也将接近尾声,达标出水排入河道,济南市又将形成两道亮丽的河道生态景观长廊。”
  “其实,目前我们就连护城河的文章还没有做足。”不少专家和普通市民给政府“上书”。尽管对于护城河内行船游览路线的可行性,专家们论证了多次,但至今还未能实现“环线游”。“把护城河打造得具有南京秦淮河一样的知名度,提供更好的亲水游园环境,丰富泉水内涵,谁还说济南留不住游客?”
  “如果将泉城的全部水系重新梳理整治一遍,那么巨额投资不亚于再造一座新城。”济南市领导算过一笔账。显然,对一个快速成长的城市来说,资金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经营好泉水,做好“水”文章,济南还需要更开放的思路、更可行的办法。
  “争取3年内,财政不出一分钱,社会融资100个亿,将小清河变成名副其实的‘清水走廊’。”成功运作长清大学科技园的济南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主任王迪生,不久前又从市政府领受了小清河治理任务。沿小清河的整治开发已上升到济南市四大开发战略之一。
  无论是护城河、玉绣河,还是工商河、西泺河、小清河,济南的“水文章”已经有了个良好的开头,“碧水绕泉城”也从良好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编辑: 侯海花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