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副所长 翟崑 提要:刚从缅甸回国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副所长翟崑为本报独家撰文,就缅甸灾情的国际援助发表看法。文章指出,面对缅甸灾情,美国的冒进显然不能适应亚洲国家强调主权不容侵犯的现实,而缅甸政府的保守立场又实在不利于救灾工作。冒进和保守之间,当取中间立场。冒进者退一步,保守者进一步,也许会海阔天空。 巨灾之后,缅甸哀鸿遍野。 国际社会希望像2005年联手援助印尼海啸一样,再造一个人道主义救援的奇迹。 眼下,在救援问题上,出现保守与冒进两种倾向。缅甸政府出于一贯自力更生的做法,以及对西方社会的疑惧,对国际援助并不积极。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出现绕过缅甸政府,以军机和军舰直接向灾区投放救援物资的声音,甚至提出“武力救援”。 缅甸遭灾,美软硬两手对应 冒进者,以美国强硬派为代表。缅甸遭灾,美国以软硬两手对应。5月6日,布什总统两手俱用:第一,提供25万美元捐款,并希望美国军舰进入灾区实施救援。第二,签署国会授予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金质奖章的法案。 第一夫人劳拉从去年9月的“袈裟革命”后,就在缅甸问题上异常活跃。在救灾问题上,她向缅政府提出如下条件:推迟于5月10日举行的新宪法公投,不允许缅甸政府插手救援,而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直接实施救援。这令民族主义情绪和自尊心极强的缅甸政府难以接受,拒绝美援。 但是,美国不会因此放弃两手政策。随后,美国国际开发署宣布拨款325万美元用于缅甸灾后援助。缅政府担心与美国彻底闹僵,允许美国一架运输机于12日入境。美表示欢迎,“希望这是美向缅提供援助的开始”。 同时,美国开始为实施“武力救援”作舆论准备。《华盛顿邮报》等报道,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正考虑,在未获得缅政府许可的情况下,直接派军机向缅灾区空投救援物资。这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美国近来正与泰国、日本、印尼、新加坡等国准备进行年度“金色眼镜蛇行动”军事演习,有大批舰只和军机在本地区集结。一些不满缅政府救灾不力的国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反缅政府组织等,随即附和。缅政府压力空前。 美国急于进入缅甸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是实。但借此“良机”进入缅甸甚至是改造缅甸是其背后战略意图。20年来,美国对缅甸制裁效果不佳,去年支持的“袈裟革命”也没有实现推翻缅甸现政权的目的。 巨灾给美国改造缅甸带来双重机遇:一方面可以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不计缅政府的前嫌,拯救缅甸灾民,提升自己的全球道德形象,贬低缅政府的关门政策。这招已奏效,眼下缅政府的国际形象跌至谷底。另一方面,美国持续向缅政府施压,不惜打出“武力救援”的旗号震慑缅政府,逼迫其打开国门,接受大规模援助,从而为进一步改造缅甸打开路径。 担心入侵,缅拒美进门政策 保守者是缅政府。作为灾害第一负责人的缅政府,长期封闭,确实没有做好热带风暴会鬼使神差绕过缅甸与孟加拉之间的天然屏障,长袭缅甸本土的准备。平时,缅甸并不像邻国孟加拉那样,容易遭受大型自然灾害,政府、军队缺乏救援意识、救援经验、救援合作。临时成立的以总理为首的救灾协调委员会,很难在短时间内调动、协调,运用国家资源,以有效抗灾。 还有,缅甸近几年将首都从仰光迁至内必都,而内必都的使馆区尚在建设之中,各国驻缅使馆仍留守仰光。两地之间车程8小时,飞机1个多小时,平时联系就多有不便,何况仰光在灾害初期处于断电、断信的状态之下,内外沟通协作将是多么困难。 另外,缅政府既要救灾,又要执意举行5月10日的新宪法公投,只在灾区推迟公投。两线作战,精力分散。 更值得重视的是,整个救灾情况的舆论报道几乎被西方媒体垄断,各种不利于缅政府的负面新闻完全淹没了缅政府的救灾努力。 灾难初期,缅政府只允许中国、泰国、印度的救灾物资进入,拒绝美国军人救援,这完全是出于恐惧。据称,缅甸最高领导人曾担心,如果美国从海上进攻缅甸,将直取沿海的仰光,因而将行政首都迁至中部的内必都。美国一开始就提出让军队进入援助,怎能让缅政府放心?因而,缅政府无论如何都得顶住美国的“进门政策”。 需要以人为本,舍弃前嫌 当今世界已处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大家弃前嫌搞救灾合作。无论冒进和保守,都是救援手段,各有优缺点。美国的冒进仍然不能适应亚洲国家强调主权不容侵犯的现实,而缅甸政府的保守立场又实在不利救灾工作。据称,灾害死亡人数已达7.7万余人,原因之一是救灾不力导致的第二波死亡。 在此情况下,冒进和保守之间,当取中间立场。冒进者退一步,保守者进一步,也许会海阔天空。 事实上,海阔天空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东盟、中国、印度等邻国的立场就是积极的中道立场。东盟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倡导下,定于19日召开紧急外长会议,商讨缅甸救灾大计。中国内外兼顾,在全力打好四川救援攻坚战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缅救援力度。 因此,东盟可以充分用好在非典、禽流感、海啸等大灾害中积累起来的国际和地区救援经验,勇敢地担负起国际救援的协调者角色,尽快组建起一条包括各有关方在内的,有效的国际救援战线。
|