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论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 郭春梅 提要:身为“中国通”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左图)此次中国行虽只有短短4天,但他处处展现的“亲华”形象深得中国人民喜爱。与这种外交上的“软效应”相比,陆克文访华在经贸、气候变化等领域所取得的“硬效应”更加直观。
4月9日,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陆克文率庞大的政商代表团展开了为期4天的中国之行。从北大演讲到博鳌论坛,从对话央企到与中央领导人的会谈,从经贸到气候再到人权,陆克文访华所引起的一系列效应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虽有贸易摩擦、人权分歧,却难阻中国人民对这位“中国通”的喜爱,中澳双边经贸、气候合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所有一切不得不让我们惊叹陆克文那长袖善舞的外交才能。 “亲华”赚下“软效应”
正如陆克文当选总理刮起“中国风”一样,陆克文的此次中国之行也掀起了一场“陆克文热”。陆克文人物传记热卖,国内电视台对其多次专访,甚至其随行官员履历、言论也被网站大量转载。与澳媒体此前猜测的陆克文访华将面临的严峻挑战或巨大压力相比,中国媒体乃至老百姓对其要友好得多。“环球之旅”漏掉日本而选中国,也让中国人更加喜爱这位“亲华”总理。首位华裔部长的随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中澳之间的“心理距离”。 对于西藏人权问题,陆克文访华前谈,北大演讲时亦谈,但一番“诤友观”的言论却将这一可能令中国尴尬的问题轻松化解,人们记住的只有这位中国“诤友”的流利中文。博鳌论坛上,以汉语“压轴”的演讲,更让中国在国际上赚足脸面。
陆克文此行虽只有短短四天的时间,但却因其至少在表面看来的“亲华”形象,深得民心,从而为中澳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经贸收获“硬效应”
与深得中国人民喜爱的“软效应”相比,陆克文访华在经贸、气候变化等领域所取得的“硬效应”更加直观。
针对中澳经贸摩擦问题表明立场,进一步巩固了两国贸易关系。陆克文访华正值澳外资审查制度被指专门针对中国、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僵持不下之期。抵达中国的第一天,陆克文便与央企领导会谈,再次重申“澳大利亚欢迎各国投资者前来投资,中国投资者和其他国家投资者一样不会受到歧视,会与其他国家投资者一样对待”,“任何重大外资投资的施行需得经过外国投资评审会考察”。此外,“供需问题由市场决定,尤其是一些大宗产品变动较大的市场”。从而化解了人们对澳外资审查制度的质疑,又巧妙地将贸易摩擦问题推向了市场。 中澳双方一致同意共同推进自贸谈判,拓展双边合作领域,提升经贸合作水平。邻居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而中澳自贸谈判则处于停滞状态。陆克文此次访华力推FTA。在与温家宝总理的会谈中,陆克文表示,澳方愿在能源、资源领域成为中国长期、可靠的合作方,澳方愿加快双边自贸协定谈判进程。自贸协定的达成将为中澳两国经贸合作提供制度性保障,营造更加开放和稳定的商业运行环境,创造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
中澳双方在环保领域也取得实质成果。当选之初,陆克文就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陆克文对澳大利亚未来计划”的主要纲领之中。此番来华,气候变化更成为重要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买、卖方,中澳紧密的贸易关系为双方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奠定了基础。陆克文与温家宝会见当天,两国就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密切在气候变化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宣布将举行气候变化年度部长级会议,为清洁能源技术和打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高级别合作提供条件。 中澳双方还达成了一系列能源和水利合作项目,包括澳大利亚将帮助中国发展可能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城计划,并资助一个澳大利亚水利监控系统对黄河、珠江和大凌河的监控试验。澳方还承诺投入2000万澳元用于清洁煤技术合作。正如陆克文在博鳌论坛上所说,“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道德、经济、环境和科学的挑战”,中澳携手将会“给全世界带来很大的永远的一种好处”,同时也将为中澳两国开辟一片崭新的合作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