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亭街
张家大院
老城古巷泉水游成为今年济南市泉水文化周的重头戏,历下区还专门设计了老城古巷泉水游路线。沿着老城古巷泉水游的路线,记者带你探访济南的——
窄窄的巷道、湿滑的青石板、青砖小瓦的老屋伴着汩汩清泉构成了老街古巷一番如画的景象。这里的每一座门楼、每一眼深井、每一棵老树、每一扇影壁……都藏着一个个令人称奇的故事。曲水亭街、西更道街、王府池子街、金菊巷、起凤桥街、马市街、东花墙子街、辘轳把子街……这些独具特色的名字后面,也有着说不尽的历史传说。
柳牵水绕曲水亭
大明湖南门往北,百花洲之南,是一条柳牵水绕的街道,这里便是曲水亭街。小桥、流水、柳树、亭榭和街上洗衣淘米的居民,构成了一幅清俗自然的美丽图画。曲水亭里坐着几位老人,悠闲地拉着家常,亭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曲水流觞雅士情,荷香送爽棋琴韵。”古时,曲水亭是文人墨客饮酒对诗的地方,民国时期,明湖船家的后人赵嘉麟开始主管曲水亭,当时的曲水亭棋社远近闻名,现已成为普通百姓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清澈的泉水沿曲水亭街从容流淌,让人忍不住想亲近一下,一位中年女士正用泉水洗着桃子,三三两两的小吃摊则在街边招揽着生意,老街古旧中透着亲切,仿佛清丽妩媚的江南水乡。
更夫巡夜西更道
曲水亭街往南便是西更道街,长约400米。这条街是一条石板路,在济南,这样的石板路已不多见,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向南一直通向泉城路,这条老街也忍不住要看一看现代化的商业大道的模样。民国十三年《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载有这条小路,当时因位于清巡抚院西墙外,为更夫巡夜之通道而得名。
王府池子街
连起名泉大院
顺着西更道街边一条窄小的胡同向西,就来到了王府池子街,这条街因靠近王府池子而得名。它北至起凤桥街,南接平泉胡同,街上有很多小户门楼,静谧清新。街旁一池碧水,就是王府池子,也叫濯缨泉,泉池碧波荡漾,四周被青色砖瓦的老屋环抱。
泉池北侧就是有名的张家大院,小院内紫藤婆娑,备有石桌石凳,是品茶赏泉的理想之地。院里有9户人家,一位姓许的老人是张家的媳妇,她已在这儿住了40多年,这里的老屋则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当记者提出要给老人和老院照张照片时,老人像爱美的姑娘,进屋把小褂换成一件短袖上衣。
燕喜堂曾创鲁菜名牌
沿王府池子街向南再向西,拐入金菊巷,1号院便是燕喜堂。旧时济南有四大鲁菜馆,其中一家就是燕喜堂,高高的门楼、漆黑的大门仍然雄伟,只是昔日盛名的燕喜堂已经不在。燕喜堂创建于1932年3月,时值南燕北归时节,便得此雅号。
55岁的赵先生现是这座宅子的主人,他告诉记者,燕喜堂是他爷爷赵子俊创办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燕喜堂停业。当时曾经创出了清汤燕菜、奶汤鱼翅、奶汤鸡脯、五星苹果鸡、奶汤鱼肚鲜桃仁、清氽鸭肝、油爆双脆、糟煎鱼片等一系列“招牌”菜,时称历下风味。
起凤桥旁起凤泉
回到王府池子街,沿街寻至起凤桥街,又看到了潺潺的泉水,水草在水中摇曳。起凤泉位于起凤桥街9—11号院内,泉水清澈见底,泡出的茶特别香。
起凤桥街向西即到马市街,此街在原济南府学(即孔子庙)大门南侧。辛亥革命前,为尊崇孔子,经过府学门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游人或来府学祭孔的官员,都会将马拴在此街,故名马市街。马市街上干净清新,虽然已经不见曾经的马匹车辆,但空中仿佛还回旋着马儿前蹄腾空时的嘶叫声。
街道迂回像辘轳把子
马市街紧邻东花墙子街,该街西侧就是泮池,池水中间是一座五孔白色石桥。如今的泮池池水清澈,镜子一般的水面把周围的墙、树、桥、柱都真实地“画”在水中。
过去,泮池水流的通道被堵死,活水成了死水,水很脏且漂有树叶等杂物。周围的建筑也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为使古泉重现旧时风貌,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对泮池进行了整修,用青石重新铺装200余平方米的路面,并清理了池底淤泥,让池水重新绿了起来。
东花墙子街与辘轳把子街相衔接。辘轳把子是提井水缠绳子的轴把儿,先是直的,一半儿处突向斜上方弯曲,之后又平下来,这条辘轳把子街的形状就是这样,因此而得名。
一路走来,欣赏不够的老街古巷,探究不尽的传说故事,清澈的泉水环绕在老街古巷周围,在街头巷尾浅吟低唱,经年不息,泉池中不时泛起点点涟漪,像孩子们的欢笑,荡漾在老城古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