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树君
2006-12-22 17:02:43
|
|
|
|
|
邹树君,1973年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主动放弃留校机会,毅然返回威海,用30多年时间推动群众歌咏活动,现在的威海市环翠区已经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全国歌咏之乡”称号。特别是他身患重病后,更加发奋努力,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日夜奔波,向基层群众传授自己的声乐知识和工作以验,推动威海音乐事业和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歌咏之乡”的功臣 回到家乡以后,邹树君被安排到市文化馆工作。那个年代,“样板戏”一花独放,群众文化生活极端贫乏。邹树君就在心里思考着,群众文化活动从哪里启动破题? 1974年,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2周年的时候,邹树君提出了举办群众歌咏活动的建议被采纳。从此,这个活动成了威海坚持30多年而不衰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就了“歌咏之乡”。 为保证晚会效果,他逐个单位辅导,一个月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威海的机关企业。一天晚上,邹树君骑自行车接连跑了5个单位做辅导,来到第六个单位时已近11点钟。当他推开排练厅的大门,看到已经排练了3个多小时的演员们,还在等着他来辅导,心里暖暖的。他感觉到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和渴求,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 5月23日,首届群众歌咏会如期举行。容纳4000多人的场地被挤得水泄不通。当《咱们的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我的祖国》等一批群众久违了的优秀歌曲唱起时,观众们不由自主地拍起了手掌,台上台下齐声同唱,成了歌的海洋。从此以后,邹树君作为主要组织、策划者、指挥者,从没缺席。 此后,邹树君和他的同事们以歌咏活动为支点,不遗余力地进行音乐普及提高工作。农村、企业、学校、军营,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他的歌声。1983年冬天,孙家疃镇组织一个军地文艺骨干培训班,请邹树君前去辅导。课休时,一位学员无意中说到,要是邹老师能和我们住在一起,晚上也能学习,那多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邹树君就把铺盖搬到了建在海边的学员宿舍里,和学员们吃住在一起。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邹树君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威海市的群众歌咏活动广泛开展,水平飞速提高。200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领导同志看了环翠区“歌咏之乡”申报材料,感慨地说,没有想到,在一个滨海小城,在社会大变革的年代,一个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能够历经30多年而不衰,“歌咏之乡”的称号他们当之无愧。 甘为人梯育桃李 邹树君的同学,许多都成了拥有夺目光环的音乐家。由于选择了基层,他没有成名,也没能成家,但他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一个又一个“音乐之星”。 2004年10月,中央电视台“音画时尚”栏目为戚建波做了一个专集。鲜花和掌声,戚建波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邹树君。戚建波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春天,邹树君住进了他家。当时只有十三岁、酷爱音乐的他,从此与邹树君结下了师生之缘。邹树君教他乐理知识、教他发声方法,鼓励他参加群众歌唱活动。几年后,戚建波考上了师范学校音乐专业,毕业后做了中学音乐老师。邹树君又辅导他搞歌曲创作,有了满意的作品,就拿到“5.23歌咏会”上来演唱。邹树君是他音乐之路上的启蒙人。1990年夏天,邹树君自筹经费为他组织了一场“戚建波声乐作品演唱会”。还请来了著名音乐家唐诃、臧东升等,对戚建波的歌曲逐一点评。唐诃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能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学音乐教师举办这么高层次的专场音乐会,这在全国不多见。 在邹树君辅导帮助下成材的人,有很多很多。从事基层文化工作30多年,他办了上百期音乐培训班,培训了上千名文艺骨干。他的家经常是这样一种景象:钢琴前他在认真地演奏,钢琴旁音乐爱好者在动情地歌唱。他的家就是一个小课堂,是威海音乐爱好者的“音乐之家”。从邹树君的培训班和这个“音乐之家”里走出了多少文艺人才,邹树君自己也记不清了。 邹树君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义务的,不讲报酬的。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跋涉,不求名不图利,甘为人梯、甘当绿叶,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去浇灌新苗、培育新人,他感到这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和欣慰。 他用生命歌唱 2000年3月底,邹树君因病到医院检查发现直肠癌晚期。从此以后的6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做了三次手术,十多次的放疗、化疗,身体变得极度虚弱,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舞台。 他常想,在自己不多的时间里,还能给威海文艺事业留下点什么东西。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组建一支业余合唱团,把威海的歌咏水平提升一个台阶。2003年,在韩籍华人龙启明的支持下,60多人的“启明合唱团”组建起来。从此,每到星期天,邹树君都要来到合唱团,组织排练。2005年,合唱团代表威海市参加山东省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老干部歌咏比赛。排练过程,他事必躬亲,每次排练,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湿衣衫。如今的启明合唱团,已成为威海声乐人才交流技艺、切磋方法的平台,成为威海重要的文艺活动阵地。 退休后的邹树君,对老年文化活动格外热心。今年11月8日,在区老年大学音乐培训班上课的邹树君,身体干瘦、脸色腊黄,在讲解了音符等音乐知识后,又领学员们学唱《四渡赤水出奇兵》等歌曲,在一遍遍的演唱中,邹树君身上始终洋溢着一名音乐工作者所独有的精、气、神。这股劲儿,完全掩盖了一名癌症晚期腹水病人的病态。可当他宣布下课后,只见他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身体前躬着,一手按着腹部,一手撑着面前的讲桌,休息了十几分钟,才缓过劲儿。12月5日,邹树君再次来到区老年大学上声乐课。他告诉大家:“由于身体原因,这堂课后要暂时离开大家,不能继续给大家上课,但愿这不是最后一课。”他领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吟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邹树君就是这样用生命与时间赛跑,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推动威海歌咏事业不断发展。人们说,他在用生命歌唱。
|
|
编辑:
肖辉杰 |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