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4日电(记者 熊聪茹)居委会主任常被形容为“发发老鼠药、办办离婚证”的“芝麻小官”,而天山脚下一个叫邢桂香的党员却用12年的时间证明:只要有创新思维、责任意识和浓浓爱心,居委会主任也能成为办大事的现代社区管理者。
1995年,34岁的邢桂香当上了新疆库尔勒市电力社区居委会主任,在临时借用的一间办公室里只有一套破旧的桌椅。生性倔强的邢桂香和同事走遍了辖区所有的单位和住户细心服务,把每家孩子入托、老人看护、交纳水电费都当成居委会的头等大事。
新疆大山口水电站的生活基地位于邢桂香所在的社区,工作地点却在200多公里以外的山岭之中,于是社区居委会当上了水电站家属们的“娘家人”,大事小事都上门服务。
2003年,被他们感动的大山口水电站无偿为社区提供了一座小二层楼,邢桂香将这里建成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居民办理各类手续不用东跑西颠了。用邢桂香的话说,这叫为居民打造“十分钟生活圈”,所有需在社区办理的事只要十分钟就办好。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邢桂香发现“说破嘴、跑断腿”的工作模式和“化缘”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在辖区单位和群众帮助下,邢桂香建起一个社区便民市场,还有集旅社、再就业培训中心及文体活动中心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这些实体为居委会带来每年近10万元的收入。邢桂香利用滚动发展起来的资金,随后又办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戏曲茶园、婚介所、家政服务等投资少、见效快的服务网点。
邢桂香说:“靠补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补血不如造血,这些社区服务点不仅能创收,还为贫困或下岗人员提供了几十个就业岗位。”
当上党支部书记后,邢桂香又动起了脑筋。她发现电力社区一些经商的党员组织关系处于“真空”状态,就千方百计把他们的组织关系转到电力社区党支部,并坚持在每月28日晚集中学习一次。
私营业主李亚明说:“我1986年就入党了,自从下海经商后,党费没地方交,感到自己就像流浪汉一样。邢桂香知道后到我原单位跑了十几次终于把组织关系转了过来。”
邢桂香还为这些私营业主颁发了“党员经营户”和“优秀党员经营户”的牌匾,上面刻着“我是共产党员、请您监督”的字样。这块小小的匾额成为诚信和优质的标志,吸引了大量顾客。在党员经营户的带动下,许多个体工商户主动向社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邢桂香说:“电力社区党支部不仅是党的基层组织,也是社区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的‘生力军’。”
电力社区居民中,相当一部分是下岗职工和贫困户。在居委会和党支部带动下,一些私营业主对扶贫帮困工作热情高涨:五星旅社负责人王剑购买了满满一三轮车的生活用品,挨家挨户送到社区贫困户手中;李亚明把4个贫困户家的6个孩子作为长期助学对象;个体经营户羊梅主动与聋哑人阿不都西克结成帮扶对子,每月捐助100元供他的两个孩子上学。目前,社区共有20多名党员像他们一样,每月捐款100元用于扶贫帮困活动。
奉献了许多的邢桂香收获也很多,她先后成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十七大代表,更重要的是她还收获了社区所有居民的信赖和真情。邢桂香走在社区街道上,沿路都会听到亲切的问候,看到诚挚的笑脸。邢桂香笑着说:“每当这时候,我心里就热乎乎的,我知道大家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